初平四年的春耕时节,济北郡的荒野上却少见农人忙碌的身影。连年的战乱与黄巾的劫掠,让这片本该富庶的土地变得人烟稀少,田地荒芜。数十万青州黄巾的阴影依然笼罩着这片土地,但这一次,战争的形态已然改变。刀光剑影暂时隐去,一场更为深刻、更为持久的争夺——民心之争,在济北郡的残垣断壁与荒芜田野间悄然展开。
曹军大营,中军帐内。
曹操手持一份刚刚抄录好的《安民告示》,字迹工整,言辞恳切,盖着东郡太守的印信。他看向郭嘉,眼中带着审视:“奉孝,仅凭这一纸文书,真能令那些惶惶不可终日的黄巾弃械,令惊惧的百姓归心?”
郭嘉裹了裹裘袍,咳嗽两声,苍白的脸上却带着智珠在握的淡然:“明公,黄巾之乱,根源在饥寒,在赋役,在活不下去。其众百万,大半皆是被裹挟的饥民。强硬剿杀,徒增杀戮,其势如野草,春风吹又生。不若示以宽仁,许以生路。此告示,便是给他们的‘生路’。”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幽光,“况且,此乃阳谋。赵云若阻挠招抚,便是自绝于百姓;若效仿,则其根基浅薄,如何能与我兖州之积蓄相比?待其力竭,民心仍将归附明公。此为一石二鸟。”
曹操抚掌称善:“好!即刻将此告示抄录千份,遣能言善辩之士,遍发济北各城邑乡野!凡弃械归农者,既往不咎,分给荒田,贷以种子,减免今岁赋税!若有黄巾渠帅率众来降,量才录用,授以官职!”
几天后,幽州军控制的几处屯田点,已是另一番景象。
戏志才与赵云并肩立于一处刚刚平整好的田埂上,眼前是大片新垦的田地,无数面黄肌瘦的归降黄巾及其家眷,正在幽州军士卒的组织下,奋力挥动锄头,引水灌溉。空气中弥漫着新翻泥土的气息,也混杂着汗水和希望的味道。
“子龙,曹孟德以《安民告示》争于上,我等便以《垦荒令》争于下。”戏志才将一份刚刚拟定好的文令递给赵云,“其告示虽好,终是口惠。我等需让百姓,让这些降卒,看到实实在在的东西。”
赵云接过,仔细观看。文令条款具体,远非空洞承诺可比:凡归顺之黄巾士卒及家眷,每丁授荒田二十亩,头三年免一切赋税徭役;幽州军提供第一批粮种、农具(其中不乏新式的曲辕犁);设立“屯田曹”,专职管理,确保分配公允;甚至承诺,垦熟之田,五年后可登记为永业田。
“军师此策,甚得人心。”赵云赞道,随即下令,“邹丹将军,命你率本部全力推行《垦荒令》。严纲将军,负责警戒,保障屯田点安全。单经将军,继续收拢流散黄巾,宣扬我幽州仁政。”
命令下达,整个幽州军控制区如同精密的机器般运转起来。将流民与降卒编成保甲,划分田界,分发农具。当第一架曲辕犁在济北的土地上展现出远超直辕犁的耕作效率时,引起的惊叹与感激,远胜于千言万语的口头承诺。许多原本心存疑虑的降卒,看到荒芜的土地真的在自己手下变成良田,眼中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光。
然而,暗流始终在涌动。
数日后,一处较大的屯田营寨外围,夜色深沉。几名被郭嘉派出的精干细作,混在早些时候归降的黄巾中,正秘密串联。
“兄弟们,别被刘备军骗了!他们现在对我们好,等我们没了用处,还不是任人宰割?曹操那边才是真心招抚,过去了直接给官做!我看今晚就动手,抢了粮仓,往南投曹公去!”一个头目模样的人低声煽动着,周围聚集了数十个被蛊惑的降卒。
就在他们准备行动之际,四周突然火把大亮!
赵云一身戎装,手持龙胆亮银枪,在严纲等将领的簇拥下,如同神兵天降,将这群人团团围住。冰冷的甲胄在火光下泛着寒光,肃杀之气瞬间弥漫开来。
“拿下!”赵云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反抗是徒劳的。为首的细作和几个死硬分子试图反抗,被严纲带人迅速格杀。其余被蛊惑的降卒吓得魂飞魄散,跪地求饶。
赵云目光扫过这些面带菜色、眼神惶恐的降卒,沉声道:“你等受奸人蛊惑,情有可原。但军法无情!首恶已诛,胁从不问。然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罚你们加垦荒田五十亩,以观后效!”他随即下令,将今夜之事及处理结果,明告所有屯田点,以儆效尤。
这一手雷霆镇压加上网开一面,既震慑了宵小,又安定了人心。戏志才的预见和赵云的果决,将郭嘉精心策划的叛乱扼杀于萌芽之中。
这场民心的拉锯战持续了数月。
曹操的《安民告示》凭借其政治声望和看似优厚的条件,确实吸引了不少急于寻求官方认可和出路的黄巾渠帅及部分民众,尤其是在靠近曹军控制区的南部。
而幽州军的《垦荒令》则以更务实、更贴近底层饥民需求的方式,稳扎稳打。他们不急于收编庞大的军队,而是专注于消化已得的人口,将他们牢牢地固定在土地上。一口热粥,一把种子,一块可以期待收获的田地,往往比一纸空文更能赢得底层百姓的信任。赵云更是以身作则,时常巡视各屯田点,亲自过问农事,处置不公,其公正严明、爱民如子的名声逐渐在济北传开。
春夏之交,济北郡呈现出一种奇特的景象。
南部,曹军招抚的旗帜下,不断有小股黄巾前往归附,曹操兵力得到补充,但也面临着安置和粮草的压力。
北部,幽州军控制的区域,大片荒地被开垦出来,绿油油的禾苗开始覆盖曾经的疮痍,新的村落雏形显现,秩序与生机在慢慢恢复。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双方各有得失。曹操赢得了部分速效和政治影响力,而刘备集团则赢得了更为扎实的民心基础和长期发展的潜力。
戏志才站在田埂上,看着远处辛勤劳作的百姓,对赵云道:“子龙,曹孟德得人,我等得心。短期看,他扩充了军力;长远看,这些扎根于土地的民心,才是我等立足乱世的根本。郭奉孝虽智,却难改其急功近利之本色。”
赵云颔首,目光坚定:“无论他们有何计谋,我等只需行仁政,安民心,自可立于不败之地。”
而在曹营,郭嘉得知细作失败,也只是淡淡一笑,饮了一口酒:“志才,果然有一手。不过,这争天下的棋局,变化还多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