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陷入了宁静。
这宁静是道的圆融。整座仙山的灵气仿佛拥有了生命,在呼吸,在脉动。每一次吐纳,都让山间的云雾更添一分玄妙,让崖壁上的青松更显一分道韵。
山中万灵,无论是修行千年灵兽,还是刚刚开启灵智的仙禽,都本能地收敛了气息,沉浸在这场无声的盛宴之中。
这道韵的源头,有两处。
玉虚宫内,元始端坐于云床之上。整个道场都自然而然地被秩序所笼罩。三宝玉如意悬浮于他身前,散发着温润而又威严的清光。
大哥,成圣了。
这四个字,在他心中回响,敲醒了他心中早已明晰的道路。他看着人族气运如烈火烹油般熊熊燃烧,看到了大哥无为而治的大道在人间显化,心中生出的,是发自内心的赞叹与骄傲。
“大哥之道,已然功成圆满。”元始缓缓睁开了双眼,眸子里充满对大道的敬畏与自身的坚定。
他知道,属于圣人的时代,已经真正来临了。
他将目光,投向了昆仑山的另一侧,那里一道锐利的剑意正在不断地升腾、沉淀、再升腾,仿佛一柄正在被千锤百炼的神剑,每一次淬火,都比上一次更加锋利,也更加内敛。
是三弟。
元始嘴角,勾起一抹复杂的弧度。他为三弟的道心之纯粹而欣慰,却也为他那有教无类的理念,感到一丝隐忧。
大道之路,何其艰难,岂是所有生灵都能窥探?若是不分跟脚,普传大道,恐怕非但不能助其超脱,反而会因德不配位,引来无边业力。
他不能再等了。大哥已然先行,三弟的道也即将喷薄而出。他元始,身为盘古正宗,三清之一,是时候为阐述他自己的道果了!
元始一步踏出,身形已然出现在昆仑之巅。他立于万仞绝壁之上,俯瞰着下方那片广袤的洪荒大地。
“天道在上!大道幽深,真意难寻,众生蒙昧,不知归途。”
他的声音如天之宪章,瞬间响彻了整个洪荒世界!
“吾,玉清元始!今感玄门道法流传尚有阙漏,愿顺天而行,立一大教,名曰——‘阐’!”
“阐者,明也!吾将阐明大道真意,剖析天地至理!以玉虚宫为道场,传无上妙法,渡福缘深厚、根行高洁之士,以固天地秩序!”
“阐教,立!”
随着他最后一个字音落下,整个洪荒世界,都为之剧烈一震!
天道,感应到了!
九天之上,无穷无尽的玄黄功德之气,撕裂了三十三天的界限,径直向着元始天尊的头顶,轰然灌下!
然而,就在元始即将沐浴功德,证道混元的瞬间!
昆仑山的另一侧,截然不同的气息如同一柄挣脱了束缚的利剑,悍然出鞘,直冲九霄!
“二哥……!”
通天的身影不知何时已立于崖边。他一袭青衣,在狂风中猎猎作响,长发狂舞,那双眸子里,燃烧着找到了毕生追求的火焰与前所未有的畅快!
他看着元始那与天道秩序渐渐相融的身影,只有发自内心为兄长感到喜悦!
圣位不是终点,仅仅只是……起点!
挚友的话语,为他斩碎了最后的心魔!他不再犹豫,不再彷徨!
“天道五十,天衍四九,遁去其一!那一,便是变数!是希望!”
他高高举起了手中的青萍剑,剑锋直指苍穹!
“吾,上清通天!今感万物皆有灵,众生皆苦,亦立一大教,名曰——‘截’!”
“截者,取也!吾将为天地万灵,于茫茫天数之中,截取那遁去的一线生机!有教无类,万物皆可求道!”
“凡有向道之心者,皆可入我门下,听我大道,寻一线超脱之机!”
“截教,立!”
轰——!!!
如果说元始立教,是引动了天道的共鸣。那么通天立教,便是引爆了众生的愿力!
所有的生灵,在这一刻,都清晰地感受到了两条截然不同,却又同样通往修炼的道路!
一条是秩序,是天赋跟脚,是为天才准备的通天梯!
另一条是希望,是包容万象,是为众生铺就的无畏桥!
九天之上,那刚刚降下的功德光柱尚未散尽,另一股功德之气,也凝聚成形!
它不再是纯粹的金色,而是呈现出一种包容万象的青色!青色之中,仿佛能看到龙吟凤鸣,能看到草木生长,能看到顽石点头!
那是万灵愿力!那是众生期盼!
两道功德光柱,如同两条并驾齐驱的巨龙,一者威严神圣,一者生机盎然,同时从天而降,分别灌入了元始与通天的体内!
昆仑山,在这一刻,被彻底分成了两个世界!
玉虚宫的方向,天花乱坠,仙音缭绕,无数祥瑞之气凝聚成龙凤麒麟的虚影,拱卫着那位新生的阐教圣人!
而通天所在的山崖,则是地涌金莲,万物复苏,整座山脉的草木都在疯狂生长,无数开启了灵智的精怪,都朝着他的方向,发出了喜悦的嘶鸣!
“圣人!又是两位圣人!”
“一日双圣!三清……三清皆已成圣!”
洪荒震动!无数大能者,看着昆仑山上那两道贯穿天地的圣人法相,心中只剩下无尽的震撼与敬畏!
元始的法相,高踞于九天之上,宝相庄严,俯瞰众生,仿佛天道化身,漠然而公正。
通天的法相,则立于大地之上,脚踏山河,手持青萍,那双眼眸中,充满了对众生的悲悯与身为求道者的无畏!
功德入体,气势暴涨!
元始与通天,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将自己的元神,寄托在了天道长河之上!
然而,不同的是,元始的元神是融入。而通天的元神,则是浮于表面的烙印!
他像一位过客,在天道上刻下自己的名字,宣告着自己的存在,却又始终保持着一线距离!
圣位,已成!
昆仑山巅,威压缓缓散去。
元始与通天,隔着万丈云海遥遥相望。
他们没有说一句话。
元始眼中有为三弟终成圣位的欣慰,有对那条“有教无类”之路的担忧,更有对自己阐明正道之路的坚定。
而通天的眼中,有为二哥功德圆满的喜悦,有对自己“截取生机”之路的万丈豪情,更有对兄弟二人道义中明显的分歧感到无奈和惋惜。
他们都明白,从这一刻起,曾经同气连枝的三清,虽然情谊依旧,但在“道”的面前,已经……出现了第一道无法弥合的岔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