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南郊的皇家别苑被改造成展销会场,绵延三里的长廊下,各国使节与京城勋贵接踵而至。长廊两侧,陆氏工坊的展品一字排开——连发火药弩泛着冷冽金属光泽,改良后的曲辕犁与水车模型精巧实用,蓝堇花香水、安神香丸等香料盛放在银质器皿中,香气馥郁,更有折叠烤串架、便携炊具等民生器物,引得众人驻足惊叹。
陆衍身着镇北侯朝服,与长乐并肩而立,身后跟着苏婉清与沈清辞,亲自为各国使节讲解。天竺使节指着连发火药弩,眼中满是贪婪:“镇北侯,此等利器,可否卖给我国?愿以三倍黄金换取!”
“使节此言差矣。”陆衍笑而不答,转而示意匠人演示,“火器乃戍边利器,不可随意售卖。但我国愿与各国共享民生技艺,比如这改良曲辕犁,可使亩产增收三成,水车无需人力即可灌溉,这些技艺,皆可无偿传授。”
此言一出,各国使节纷纷动容。安南使节躬身道:“镇北侯胸襟广阔,我代表安南,愿与大靖签订贸易盟约,长期采购香料与农具!”其余使节也纷纷附和,一时间,展销会现场签下十余份贸易合约。
长乐低声对陆衍道:“你这招以退为进甚是高明,既守住了火器机密,又用民生技艺拉拢了各国,还能借此打开海外市场。”
陆衍眸色微沉:“好戏才刚开始。”他早已察觉,波斯使节与倭国使节神色诡异,全程未曾表态,反而频频窥探火器工坊的方向,显然另有图谋。
当晚,凌霜深夜来报:“陆哥,抓到两名潜入火器库房的黑衣人,身上搜出波斯使节府的令牌,他们竟是想盗取火器图纸!”
陆衍冷笑一声:“果然不出所料。传我命令,将黑衣人秘密关押,不许声张。另外,让陈风密切监视波斯与倭国使节的动向,查清他们背后的勾结。”
次日,展销会特设“文明互鉴”环节,各国纷纷展示本国特产——波斯的地毯、倭国的漆器、天竺的宝石,琳琅满目。陆衍借此机会,提出设立“海上商盟”,由大靖主导,打通海上贸易航线,各国共享关税优惠,互通有无。
波斯使节当即反对:“海上航线应由各国共同掌控,大靖岂能独断专行?”倭国使节也附和道:“若大靖执意如此,我国将退出贸易合作!”
陆衍早有准备,抬手示意陈风呈上证据——昨夜黑衣人盗取的假图纸、波斯与倭国私下勾结的密信,以及他们试图联合北境残余势力的罪证。“两位使节,”陆衍声音冷冽,“你们一边想盗取我国火器,一边勾结叛党,如今还有脸谈‘共同掌控’?”
证据确凿,波斯与倭国使节面如死灰。皇上派来的监礼大臣当即下令,将二人驱逐出境,永不准踏入大靖境内。其余使节见状,愈发敬畏,纷纷表示愿意加入海上商盟,听从大靖调度。
展销会圆满落幕,陆氏工坊的香料、农具通过海上航线运往各国,江南分厂日夜赶工,订单络绎不绝,国库也因此增收百万两白银。
庆功宴上,苏婉清呈上海外贸易账目:“陆哥,如今海外订单已占工坊营收的四成,下一步,是否要在南洋设立分号,直接对接各国贸易?”
“正有此意。”陆衍点头,“让沈清辞率领船队,携带工匠与物资前往南洋,建立贸易中转站。同时,请求皇上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海外贸易,制定关税制度,确保贸易有序进行。”
长乐补充道:“我已入宫禀报母后,皇上已应允设立市舶司,还任命你兼任市舶使,总领海外贸易事务。另外,太后听闻婉清妹妹研制的安神香效果显着,特召你入宫,欲将香料纳入宫廷贡品。”
苏婉清眼中一亮:“多谢公主提携,我定会精心调配,不辱使命。”
正当众人欢庆之际,凌霜再次传来急报:“北境传来消息,波斯与倭国暗中支持的蛮族残余势力,突袭了边境商队,抢走了一批即将运往南洋的货物!”
陆衍眸色一沉,起身道:“看来,不给他们点颜色看看,他们不知大靖的厉害。长乐,你在京城坐镇,协调朝堂与后宫;婉清,你负责工坊生产,保障物资供应;凌霜、陈风,随我领兵出征,既要夺回货物,也要彻底打通海上与陆上贸易通道!”
三日后,陆衍率领五千精兵,携二十门子母炮,直奔边境。蛮族残余势力盘踞在黑石关,凭借天险负隅顽抗。陆衍并未强攻,而是命人用子母炮轰击关隘两侧的山体,巨石滚落,堵住了蛮族的退路。
“降者免死!”陆衍立于阵前,声如洪钟,“凡放下武器者,皆可加入商队,参与贸易;若执意顽抗,格杀勿论!”
蛮族士兵本就因缺乏粮草而士气低落,听闻可参与贸易,纷纷放下武器投降。首领见大势已去,试图自刎,被陈风当场擒获。
此战不仅夺回了货物,更打通了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航线的连接点,使大靖的贸易网络遍布欧亚非。捷报传回京城,皇上龙颜大悦,下旨嘉奖陆衍,特许陆氏工坊垄断海外香料与农具贸易。
班师回朝途中,陆衍站在船头,望着茫茫大海,心中豪情万丈。从边境工坊到镇北侯,从陆上贸易到海外商盟,他用实力打破了外戚干政的魔咒,用智慧开拓了广阔的商业版图。
长乐的书信如期而至,字里行间满是牵挂:“陆郎,京城一切安好,海外商盟已有二十余国加入,市舶司运转顺利。盼你早日归来,共商后续发展。”
陆衍提笔回信,写下“夫妻同心,其利断金”八个字。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未来,他还要将陆氏工坊的技艺传遍天下,让大靖的威名远播四方,护得家国安宁,爱人无恙,让这万国来朝的盛世,长久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