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对义州的进攻,与其说是攻城,不如说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武装游行。
当那数十门黑洞洞的、经过改造的红夷大炮,和那数百门造型奇特的“蜂巢式”火箭炮被推到义州城下一字排开的时候,城墙上那仅存的几千名守军连象征性的抵抗都没有做,就选择了开城投降。
开玩笑,他们又不是瞎子。对面那足以将整个义州城都夷为平地的钢铁怪物阵,别说他们这几千老弱病残了,就是当年努尔哈赤亲率十万大军来,也得掂量掂量。
刘云兵不血刃地拿下了这座连接辽西与辽东的最重要的战略咽喉,也正式将自己那早已不安分的爪子伸进了辽东腹地!
而此时,在辽沈前线,孙承宗和皇太极的生死对决也进入了最惨烈的白热化阶段。
孙承宗虽然占据了兵力上的优势和突袭的先手,但是他麾下的明军早已是积弊重重、派系林立,根本无法做到令行禁止、如臂使指。
而皇太极虽然兵力处于劣势,又是仓促回防,但他麾下的八旗铁骑却是这个时代最顶尖的战争机器,纪律严明,悍不畏死。
再加上皇太极本人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双方在沈阳城下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血腥拉锯战,一时间竟然斗了个旗鼓相当,难分难解。整个辽东都成了一个巨大的血肉磨盘,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士兵倒在这片早已被鲜血浸透的土地上。
就在所有人都将目光聚焦在这场决定着大明和后金国运的世纪豪赌上时,刘云却像一个最高明的渔夫,悄悄地在这片早已被搅浑了的血水里大捞特捞。
他以“支援前线,巩固后方”的名义,将他那庞大的船队开进了辽河,然后像一群贪婪的蝗虫,将沿岸那些因为战争而无人看管的无主之地和早已被废弃的城堡、屯庄一一“接收”。
他将从关内招募来的数以十万计的流民安置在这些土地上,给他们分发土地、种子和农具,让他们开垦荒地,恢复生产。
同时,他又在这些新占领的地区建立了一个个新的军事据点,招募当地的青壮组建新的地方守备部队。
他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筑巢工蚁,在所有人都没注意到的情况下,一点点地将整个富饶的辽河平原都纳入了自己的版图,将这片本该属于大明的土地变成了他王大贵的私人领地。
他的实力,在这场血腥的战争中非但没有受到任何损失,反而像滚雪球一样迅速地膨胀了起来!
这一切,孙承宗和皇太极不是不知道,但是他们却都无可奈何。他们现在都已经被对方死死地拖在了辽沈这个泥潭里,根本无暇也无力去管那个在他们背后疯狂发育的“渔翁”。
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个曾经被他们视为“棋子”的年轻人,一步步地成长为一个连他们都无法再轻易撼动的庞然大物。
他们甚至还要反过来去拉拢他,讨好他,希望能将这股强大的第三方势力拉到自己的阵营。
于是,极其荒诞的一幕出现在了辽东:孙承宗派来的信使和皇太极派来的密使,竟然在刘云的将军府门口“不期而遇”。
两人都带着各自主人那充满了“诚意”的“礼物”,和那足以让任何一个军阀都为之动心的优厚条件。
孙承宗承诺,只要刘云肯出兵夹击皇太极,战后他可以上奏朝廷,正式册封刘云为“辽东王”!
而皇太极则承诺,只要刘云肯保持中立,战后他愿意将整个辽西走廊都割让给刘云,并且与他平分辽东,划河而治!
两个当世的顶级枭雄,竟然为了拉拢一个他们曾经都看不起的“后辈”,开出了如此惊世骇俗的价码!这让整个辽西镇的高层都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亢奋之中。
他们知道,他们和他们的将军,已经成了这场辽东棋局之上最关键的、那颗决定胜负的棋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