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初平四年深秋,北风已带着凛冽的寒意,刮过苍茫的华北平原。一支庞大的队伍,正沿着官道,浩浩荡荡地向北行进。队伍的核心,是军容严整、虽经战阵却依旧士气高昂的幽州军士,他们护卫着更庞大的主体——数以万计、携家带口、装载着有限家当的百姓,以及连绵数里、满载粮草辎重的大车。
赵云骑在那匹曹操所赠的“踏雪乌骓”上,白袍银铠与神骏白马相映生辉,成了整个队伍最醒目的标志。他神色沉静,目光不时扫过队伍,确保一切井然有序。身旁的马车里,戏志才偶尔掀开车帘,观察着外界,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尘埃落定后的从容。两年的青州博弈,耗心费力,如今终可返回根基之地。
队伍行进速度不算快,主要是为了照顾随行的四万百姓。这些历经战乱、颠沛流离的青州遗民,脸上虽仍有菜色与惶恐,但眼中已燃起对安定生活的渴望。他们知道,是那位仁德的刘皇叔麾下的军队,给了他们北迁求生、重获家园的机会。
幽州,蓟城。
探马早已将赵云、戏志才凯旋并将于今日抵达的消息传回。刘备大喜过望,亲率文武,出城三十里相迎。
时近正午,北归的队伍终于出现在了地平线上。旌旗招展,队伍蜿蜒如龙。刘备立于临时搭建的简易凉亭之外,身着刺史常服,面容因期待而微微泛红。他的身后,左边是以张珩为首,张飞、典韦等一众虎贲之将,个个顶盔贯甲,威武不凡;右边则是以简雍,田畴等文臣谋士,皆身着袍服,气度儒雅。
张珩站在武将首位,身姿挺拔如松,玄铁重戟虽未在手,但那历经百战、融合霸王气魄的威仪已自然流露。他目光锐利,远远便看到了队伍前端那匹异常神骏的白马和其上的赵云,嘴角不由勾起一丝欣慰的笑意。这两年间,他坐镇中枢,辅佐刘备稳定幽冀,练兵屯田,无一日敢懈怠,同时也时刻关注着青州的战局。如今见兄弟与得力谋士平安归来,且看这队伍规模,便知所获颇丰,心中一块大石终于落地。
队伍渐近,赵云与戏志才快步上前,来到凉亭前,对着刘备躬身便拜。
“末将赵云(卑职戏志才),参见主公!幸不辱命,率军归来!”
刘备急忙上前,一手一个,将二人扶起。他握着赵云的手臂,上下打量,眼中满是关切与赞赏:“子龙辛苦了!青州两年,纵横捭阖,扬我军威,安辑百姓,备,皆已知之!快起,快起!”他又转向戏志才,“志才运筹帷幄,劳心劳力,若非卿之智谋,焉能于此虎口夺得如此生民?备在此谢过!”言辞恳切,情真意挚。
“为主公分忧,乃云(才)分内之事!”二人齐声应道。
这时,张珩才大步上前,先向刘备微一颔首,随即重重一拍赵云的肩甲,朗声笑道:“好你个赵子龙!白马银枪,踏雪乌骓,如今可是名副其实的‘白马将军’了!青州之战,打得好!没堕了咱幽州军的威风!”他又看向戏志才,拱手道:“戏先生此番更是居功至伟,与那郭奉孝周旋,丝毫不落下风,珩佩服!”
赵云谦逊道:“三哥过誉了。全赖主公洪福,将士用命,戏先生智计无双,云不过尽本分而已。”他虽如此说,但与张珩对视时,眼中那份并肩作战、彼此信任的兄弟情谊,却无需多言。
戏志才也还礼道:“承霸将军镇守根基,使前线无后顾之忧,此方为大功。志才不敢居功。”
一番见礼后,赵云正色向刘备汇报:“主公,此役我军虽未占据青州土地,然携回青州百姓四万余口,得曹孟德支付粮草四十万斛,另有降军王度,感念主公仁德,愿率本部千余精锐相投,现已随军抵达。”
随着他的汇报,身后庞大的移民队伍和运输车队缓缓展现在众人面前,那熙熙攘攘的人流和堆积如山的粮袋,直观地展示了此次出征的“战利品”。
刘备看着眼前这数万面黄肌瘦却眼含希望的百姓,眼圈微红,动容道:“好,好啊!人口乃立国之本,百姓乃社稷之基。能救得这数万生民脱离苦海,比夺得十座空城更为紧要!子龙、志才,尔等深知我心!”他当即转身,对身后的田畴道:“子泰,安置百姓之事,便劳烦你了!务必妥善划分田亩、提供种子农具、搭建临时居所,助其尽快安顿,恢复生产。所需钱粮物资,一律优先调配!”
“谨遵主公之命!”田畴躬身领命。田畴补充道:“主公仁德,天下皆知。我等必悉心安排,使青州之民,能于幽冀之地,安居乐业,成为主公新的子民。”
这时,戏志才轻摇羽扇,开口道:“主公,子泰所言极是。此四万百姓,需分散安置于幽州、冀州各郡县屯田点,与本地民户掺杂,既可避免形成新的流民团体,亦能加速其融入。四十万斛粮草,恰可解今冬明春之需,支撑屯田扩张。然,忠有一言。”
众人目光皆聚焦于他。
戏志才继续道:“曹操得青州精壮六万,编练成军,其势必大涨。然其兖州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北有袁绍威胁,南有袁术、陶谦窥伺。短期内,其兵锋所向,非北即南。我军当下之要务,非与之争锋,而是借此宝贵时机,全力消化幽、冀二州。内修政理,外固边防,积粮练兵,广纳贤才。待根基稳固,兵精粮足,方可图谋下一步。”
张珩闻言,深以为然地点点头,接口道:“志才先生所言,正合我意。曹操得兵,我等得民。民能生粮,粮能养兵,此乃长远之道。眼下公孙度盘踞辽东,虽暂无动静,然其心难测;袁绍新得冀州南部,与我接壤,摩擦难免;更遑论塞外胡虏,时刻不忘南下。我军确需一段时间的和平发展。”
他顿了顿,看向刘备,目光炯炯:“大哥,当务之急,便是将我们已有的幽州、冀州北部,经营成铁桶一般!继续大力推行屯田,兴修水利,鼓励商贸。同时,军校与书院并重,加速培养中下层军官与治理人才。珩建议,可仿照青州之战中表现优异者,如王度等新附之将,量才录用,融入我军,以示我幽州海纳百川之胸襟。”
刘备听着麾下文武你一言我一语的分析,心中豁然开朗。他本因未能占据青州之地而略有遗憾,此刻却完全被未来的清晰蓝图所取代。他用力颔首,朗声道:“三弟、志才、子泰,尔等皆乃吾之肱骨!所言甚是!便依此策:内政以安民屯田、发展民生为要;军事以巩固边防、精练士卒为主;外交则暂取守势,交好刘表,稳住袁绍,警惕曹操。”
他目光扫过麾下济济一堂的人才,豪情顿生:“我等便以此幽冀为基,行仁政,聚民心,练强兵!待时机成熟,再议其他!今日,先为子龙、志才接风洗尘,犒赏三军!”
“主公英明!”众文武齐声应和,声震四野。
在北归的尘埃落定中,刘备集团的下一个阶段——“深耕河北,积攒实力”的战略基调,就此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