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查令以最快的速度被批准。陈建国亲自带队,张猛和一队精干刑警如猛虎下山,直扑刘伟的住所。林宸和赵思妍则坐镇指挥部,通过实时通讯关注着前方的动静,同时等待着实验室那边最终的毒理分析结果。
气氛紧张得几乎要凝固。每个人都清楚,如果判断失误,如果没有找到决定性的证据,不仅会打草惊蛇,更可能让这个狡猾的“幽灵”彻底隐匿。
刘伟住在一个中档小区,开门时他穿着家居服,脸上带着一丝被打扰的不悦和恰到好处的惊讶。“陈队长?这么晚,有什么事吗?”他的表情控制得很好,但林宸透过执法记录仪传回的画面,捕捉到他眼底一闪而过的细微慌乱。
“刘先生,我们依法对你的住所进行搜查,这是搜查令。”陈建国亮出文件,语气不容置疑。
“搜查?为什么?我不是都配合调查了吗?”刘伟试图辩解,但刑警们已经迅速而专业地开始行动。
搜查工作细致而漫长。刘伟的家和他的性格有些相似,整洁、有条理,甚至显得有些刻板,充满了技术宅的气息。书架上摆满了编程、人工智能、物联网架构方面的书籍,桌面上放着好几台高性能电脑。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初步的搜查并没有发现直接涉案的证据。张猛有些急躁,低声对陈建国说:“头儿,会不会搞错了?这家伙看起来太镇定了。”
陈建国面色沉稳,目光如鹰隼般扫过房间的每一个角落。“越是看起来完美,越有可能藏着东西。仔细找,特别是隐藏空间、加密设备、甚至……看看有没有不寻常的化学试剂味道。”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紧急电话打到了指挥部,林宸接起电话,并按下了免提键。
“林警官,结果出来了!”实验室主任的声音带着激动和一丝后怕,“从送检的微型储液槽残留物中,我们检测到了极高纯度的……硫化氢前体物质!”
“硫化氢?”赵思妍倒吸一口凉气。
“对!这种前体物质本身相对稳定,但一旦遇水,尤其是在高温环境下,会迅速反应释放出高浓度的硫化氢气体!就是那种臭鸡蛋味、剧毒、能迅速抑制呼吸细胞导致‘电击式’死亡的气体!”
实验室主任继续解释道:“凶手的设计极其歹毒!他利用净化器的加热功能挥发前体,同时利用被篡改的加湿器制造高温高湿环境!挥发出的前体物质在进入湿润的呼吸道后,会迅速反应生成硫化氢!剂量根本不需要很大,就足以在极短时间内致命!而且死后很难检测,因为硫化氢代谢很快,尤其是在通风环境下!如果不是你们精准地找到了这个储液槽,几乎不可能被发现!”
真相的最后一层面纱被彻底撕开!
凶手的全盘计划,终于在众人面前彻底展露:利用伪造指令激活隐藏的毒剂槽,利用被篡改的环境参数加速毒气生成和吸入,利用智能系统作为执行者和掩盖……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制造一场看似自然、实则是精心计算的化学毒气室处决!
“刘伟!”陈建国对着麦克风低吼一声,目光猛地转向脸色已经开始发白的刘伟。
几乎在同一时间,一名技术队的刑警在刘伟书房一个隐藏极深的、需要特定密码才能打开的电子保险柜里,有了重大发现!
“陈队!找到了!”
保险柜里,不是现金珠宝,而是一叠厚厚的纸质文件、几个加密硬盘,以及——几个小巧的、与别墅净化器里发现的一模一样的微型金属储液槽,还有一小瓶密封的、贴着复杂化学式标签的白色粉末!
文件最上面,是一份发黄的商业计划书和专利申请书草稿,申请人署名是:杨皓。而计划书的内容,与现在明科集团智能家居系统的核心架构惊人地相似!
“杨皓?”林宸迅速在记忆中搜索这个名字。
赵思妍在指挥部这边已经飞快地查了起来:“杨皓……找到了!五年前,一个独立程序员,曾开发出一套创新的智能家居中间件协议,声称被明科集团以合作名义骗取了创意,之后明科抢先申请了专利,并利用资本力量打压他。杨皓的公司破产,他本人也背负重债,据说后来郁郁寡欢,销声匿迹了……等等,档案里有一张很模糊的照片……”
赵思妍将照片放大,虽然像素很低,但那张清瘦、戴着眼镜、眉宇间带着一丝郁结和天才般狂热的的脸,与此刻站在陈建国面前、脸色惨白的刘伟,有着七八分的相似!
“你不叫刘伟……你是杨皓!”林宸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到搜查现场,如同最终的审判。
刘伟,或者说杨皓,身体猛地一颤,脸上所有的伪装和镇定瞬间崩塌,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积压已久的、扭曲的愤怒和绝望。
“没错……是我。”他嘶哑地开口,声音里充满了无尽的疲惫和恨意,“刘伟是我后来改的名字。那个名字,杨皓,早就和我的理想一起,被陈明那个窃贼碾碎埋掉了!”
他不再抵抗,仿佛等待这一刻已经很久。他看着保险柜里的那些东西,眼神复杂:“那些……是我全部的心血,和我最后的‘作品’。”
刑警给他戴上手铐。张猛拿起那叠文件,里面详细记录了他如何被陈明以合作为名窃取创意,如何被对方的律师团队拖入无休止的官司最终破产,甚至如何因此导致家庭破裂……一桩桩,一件件,都浸透着绝望和恨意。
而加密硬盘里,则存储着更加令人心惊的内容:他长达数年的跟踪调查记录,对明科智能家居系统尤其是陈明自家系统的深入研究,漏洞分析,以及……“数字密室”谋杀的完整策划方案、代码编写记录、甚至包括对不同化学物质的效果模拟数据!
他不仅仅是为了复仇,更像是在完成一件他心目中“完美”的作品。他用他最擅长的代码和逻辑,为他曾经的“窃贼”,设计了一场配得上其“科技巨头”身份的死亡。
在被押出房门的那一刻,他忽然回头,看向镜头方向,脸上露出一个怪异而惨然的笑容,像是在对同为技术高手的林宸和赵思妍说话:
“他死在他最引以为傲的科技堡垒里,死在他窃来的成果之下,死在一次看似完美的系统自动化操作之中……这难道不是最公平的算法吗?我只不过……是执行了这个宇宙早就该运行的正义程序罢了。”
他的话语里没有悔意,只有一种偏执的、陷入自我逻辑循环的疯狂。藏在冰冷算法和精密设计之后的,是五年积压发酵、最终扭曲变质的滔天恨意。
抓捕行动圆满结束,证据确凿。轰动一时的“数字密室”谋杀案,在历经重重波折后,终于告破。
回到局里,已是凌晨。众人都疲惫不堪,但心情复杂。案件破了,却让人感觉不到太多喜悦,反而有一种沉甸甸的压抑。技术本身无罪,但人心深处的黑暗,却能将其扭曲成最可怕的凶器。
林宸独自一人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窗外渐渐苏醒的城市。杨皓最后那句话,在他耳边回荡。
“公平的算法?正义的程序?”他低声自语,摇了摇头。法律和人性,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二进制代码。偏执的恨意,无论披上多么华丽的技术外衣,终究是犯罪。
他拿起那份属于杨皓,不,是属于曾经那个天才程序员杨皓的商业计划书,翻看着那些充满激情和创造力的构想。如果没有那场窃取,没有之后的打压,或许他现在正引领着行业的发展,而不是沦为一名高智商的罪犯。
真相已然大白,但留下的思考,却远比案件本身更加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