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的余温尚未完全散去,基地便已进入了另一种更加专注、更加高效的运转模式。林默带回的“遗产”如同一块巨大的磁石,将所有人的注意力和精力都牢牢吸引,转化为前所未有的行动力。
指挥中心旁,一间原本用于存放重要物资的、经过紧急改造和强化的隔离室,成为了临时的“遗产解析中心”。林默、杰克和青木长老成为了这里的核心。他们并非在进行传统意义上的实验或数据推演,因为“遗产”并非存储在物理介质中,而是烙印在林默的意识里。
更多的时候,是林默闭目凝神,从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小心翼翼地“打捞”出相对基础、且对当前基地发展有 immediate 帮助的片段,然后通过意识连接,直接“共享”给杰克和青木。这种方式效率极高,却也极其耗费林默的心神,他需要充当一个精准的“过滤器”和“翻译器”,确保传递出的信息是杰克和青木能够理解、并且不会超出当前技术能力太多的部分。
即便如此,带来的成果也是惊人的。
基于对生命能量网络更深刻的理解,杰克团队成功优化了基地的能源核心,能量转化效率提升了近百分之三十,并且输出更加稳定。一种基于“能量谐波共振”原理的新型通讯协议被提上研发日程,旨在未来实现更稳定、更隐蔽的远距离联络。
青木长老则带领生物团队,结合“秩序网络”的引导理念和“绿洲”的孢子技术,成功培育出了几种对土壤净化和辐射衰减有显着效果的新型共生菌群,开始在基地内部的封闭农场进行小范围试验,粮食和蔬菜的产量与品质有望得到质的提升。
甚至连医疗中心都受益匪浅。玛莎团队根据林默提供的、关于生命能量对人体细胞修复和免疫系统调节的深层原理,改进了现有的治疗仪和康复方案,重伤员的恢复速度明显加快。
这些切实可见的进步,如同甘霖般滋润着基地的每一个角落,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所有人都清晰地感受到,希望不再渺茫,它正以一种可以触摸的速度,转化为改变生存环境的力量。
然而,林默本人,却显得比远征归来时更加沉默和内敛。
他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解析中心或自己的静修室内。除了与杰克、青木进行知识传递外,他更多是在进行着自我的“消化”与“平衡”。
他指尖那缕带着七彩流光的生命能量变得更加凝实,但他使用得极其克制。他清楚地知道,这股力量融合了秩序与催化两种特性,稍有不慎,催化的一面就可能被放大,造成不可预知的后果。他更多是在微观层面进行练习,比如引导一颗种子的萌芽,或者安抚一名伤员躁动的神经,以此磨砺控制的精度。
同时,他意识深处那由博士恶念炼化而成的“意识镀层”,如同一个冰冷的警钟,时刻提醒着他力量失控的代价和黑暗的诱惑。这让他即使在获得巨大力量后,也始终保持着一种近乎苛刻的清醒与审慎。
苏婉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她明白林默正在承受着什么,那不仅仅是知识的重负,更是力量与心魔的双重考验。她没有过多打扰,只是默默地协调着基地的各项工作,确保后勤无忧,让他能专注于自身的调整和知识的传递。
这天傍晚,林默难得地走出了解析中心,与苏婉一同在基地新建的、由新型共生菌群净化的室内生态园中散步。柔和的模拟日光下,新生的绿苗散发着勃勃生机。
“进展比预想的要快。”苏婉看着一片长势喜人的作物,轻声说道。
“只是最基础的应用。”林默的目光扫过那些植物,他能清晰地“看”到其中生命能量的流动,以及菌群与植物根系之间形成的微缩共生网络,“真正的核心,关于意识、关于高维、关于生命形态的更深层奥秘,还远不是时候。”
“循序渐进是好事。”苏婉停下脚步,看向他,“但我能感觉到,你绷得太紧了。基地现在很好,大家也需要时间适应和成长。”
林默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我知道。只是……时间未必站在我们这边。”他抬起头,目光仿佛穿透了基地的穹顶,望向无尽的夜空,“‘源点’的存在,遗产的现世,就像在黑暗中点燃了篝火。能吸引来的,未必只有飞蛾。”
他的预感没有错。
就在他们交谈的同时,基地外围警戒圈边缘,一个隐蔽的传感器捕捉到了一段极其短暂、加密等级极高的异常信号流。信号来源模糊,但其编码方式,与之前在南极检测到的、指向南极方向的信号,存在着微妙的相似性。
篝火已燃,暗处的目光,果然再次投来。
基石正在一块块垒砌,新纪元的轮廓依稀可见。但阴影,也从未远离。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