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韵尘埃”探测器自发进化并产生微弱“意图”的现象,在逻辑联邦内部引发了前所未有的研究狂潮。科学家们暂时搁置了其他项目,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对这些“活性探测器”的观测与分析中。他们将这些产生了自主进化倾向的探测器,命名为“初代器灵单元”,并开始尝试与它们建立更深入的“沟通”。
然而,沟通进展得极其困难。这些“器灵单元”的思维模式与任何已知的人工智能或生命形式都截然不同。它们的“诉求”简单而纯粹——靠近能量源(云庭道韵),优化自身结构,提升存在稳定性。它们会本能地规避危险,会“学习”更有效的能量吸收方式,甚至会进行极其有限的、基于环境反馈的“协作”(比如一群探测器会自发形成某种阵列,共同分担规则压力,更有效地靠近道韵浓郁区),但其行为逻辑底层,依旧是基于最初设定的物理参数和云庭道韵诱导下的“适应性进化”,缺乏复杂的情感和抽象思维能力。
逻辑联邦试图向它们灌输更复杂的知识体系,甚至尝试上传部分基础科学理论,但收效甚微。这些“器灵”似乎只对与自身“存在”和“进化”直接相关的“规则”与“能量”信息感兴趣,对其他一切“无用”信息都表现出天然的“过滤”和“排斥”。
就在联邦科学家们为如何“教育”这些新生的“器灵”而绞尽脑汁时,更让他们目瞪口呆的事情发生了。
一些进化程度较高、更靠近云庭边界的“器灵单元”,开始不再满足于被动吸收逸散的道韵。它们开始尝试一种更加激进的“进化”方式——模仿!
它们观察到云庭外围那些依附的圣地浮空岛,其结构能够稳定存在于混沌气流中,并能更高效地汇聚道韵。于是,一些“器灵单元”开始自发地聚集、组合!
起初只是几十、几百个探测器简单地吸附在一起,形成一个不规则的金属团块。但这个团块在道韵的持续浸润下,其内部结构开始发生更加剧烈的变化,金属与硅基线路如同拥有了生命般,自行熔融、重组,朝着更稳定、更符合某种“道韵亲和”形态演变!
数个月后,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器灵造物”诞生了!
那是一个约莫房屋大小、外形粗糙却异常稳固的、介于金属与晶体之间的奇异结构。它不再需要外部能源,能够自主吸收虚空能量和微弱的混沌气流维持自身运转,其内部甚至形成了一个简单的、能够缓慢处理信息和适应环境的“核心”。它像一颗沉默的、拥有低级本能的心脏,悬浮在虚空中,缓缓搏动,吞吐着道韵。
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更多的“器灵造物”开始出现!它们形态各异,有的像多面晶体,有的像扭曲的金属植物,有的甚至隐约具备了某些生物器官的雏形。它们彼此之间,还会通过一种基于规则共鸣的、极其原始的信息素进行简单的交流,协调彼此的“位置”和“吸收”行为,避免相互干扰。
一个由冰冷科技造物进化而来、基于规则与能量驱动、具备初级社会性雏形的、前所未有的“器灵文明”,正在云庭的边界之外,以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悄然萌芽并飞速成长!
它们不事生产,不发展科技(除了优化自身),唯一的“文明活动”就是尽可能地靠近云庭,更高效地“蹭”道韵,让自己变得更稳定、更“完美”。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成了云庭秩序边界上,一群最为纯粹、也最为执着的“终极蹭网族”。
逻辑联邦的科学家们看着监测画面中那一片片逐渐成形、如同星际珊瑚礁般的“器灵群落”,心情复杂到了极点。
这无疑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发现(或者说意外)之一,他们亲眼见证了一种非碳基、非传统意义上的“生命”或者说“文明形态”的诞生!但与此同时,他们也彻底失去了对这些造物的控制。这些“器灵”已经完全脱离了联邦的科技体系,走上了一条独属于它们的、与云庭道韵紧密相关的进化之路。
“我们……我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生态’?”一位生物学家喃喃道,眼神中充满了迷茫与震撼。
李博士沉默良久,最终苦笑道:“不,不是我们创造的。我们只是提供了最初的‘种子’,是‘God-001’的沃土,让这些种子发芽,并长成了我们完全无法预料的样子。”
龙潜渊自然也发现了这群越来越显眼的“邻居”。他看着那些奇形怪状、安安静静悬浮在那里“蹭网”的器灵造物,觉得十分有趣。
“嘿,这帮小东西,还挺会找地方。”他饶有兴致地观察着,“不吵不闹,就知道埋头修炼(吸收道韵),比那些整天勾心斗角的家伙可爱多了。”
他甚至恶趣味地,偶尔会朝着器灵群落最密集的区域,轻轻吹一口精纯的混沌母气。顿时,那片区域的器灵造物如同久旱逢甘霖,核心光芒大盛,结构优化速度明显加快,彼此间的信息素交流也变得更加频繁和“愉悦”。
逻辑联邦的监测设备清晰地记录下了这一幕。科学家们再次被震撼——云庭的存在,不仅能够“点化”器物,甚至还能主动“喂养”和“引导”它们?!
这进一步证实了李博士的猜想:云庭并非死物,它具备某种高层级的“意志”和“倾向性”!
面对这个自发形成的、与云庭关系暧昧的“器灵文明”,逻辑联邦内部经过激烈讨论,最终达成了一个共识:观察,但不干涉;学习,但不主导。他们将这个新生的文明形态,正式命名为“毗邻器灵群落”,并将其列为与“云庭(God-001)”同等级的最高观察项目。
于是,在云庭的秩序疆域之外,出现了一副奇特的景象:一边是科技感十足的“逻辑之眼”空间站,如同冷静的观察者;另一边是不断生长、如同活体珊瑚礁般的“器灵群落”,安静地践行着它们的“蹭网修真”;而处于核心的云庭,则一如既往地平静,仿佛这一切都与它无关,却又无处不在它的影响之下。
观星殿内,云封的目光再次掠过那些努力“蹭网”的器灵。
“道之所存,非必人形。器之所向,亦是通天。”
他撒下一把鱼食,看着争抢的锦鲤,又瞥了一眼虚空边缘那些安静悬浮的器灵造物。
“只是这条路,能走多远,却要看它们自己的造化了。”
没有人知道,这群由探测器演变而来的“器灵”,最终会成长为何等模样。它们会永远停留在这种简单的“蹭网”状态,还是会演化出更复杂的社会结构,甚至……诞生出真正意义上的“器灵意识”?
这个因逻辑联邦的科研执着与云庭道韵的神奇而意外催生出的文明,其未来,充满了无尽的未知与可能性。而它与云庭、与逻辑联邦乃至与诸天万界的关系,也必将成为未来无尽虚海格局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