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所有人都看着两个疯子,一个出点子,一个去执行。出点子的人,想出来的东西都是那么可怕的。执行的人,不顾后果,都把一张图纸的东西制造出来。
“春儿,你们闹归闹,不要拆房子嘛。”
“知道了,母亲。”
“老公,这所谓的炸药,是不是可以用在战场上?”
“瑞禾老婆,我知道你顾忌什么。如果用在战场上,死伤会很大。这炸药的配方只有我和铁妞老婆知道,我们会慎重使用的。”
“我们是否需要备一些?用于守备山水郡。”
“会的。等铁妞老婆掌握用量后,我们制造出一些炸药包,等真的要用在战场上时,就用投石器把炸药包投入敌军中。能不用,最好不要使用。”
“明白了。”
董瑞禾知道利春做了准备,以后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女皇对山水郡用兵。
侍女和家丁们在收拾王府,李熙牵着赵铁妞去洗漱。
山水王府发生巨响的事,让山水郡百姓感到非常震惊。
“这山水王是不是碧水郡那位碧水王啊?”
“我以前只是怀疑,看那些进进出出的王妃,肯定是他。”
“也就是说山水王就是碧水王,就是春神哦。”
“那我们没把农田出售给春神,是不是引起春神震怒?刚才的巨响应该是春神生气,普通人怎么会发生那么大的声响。”
“是啊,我耳朵都要聋了。这世上不可能发出那大的声响,只有神仙才能做到。”
“要不要拜?”
“去碧水郡拜吧,那里比较灵。”
不久,山水郡春神震怒的事,被传到碧水郡,再传到春城。
“老公,有没有发现近期山水郡来了很多外地人?很多直接购置地块建小院,我们建的商业城店铺,还没建完就被抢购。”
“瑞禾老婆,都尉有没有发现异常?”
“没有,他询问过几名外地人,都说是因为春神在山水郡,才过来的。”
“卧槽,是谁在鼓动的?”
董瑞禾好奇问他:“春神是你吗?”
利春知道瞒不住的:“可能是吧。”
“这样吸引更多的人过来是好事,人越多,才能发展山水郡。”
“是这个道理……算了,让他们来吧。”
利春接着补充说:“瑞禾老婆,以山水郡府名义发条公告,山水郡内禁止向民宅和活人跪拜许愿。”
“好的。对了,王府到郡府这条大道取什么名?”
“王府大道吧!”
“居民区那哪条呢?”
“嗯,就叫中山大道。”
“中山?什么意思?”
“一个名称而已,没什么含义。”
“商业区那条呢?”
“解放一路。”
“解放?”
“名称而已。”
“作坊区前面是不是就叫解放二路?”
“是的。”
利春的目标就是要把山水郡打造成现代的山水城,尽可能多安排一些21世纪的元素。
利春和董瑞禾一起从郡府出来,整个山水郡一片忙碌景象,随处可见在修建各种小院、店铺和酒楼。
“老公,好在你提前做了规划,他们到处乱建,这山水郡就难看死。”
“对了,我们需要大量雇工,你安排春瑞物流的人用飞鸽传信到碧水郡和岵涧城,发出雇佣告示。愿意来山水郡做工的,到酵春农庄的分场登记,我们集中接过来。”
“好的。”
“对了,包住宿。”
“明白。”
郊外,时不时传来“轰……”的爆炸声音。
利春告别董瑞禾,带着李熙去找赵铁妞,还是怕她把自己炸进土里。
寻声找去,很快就发现赵铁妞和夏荷。
两人把炸药放进竹筒时,再放条引药,压实竹筒的口,埋进土里,点了就跑。
利春看着她们兴奋的表情,才知道这两位老婆没干正事,在玩大号的鞭炮。
“呵!呵呵!”
利春大声咳嗽提醒,两位老婆根本没理会他。
他只好黑着脸上去阻止:“怎么?掌握了炸药的用量?”
“老公,已经撑握,设计了长引线,有足够时间让我们。”
“你们刚才在做什么?”
“老公,少量炸药来玩,很有趣的。”
“先办正事。夏荷老婆,那些队长什么时候过来?”
“已经在路上了。”
“你们要在这里建一些厢房给他们食住,我叫瑞禾老婆张贴告示,从碧水郡和南凤国的岵涧城雇佣工人过来。”
“好的,只要人一到,我就马上安排他们做事。”
“你估计需要多少?”
“目前有二十个小队就行了,大约两百号人。需要增加时,我会找瑞禾姐姐的。”
“嗯。铁妞老婆呢?什么时候开始炸山?需要安排护卫守护,避免出事。”
“明天吧,碧水郡的队长们明天到,营造的工匠也是明天到,人齐了才开始。”
“春妞营造需要多少雇工,直接瑞禾老婆报一下。”
“明白。”
“老公,这炸药是不是还可以在其他地方用?”
“是的。在建大型水坝,可以炸开岩石。你制作成炸药包时,可以在战场上杀敌。还有就是打造一个炮筒用来专门发射炸药,就叫火炮,在战场上杀伤力更大。”
“是吗?如果我造出大量的炸药,你是不是可以统一全世界,当最大的皇帝?”
“铁妞老婆,士兵都是百姓人家的小孩,炸药出来,杀死的是百姓。老公实在不愿意见到太多人死亡。何况,管理国家,不仅要有武力,更要银两、人才和粮草。等我们攒够粮草再说吧。”
“哦,我不太懂,但是我听老公的。”
“走吧,我们都回去吧,养好精神,明天好好开工。”
路过郡府,赵铁妞和夏荷进去报所需要雇工人数。
碧水郡和岵涧城刚收到张贴告示,又接到可以马上安排雇工过来。
一车又一车百姓,分别从碧水郡和岵涧城,往山水郡走。
有些百姓看到告示,没有登记,结伴出发去山水郡找活做。
南凤国的稻谷和人,都在往山水郡赶。东兴国的农具和人,也往山水郡赶。这形成一个壮观的现象,人和物资不断向山水郡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