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脉池的金光还在轻轻颤动,池边的灵脉草顺着地脉流向微微倾斜,像是在呼应玄辰话语中的凝重。玄辰抬手拂过池面,指尖的地脉气让泛起的涟漪瞬间凝住,露出池底阵图的一角 —— 蛇形纹路与河图洛书的残影交织,恰好指向山谷深处的阴影处,那里便是轩辕渊的入口。
“轩辕渊藏在灵脉池后方的地脉缝隙中,是黄帝当年封存遗策与剑残片之地,设了三重守护,缺一不可破。” 玄辰的蛇尾轻轻搭在池边的灵脉石上,石面立刻亮起一道金纹,“第一重是灵脉蛇障,渊道两侧盘踞着守护灵蛇,它们只认轩辕灵脉的气息 —— 银月掌心的火脉已融了我族灵脉,唯有你能引蛇群让路,若换旁人,只会触发蛇障的攻击。”
银月闻言,下意识攥紧掌心,金红的火脉印记微微发烫。她看向池面自己的倒影,锁骨处的蛇形印记与水中的蛇纹刚好重叠,忽然明白之前灵脉蛇影融入体内的意义 —— 那不仅是认可,更是开启守护的钥匙。
“第二重是河图迷阵。” 玄辰转向楚楚,目光落在她怀中的泪晶上,“迷阵以水灵为基,阵眼藏在河图虚影中,需用纯净水灵引动阵眼机关。楚楚姑娘的泪晶源自氐人国水灵池,是千年难遇的纯灵之器,唯有它能穿透迷阵的水影,找到真正的通路。”
楚楚抬手摸了摸泪晶,晶面的蓝光与池面的金光映在一起,泛起细碎的光弧。她想起之前在灵脉池边,泪晶与轩辕灵脉布的共鸣,忽然觉得这趟遗迹之行,像是早已被命运安排好。
“第三重是轩辕剑影。” 玄辰最后看向悠悠,视线停在她腰间的蛇纹法器上,“剑影是黄帝木灵所化,藏在渊底的剑台旁,唯有蕴含巴国藤渊灵脉的木灵,能让剑影显形并收起攻击。悠悠姑娘的蛇纹法器源自巴国,杖头的木灵珠与藤渊同源,正是破剑影的关键。”
“为何偏偏是我们三人?” 悠悠忍不住开口,指尖摩挲着法器上的蛇纹,“轩辕国人才济济,难道没有更合适的人选?”
玄辰缓缓摇头,蛇尾轻轻扫过地面的灵脉流,引出一缕金光:“巫祝昨夜卜了三卦,龟甲显影 —— 你三人是三法器的命定持有者,银月是轩辕灵脉的羁绊者,青璃姑娘是狐族引路人,五人缺一,便过不了遗迹三关。” 他看向青璃,“青璃姑娘,你狐族古籍中,是否有‘五灵聚,遗迹开’的记载?”
青璃眼中一亮,从怀中掏出泛黄的古籍,快速翻到某一页:“确实有!古籍说上古黄帝设遗迹时,曾留下‘狐引路,火为灯,水为舟,木为桥,金为锚’的谶语,对应我们五人 —— 金便是轩辕国的地脉与玄风的灵脉杖。”
众人恍然大悟,灵脉兽也似懂非懂地蹭了蹭银月的裤腿,尾羽的橙红与她掌心的火脉印记轻轻呼应。
“为防渊内机关变故,我派弟子玄风随你们同去。” 玄辰话音刚落,一道身影从灵脉池另一侧走来 —— 是位年轻的轩辕族人,人面俊朗,蛇尾紧紧盘在腰间,手中握着一根泛着淡金的灵脉杖,杖头嵌着小块轩辕玉。他走到众人面前,微微躬身:“弟子玄风,熟悉渊内机关排布,可帮诸位避开陷阱,还能在地脉薄弱处补灵脉。”
玄风说话时,目光始终落在银月掌心的印记上,带着几分好奇,却又保持着谨慎 —— 显然他已从玄辰口中,知晓了银月的羁绊者身份。
“这是轩辕玉,你带在身上。” 玄辰从袖中取出一块鸽卵大的白玉,玉面刻着蛇形纹,递到玄风手中,“渊内地脉波动强,玉能帮你和诸位补灵脉;若遇危急,捏碎玉角,我在殿内便能感应到,可立刻派援兵。”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格外郑重,“渊内或许藏着混沌残孽 —— 当年混沌气曾渗进地脉,虽被黄帝封印,却恐有残留。若真遇到,优先护住遗迹,尤其是轩辕剑残片,绝不能落入混沌手中,那是补全玄图中央纹的关键。”
玄风接过轩辕玉,小心翼翼地系在灵脉杖的穗子上,用力点头:“弟子谨记长老教诲,定护好诸位与遗迹。”
悠悠看了眼身旁的楚楚与银月,握紧了蛇纹法器:“既然三关已明,我们何时出发?混沌主力三日后便到,越早取到遗迹,就能越早补全玄图。”
“即刻便走。” 玄辰指向灵脉池后方的阴影,那里的石壁忽然裂开一道缝隙,泛着淡淡的地脉金光,“渊口已开,玄风会带你们从捷径入渊,避开外围的灵脉波动。”
灵脉兽这时突然跳到玄风脚边,尾羽指向渊口的方向,像是在催促。玄风愣了愣,随即笑了 —— 这灵脉兽的灵脉感应,竟比自己还敏锐。
众人不再耽搁,跟着玄风向渊口走去。玄辰站在灵脉池边,看着他们的身影消失在石壁缝隙中,蛇尾轻轻攥紧,掌心的轩辕杖泛着微光 —— 他知道,这趟遗迹之行,不仅关乎玄图的补全,更关乎轩辕国与整个山海界的存亡。而渊内的三重守护,与可能潜藏的混沌残孽,正等着他们去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