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晏婴:齐国朝堂上的小个子幽默大师

第一章 三尺之躯撑起齐国半边天

公元前556年的齐国朝堂,发生了一场载入史册的身高误会。刚满二十岁的晏婴穿着崭新的大夫朝服,被侍卫拦在宫门口笑得直不起腰:小娃娃莫闹,今日国君议事,领点心的时辰在后晌。只见这小娃娃掏出鱼符晃了晃,奶声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我是新任东阿大夫晏婴,麻烦通报时说齐国新收的栋梁到了

侍卫盯着他头顶刚及自己腰际的冠缨,憋笑憋得满脸通红。这事很快传遍临淄,连卖草鞋的都知道:咱齐国来了位不用踮脚就能摸到案几的大夫。

晏婴的身高确实是老天爷开的玩笑。当时齐国人平均身高五尺有余(约1.6米),他却常年稳定在三尺出头(约1米),站在朝堂上像个精致的青铜酒樽。有次齐庄公心血来潮搞射箭比赛,让群臣排队站在靶场。轮到晏婴时,庄公笑得弓弦都握不住:晏大夫站这儿,靶子都得蹲下来才能瞄准。晏婴淡定地举起弓:臣射的不是靶心,是那些看不起矮子的人膝盖。一箭出去,正中庄公座下马车的车轴,吓得国君差点从车上滑下来。

但这小个子的脑瓜却比谁都灵光。任东阿大夫第一年,告状信堆成了小山:晏婴把赋税全免了他让百姓别种粮食改种桑树市集上居然允许百姓和官吏讨价还价。齐庄公气得拍桌子,召来晏婴劈头就骂。晏婴鞠躬:主公要是觉得不好,臣明年换个法子。第二年告状信果然消失了,庄公正想夸他,却见国库收入少了一半,百姓私下都说:还是去年的日子舒坦。庄公这才明白,这矮个子是用的办法让他看清真相,气得笑骂:你这是拿寡人当靶子练箭呢!

晏婴的幽默像藏在袖子里的匕首,总能在最尴尬的时候出鞘。有回晋国使者来齐国,故意在朝堂上问:听说齐国有三种宝,可否让我开开眼?庄公刚要炫耀夜明珠和玉璧,晏婴突然插话:我国之宝乃是贤臣檀子、猛将黔夫、能吏种首。至于珠宝,不过是粪土罢了。使者脸都绿了,庄公却摸着胡子直乐:晏大夫这话,比夜明珠亮多了。

这一章的晏婴,就像齐国朝堂上的一枚袖珍印章,个头不大,却在历史的竹简上盖下了深深的印记。他用自嘲化解尴尬,用机智反击轻视,让那些嘲笑他身高的人慢慢发现:真正的高大,从来不在皮囊之上。

第二章 舌尖上的劝谏:用幽默给君王刮胡子

齐景公是个典型的富二代国君,继承了齐桓公的家底,却没继承人家的脑子。他最大的爱好是喝酒到天亮,最大的特长是把好建议当耳旁风。而晏婴的特长,就是把逆耳忠言裹上蜜糖,再撒点胡椒面,让景公笑着笑着就把毛病改了。

公元前539年冬天,临淄下了三天三夜的雪,景公裹着狐裘大衣坐在堂上,还一个劲喊冷。他看见晏婴穿着单薄的朝服进来,突然想捉弄一下:晏大夫不冷吗?我看你冻得像只抖腿的鹌鹑。晏婴拱手:臣不冷,臣心里装着百姓,热得很。景公刚想笑他装腔作势,就听晏婴接着说:昨天臣路过北郭,看见有百姓冻得抱着柱子哭,他们说要是能像国君的狐裘一样暖和就好了景公脸上的笑僵住了,默默让人把库房里的棉衣全发了出去。

但景公的记性比临淄城的积雪还容易融化。没过多久,他又迷上了养宠物,给一只仙鹤封了御驾大夫,穿丝绸吃小米,比基层官吏待遇还高。有回边境告急,士兵们冻得拿不起戈,景公却在宫里给仙鹤举办阅兵式。晏婴进宫时,正看见景公给仙鹤戴官帽,于是故意趴在地上磕头:恭喜主公!贺喜主公!景公纳闷:喜从何来?晏婴一本正经:仙鹤当了大夫,以后打仗就让它们去啊!它们有官阶有俸禄,比百姓忠心多了。景公这才回过味来,脸红得像庙里的关公,当晚就把仙鹤全放了。

