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干等人狼狈离去后,白凤峰并未立刻迎来新的访客。
柳玉心知,她展露的冰山一角,足以让程天坤长老乃至更高层需要时间重新评估。
而这,正给了她宝贵的沉淀时间。
洞府之内,柳玉并未因方才的轻易取胜而有丝毫得意。
对她而言,那不过是清理耳畔蚊蝇的小事,真正的战场,始终在她与脚下这条沉睡灵脉之间。
她再次盘膝坐下,心神沉静如水。
《万脉归魂洞天真经》的法诀在心头缓缓流淌,与之前初步“融脉”时的探索不同,此次她意在“定魂”。
重生归来,虽凭借决断与机缘初步稳固了神魂,但那种跨越时空的撕裂感,以及吞噬霜蜈带来的细微反噬,仍如一丝难以察觉的裂纹,潜藏于神魂深处。
若不彻底解决,平日无碍,待到冲击更高境界或遭遇强大心魔时,必成致命隐患。
“灵脉乃大地之魂,亘古长存,承载万物生灭而其性不移……以我魂念,合其脉动,纳其厚重,定我浮萍之魂。”
柳玉默诵真经要义,将更多、更精纯的魂念,如同涓涓细流,小心翼翼地导入之前初步连接的那几条灵脉分支。
这一次,她不再仅仅是“感知”,而是尝试着将自身的神魂频率,调整到与灵脉那缓慢、厚重、充满生命力的搏动相一致。
初时,如同隔着厚厚的墙壁聆听模糊的心跳。
但她极富耐心,以《噬灵夺魄炼神录》淬炼过的凝实神魂为基,以《万脉返魂洞天真经》独有的包容意境为桥,一点点地调整,一点点地靠近。
时间悄然流逝。
渐渐地,那“心跳”声越来越清晰。
“咚……咚……咚……”
不再是模糊的感应,而是真真切切地,仿佛来自大地心脏的搏动,通过魂念的桥梁,一声声,沉稳有力地敲击在她的神魂本源之上。
一种难以言喻的安宁感包裹了她。
重生以来的惶恐、噬宠带来的隐痛、面对韩立与宗门压力的冷静算计……所有这些情绪带来的细微神魂涟漪,都在这一声声厚重磅礴的脉动中,被缓缓抚平、熨帖。
她感觉自己仿佛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化作了这山脉的一部分,是一块历经风雨的岩石,是一棵扎根深处的古木。
天地间的灵气不再仅仅是需要强行吸纳的外物,而是如同血液般,在她(灵脉)与天地之间自然循环流淌。
她的神魂,在这宏大而安稳的“怀抱”中,如同被重新淬炼。
那些细微的裂纹被弥合,原本因吞噬霜蜈而略显躁动、冰寒的神魂之力,也被大地脉动中那股浑厚温和的土行元炁所中和,变得愈发精纯、凝实、圆融。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一瞬,也许是数个时辰。
柳玉缓缓睁开双眼,眸中清澈无比,再无一丝杂质,深邃得仿佛倒映着整片大地。
她轻轻呼出一口气,气息绵长而平稳,再无之前的任何一丝滞涩感。
重生带来的最后一丝神魂不稳,彻底消除!
此刻,她的神魂根基前所未有的稳固,与白凤峰灵脉的联系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她甚至能模糊地感知到灵脉中灵气流淌的更大范围的“路径图”,对那三处弊病节点的感应也愈发清晰。
“魂定则灵犀自生。”柳玉低声自语,感受着神魂与大地之间那玄妙的共鸣,“如今,才算真正在此地扎下了根。”
她心念微动,并未调动灵力,只是凭借那丝“灵犀”,引导着洞府下方一小片区域的灵气,使其流转更加顺畅、柔和。
顿时,洞府内的灵气虽未增加总量,却显得“听话”了许多,更易于吸纳炼化。
这只是“魂定灵犀”后一个微不足道的应用,却代表着她对灵脉的掌控,已从“感知”阶段,迈入了初步的“引导”阶段。
实力恢复至结丹后期巅峰的神识,加上彻底稳固、甚至更胜从前的神魂根基,以及初步建立的与灵脉的深度联系……柳玉手中的筹码,正在一点点增加。
她抬头,目光仿佛能穿透石壁,望向天云峰的方向。
“程长老,试探的结果,您应该已经收到了。接下来,是该我主动‘献策’的时候了。”
立威之后,需显其能。
是时候将“修复灵脉”的计划,以一种无法被拒绝的方式,摆到台面上了。
而这一次,她将拥有更强的底气,和更明确的“施工蓝图”。
白凤峰的沉寂,即将被打破。
而这一次,引领变革的,将是她柳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