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北平的春日短暂得仿佛只是一个错觉,塞外的风沙总在不经意间卷土重来,带着料峭的寒意和若有若无的血腥气。与公孙瓒的会晤明确了其强硬对抗刘虞怀柔政策的立场,张珩此行目的已然达到。但在返回代郡复命前,他决定再亲自深入边境一线,实地勘察鲜卑轲比能部的最新动向,尤其是刘虞意欲“怀柔”的消息传出后,对方可能产生的反应。
他仅带了二十余名最精锐的“霸王营”亲卫,人人双马,轻甲快刀,如同幽灵般悄无声息地滑入边境地带的山峦与密林之中。这里的树木虽不如南方茂密,但连绵的丘陵和成片的桦木林、松柏林,也足以隐藏大队人马的行踪。
这一日午后,张珩一行人正沿着一条隐秘的溪谷缓行,探查一处可能被鲜卑利用作为渗透路径的山口。突然,他勒住了战马,玄铁重戟微微抬起,身后亲卫瞬间静止,如同雕塑,只有马匹偶尔喷出的鼻息打破林间的寂静。
“有动静。”张珩侧耳倾听,他远超常人的感知在霸王传承融合后更为敏锐。风中传来了并非野兽的声响——是兵刃交击的脆响,战马的嘶鸣,以及一种被压抑却依旧激烈的喊杀声,距离此地约莫数里,方向正是他们计划探查的那片密林。
“上马,戒备前行。”张珩沉声下令,眼神锐利起来。在这边境地带,发生战斗再寻常不过,但规模、双方身份却至关重要。
他们悄无声息地加速,利用地形掩护,迅速接近声源。很快,穿过一片茂密的灌木丛,前方林地间的景象映入眼帘。
只见约莫三四百名鲜卑骑兵,正将一支约五十人的白马白袍的汉军队伍分割包围在一片相对开阔的林间空地里。汉军队伍显然经历了突袭,阵型被冲散,此刻正各自为战,竭力抵抗。那标志性的白袍已然染血,但依旧顽强。而被围部队的核心,那一杆如同银龙般舞动不休的长枪,以及那身熟悉的英挺身姿,不是赵云赵子龙又是谁?
赵云此刻形势颇为危急。他身边的白马义从虽拼死力战,但鲜卑骑兵人数占据绝对优势,且显然是有备而来,利用林木限制白马义从的机动性,不断压缩其空间。赵云左冲右突,长枪每一次刺出都必有一名鲜卑骑兵落马,试图重新集结部队,但鲜卑人如同跗骨之蛆,死死缠住,外围更有弓箭手不断施放冷箭,虽被赵云灵巧拨开,却也牵制了他大量精力。照此下去,即便赵云个人武勇,麾下将士恐怕也难免全军覆没之厄。
张珩目光一扫,已将战场形势尽收眼底。他没有任何犹豫,玄铁重戟向前一指,低喝道:“敌军注意力皆在子龙所部,其侧后空虚。随我凿穿敌阵,接应子龙!”
“诺!”二十余名霸王营亲卫低声应和,眼神瞬间变得如同嗜血的狼群。他们虽是步兵精锐,但马术亦是不弱,此刻如同暗影中扑出的猎豹,随着张珩猛然从鲜卑骑兵的侧后方发起了冲锋!
张珩一马当先,他甚至没有呼喝,沉默如同山岳倾塌,唯有沉重的马蹄声如同催命的战鼓。手中的玄铁重戟划破空气,带着凄厉的呜咽声,直插鲜卑军阵最薄弱之处!
“轰!”