最绝的是二桃杀三士的操作。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个猛男仗着功劳大,在朝堂上横着走,景公想收拾他们又怕担杀功臣的名声。晏婴说这事儿简单,于是端来两个桃子:三位谁功劳大谁吃。公孙接说自己打虎救主,拿了一个;田开疆说自己杀敌拓土,拿了一个;古冶子急了:我当年在黄河里杀大鳖救主公,你们俩算啥?说着拔剑自刎。另两人一看,羞愧得也跟着抹了脖子。景公看得目瞪口呆,晏婴慢悠悠地擦着手:主公您看,有时候解决问题不用刀,用桃子就行。

这章的晏婴就像个顶级厨子,能把这道硬菜做得五味俱全。他从不用主公您错了这种直球,而是用您看这样是不是更有趣的曲线球,让景公在笑声中认错,比那些死谏的大臣高明多了。难怪景公后来总说:晏婴的话听着像笑话,细琢磨全是治世良言,这小子把寡人拿捏得死死的。

第三章 出使楚国:把羞辱变成楚国的

公元前527年,晏婴奉命出使楚国。楚灵王早就听说这齐国大夫是个矮子,特意在城门旁挖了个狗洞,想给齐国人一个下马威。晏婴到了城下,看着那洞差点笑出声:劳烦通报楚王,要是我出使的是狗国,就从狗洞进去;要是楚国还是个人国,就请开城门。楚国大夫们面面相觑,只好灰溜溜地打开了正门。

见了楚灵王,这茬还没过去。楚王盯着晏婴的头顶问:齐国是没人了吗?派你这么个小个子来。晏婴拱手:我国出使有规矩:贤明的人去见贤明的君王,没用的人去见没用的君王。我是齐国最没用的,所以只能来见您了。旁边的楚国大臣刚想笑,发现不对味,赶紧把嘴捂住。

吃饭的时候,楚王又使坏,让人押着个齐国人从堂下过,故意问:这小偷是哪国人?侍卫配合道:齐国人!楚王冲晏婴笑:你们齐国人天生就会偷东西?晏婴放下筷子,讲了个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道理:这小偷在齐国不偷,到了楚国就偷,怕是楚国的水土让人学会偷东西吧?楚王这下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只好苦笑着说:圣人是不能开玩笑的,寡人这是自讨没趣。

其实晏婴出发前,齐国大臣都劝他:楚国那帮人就喜欢使阴招,您可得小心。晏婴打包行李时说:放心,我带了三样东西:脑子、舌头、笑脸。他们来硬的,我就用脑子;来软的,我就用舌头;实在不行,笑脸总能应付。结果证明,这三样比戈戟还管用。

有个小插曲特别有意思。楚国大夫囊瓦不服气,私下约晏婴喝酒,想在酒桌上找回场子。喝到一半,囊瓦说:听说晏大夫家的夫人又老又丑?我们楚国的女子可是貌若天仙。晏婴举杯:我夫人年轻时也很美,只是现在陪我熬成了老妪。就像这酒,新酒烈,陈酒醇,您说哪种更可贵?囊瓦被噎得半天说不出话,后来反倒成了晏婴的粉丝,每次齐国来使都要打听晏婴的近况。

这一章的晏婴,活像个带着外交护照的相声演员,把楚国朝堂变成了自己的舞台。他的幽默不是插科打诨,而是带着锋利的智慧,既维护了齐国的尊严,又没把场面彻底闹僵。就像他自己说的:对付蛮不讲理的人,光靠生气没用,得让他们笑着输给你。

第四章 家里家外:齐国最抠门的亿万富翁

晏婴在齐国当了三朝大夫,按说早该富得流油,可他住的房子还是当初上任时的老宅院,墙皮掉得露出黄土,邻居是个做鞋的和一个杀猪的,整天吵得他睡不着觉。齐景公看不下去,要给他换套豪宅,晏婴说:主公您看,我左边听着鞋楦敲打声,右边闻着猪肉香,出门就能跟百姓聊天,这比住豪宅舒坦多了。

