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闸北粮食批发市场的清晨,飘着新碾的大米香。
沈逸风站在粮垛前,看着穿灰布衫的工作人员掀开篷布——成吨的储备粮顺着滑梯倒入等候的粮车,扬起的粉尘里,市民的欢呼撞在一起:“平价粮!终于等到平价粮了!”
“沈行长,第一批五万吨储备粮半小时前开始抛售,”粮食局长老周攥着皱巴巴的粮价表,“现在米价已经跌回上周的水平,菜市场的青菜也降了两成!”
沈逸风的目光扫过粮价牌——昨天还标着“大米三元一斤”的木牌,此刻已经被改成“二元五角”。
他转身走向停在市场门口的吉普,对司机说:“去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的总行大厅,刚贴出的“存款利率上调公告”前围满了人。
穿蓝布衫的张婶踮着脚看公告,嘴里念叨:“活期利率涨到一分二?我把压箱底的银元都取出来存银行!”
旁边的小伙子举着工资袋:“我这个月发了两块大洋,全存定期——利息比买粮食划算!”
银行经理陈默捧着存款清单过来,额角挂着汗:“先生,今早的存款额比昨天翻了三倍!游资都往银行跑,市场上的钱少了一半!”
沈逸风翻着清单,指尖划过“活期存款增加800万法币”的字样:“好!把游资吸进银行,就掐断了物价上涨的‘钱根’。”
下午,联合银行会议室的灯亮到深夜。
沈逸风指着黑板上的“通胀治理路线图”,声音沉得像块铁:“抛售储备粮是‘泄洪’,提高利率是‘吸水’,现在该‘堵漏洞’了——通知公安、市场监管局,明天起开展‘打囤行动’,重点查米行、粮栈的囤积居奇!”
老周拍着桌子:“我举双手赞成!昨天我还接到举报,说虹口的王记米行藏了三千斤大米,标价比市价高五倍!”
陈默补充:“我已经让各地分行配合,一旦查到囤积,立刻冻结资产、没收粮食——让奸商知道,哄抬物价就是和老百姓作对!”
一周后的清晨,沈逸风站在联合银行顶楼,望着楼下的粮店。
张婶拎着装满大米的布袋走出来,笑着和熟人打招呼:“二元五角一斤,比上周省了五毛!”
旁边的小伙子晃了晃存折:“我把钱存银行了,利息够买半袋米!”
老周的报告放在桌上:“本周粮价回落15%,蔬菜、肉类价格均下降10%以上。市场供需基本平衡,通胀势头得到遏制。”
沈逸风拿起报告,指尖划过“15%”的数字。
窗外的阳光穿过梧桐叶,洒在他脸上,像层温暖的镀金。
他想起上周粮食市场的欢呼,想起银行里排队的储户,想起张婶的布袋——
金融稳定,从来不是纸上的数字,是老百姓能买到平价粮的安心,是储户敢把钱存银行的信任,是市场重新转起来的烟火气。
傍晚,沈逸风在办公室接待了市民代表。
张婶攥着大米袋,非要塞给他一把花生:“沈行长,多亏你们出手,我家娃终于能吃上热粥了!”
小伙子举着存折:“我现在每月存五块,等我结婚时,能取出来买台缝纫机!”
沈逸风笑着接过花生,剥了一颗放进嘴里。
花生的香混着墨味,像极了胜利的味道。
他望着窗外的万家灯火,轻声道:“这不是结束,是我们守住金融底线的开始——接下来,还有更难的仗要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