仿佛热刀切入牛油,张珩的重戟所向,挡者披靡!一名鲜卑百夫长试图阻拦,手中弯刀刚刚举起,连人带刀便被重戟拍得筋断骨折,倒飞出去,撞倒数人。身后的霸王营亲卫如同楔子般紧紧跟随,刀光闪烁,配合默契,瞬间就将鲜卑原本严密的包围圈撕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
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来自背后,完全出乎鲜卑人的意料。他们正全力围攻眼看就要得手的赵云部,哪想到身后会杀出这样一支人数不多却强悍无比的队伍?侧后方顿时一片大乱。
陷入苦战的赵云第一时间察觉到了敌军的混乱和那熟悉的、令人心悸的霸道气息。他精神一振,长枪荡开两名鲜卑骑兵,百忙中抬眼望去,正好看到张珩如同战神般突入敌阵,重戟挥舞间血肉横飞的景象。
“是张将军!援军已至!随我杀出去,与张将军汇合!”赵云清啸一声,声音中带着绝处逢生的振奋与决绝。他长枪一抖,枪势骤然变得更加凌厉,如同梨花暴雨,直奔张珩打开的那个缺口杀去。
内外夹击之下,鲜卑骑兵的阵型彻底崩溃。张珩的突击不仅造成了物理上的伤亡,更带来了巨大的心理震慑。那股一往无前、碾碎一切的霸道气势,让这些以勇悍着称的鲜卑骑士也为之胆寒。
很快,张珩与赵云便在乱军之中汇合。
“子龙,可还安好?”张珩重戟横扫,将一名试图偷袭的鲜卑骑兵连人带马砸翻,沉声问道。
“多谢承霸兄救援!云无恙!”赵云一枪刺穿一名敌骑咽喉,语气带着由衷的感激。他浑身浴血,白袍已成赤色,但眼神依旧明亮锐利。
“好!你我并肩,杀穿这群胡狗!”张珩大笑一声,豪气干云。
下一刻,战场上出现了令人震撼的一幕。张珩与赵云,一使重戟,一挺长枪,并肩向前突击。张珩的重戟势大力沉,走的完全是刚猛霸道的路子,每一击都如同山崩海啸,范围极广,往往一戟挥出,便能清空前方一片,为赵云打开通道,并吸引大部分正面火力。而赵云的银枪则灵巧精准,快如闪电,专注于查漏补缺,点杀那些试图从侧翼、缝隙中偷袭的敌人,以及格挡飞来的冷箭。
两人的武艺风格迥异,一刚一柔,一重一巧,此刻配合起来,却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张珩的霸道为赵云创造了完美的输出环境,而赵云的灵巧则弥补了重戟在某些方面的不足,确保了突击锋矢的绝对锐利与侧翼安全。他们甚至无需言语交流,往往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便能明白对方的意图,配合得天衣无缝。
如同两道飓风席卷而过,所过之处,鲜卑骑兵人仰马翻,竟无一合之敌。剩余的数十名白马义从和霸王营亲卫紧随其后,士气大振,将混乱的鲜卑骑兵杀得节节败退。
一名鲜卑骁将见势不妙,呼喝着聚集了数十名亲兵,试图稳住阵脚,阻挡这可怕的突击箭头。张珩冷哼一声,根本不闪不避,玄铁重戟带着万钧之力直劈而下!那骁将举刀硬架,只听“铛”一声巨响,他虎口崩裂,弯刀脱手飞出,整个人被那股无可抗拒的巨力震得五脏移位,吐血坠马。
几乎同时,三四支冷箭从不同角度射向张珩的脖颈和面门。只见赵云长枪舞动,幻化出点点寒星,精准无比地将所有箭矢尽数拨开,动作行云流水,仿佛早有预料。
“痛快!”张珩赞了一声,攻势更猛。
赵云亦是心潮澎湃。他自负武艺高强,但今日亲眼见识、亲身感受张珩那非人般的巨力和沙场争锋的纯粹霸道,才知人外有人。而更让他心折的,是张珩在那霸道之下,对战机精准的把握,以及对他毫无保留的信任与配合。这种并肩作战、生死相托的感觉,是他投军以来从未体验过的。
在张珩与赵云这无坚不摧的联手打击下,鲜卑骑兵的抵抗意志终于彻底崩溃。残余的敌人发一声喊,再也顾不得许多,四散奔逃,窜入密林深处,转眼消失不见。
林间的空地上,只留下满地狼藉的尸首、无主的战马和浓重的血腥气。
战斗结束,赵云立刻下令清点伤亡,救治伤员。他走到张珩面前,郑重地抱拳躬身,行了一个大礼:“承霸兄救命之恩,云与麾下将士,没齿难忘!若非承霸兄神兵天降,我等今日恐皆要葬身于此。”
张珩伸手扶住赵云,看着他真诚而清澈的眼睛,心中欣赏更甚。他摆手道:“子龙不必多礼。同为大汉将士,守望相助,分所应当。何况,能与你并肩杀敌,实乃快事!子龙枪法如神,临危不乱,张某佩服。”
他顿了顿,看着正在忙碌收拾战场的白马义从,语气带着一丝深意:“伯圭兄麾下有子龙这等良将,实乃幸事。只是这边境风云变幻,日后还望子龙多多保重。”
赵云抬起头,迎上张珩的目光,心中微动。他听出了张珩话语中的关切与某种未尽的意味。经此一战,他对这位名震天下的“霸王子”有了更深的了解。其勇武固然惊天动地,但其气度、其担当、其临阵决断的魄力,以及对同袍的援手之义,都让他心生好感,敬佩不已。
“云,谨记承霸兄之言。”赵云再次拱手,语气郑重。
夕阳的余晖透过林间的缝隙,洒在刚刚经历生死搏杀的土地上,也洒在这两位初次并肩便已默契无间的未来名将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