有回景公趁晏婴出使晋国,偷偷让人拆了他家周围的民房,盖了座大宅院。晏婴回来一看,差点没认家门,当即跪在景公面前:您这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啊!百姓住得挤,我却住得宽,以后谁还信我说的?最后硬是把新宅拆了,给邻居们盖了更好的房子,自己还住回原来的破院子。

他的穿着更是让同僚们不忍直视。一件朝服缝缝补补穿了三十年,冬天裹着麻布棉衣,夏天穿粗布单衣,国君赏赐的丝绸锦缎全拿去换了粮食。有次祭祀,按规矩得穿礼服,晏婴那件礼服的袖口都磨出毛边了,景公实在看不下去,塞给他一件新的,结果第二天晏婴又穿旧的来上朝。新衣服太滑,他振振有词,握竹简都握不住,耽误了国事谁负责?

饮食方面,晏婴堪称齐国素食主义先驱。家里顿顿是糙米饭配蔬菜,偶尔吃肉也是一小块,说是不能让自己的味蕾比百姓的肚子更享受。景公请他吃饭,他看见桌上有烤乳猪,非要打包一半带回家。我老婆从没吃过这么好的,他理直气壮,让她也尝尝主公的恩德。气得景公后来请吃饭都提前说好:不准打包!

最有意思的是他拒娶公主的故事。景公觉得晏婴老婆又老又丑,想把年轻貌美的女儿嫁给他。晏婴穿着补丁衣服就去见公主了,见面先作揖:姑娘你看,我这头发都白了,牙齿也掉了几颗,跟你爹差不多大。你嫁过来是当媳妇呢,还是当孙女?公主又好气又好笑,这事儿就不了了之了。

有人背后说晏婴装,他听见了也不恼,还跟人开玩笑:我要是真装,就该住豪宅穿绸缎了,装穷多累啊?每天还得算计着柴米油盐。其实晏婴心里有本账:当官的要是都追求享乐,百姓就得受苦;自己省下来的俸禄,能帮不少穷人。就像他说的:我抠门是为了让更多人不抠门。

这一章的晏婴,像个守着宝藏却过着苦日子的怪人。他的幽默里带着朴素的智慧,让人笑过之后又有点心疼。齐国百姓都说:有晏大夫在,咱们心里踏实,就算他住得再破,在咱眼里也是最富有的人。

第五章 朝堂灭火器:用玩笑化解刀光剑影

齐国朝堂从来不缺热闹。大夫们争起论来,唾沫星子能溅到国君脸上,有时候还拔剑相向,每次都是晏婴出来打圆场,而且总能用几句玩笑话把火给灭了。

有回上卿高昭子和大夫田无宇为了封地边界吵起来,高昭子说田无宇占了他的地,田无宇骂高昭子仗势欺人,两人撸着袖子就要动手。晏婴突然喊:停!你们俩先回答我,地里的庄稼认不认主人?两人愣了,晏婴接着说:我看啊,庄稼只认勤快人。高大人要是把精力放种地上,比在这儿吵架收获多;田大人要是肯让几尺地,说不定能收获个好名声,多划算!两人听着听着,脸都红了,最后居然互相作揖道歉。

齐景公有时候也会犯浑。有年大旱,他不仅不赈灾,反而忙着修高台。百姓都快饿死了,他还在台上喝酒赏舞。晏婴没直接劝谏,而是带着一群灾民代表去见景公,说:这些百姓听说主公修高台,特意来帮忙。他们说自己饿得没力气种地,不如来给主公搬石头,好歹能混口饭吃。景公看着灾民们瘦得皮包骨头,手里还攥着没力气扔出去的土块,当场就把工程停了,还把自己的粮仓打开放粮。

最惊险的一次,是大夫梁丘据诬告晏子谋反。梁丘据偷偷模仿晏婴的笔迹写了封反信,还买通侍卫作伪证。景公气得发抖,拿着信就去找晏婴对质。晏婴看了信笑了:主公您看,这字写得比我好看多了,我要是有这文笔,早去当史官了,还谋反干啥?接着又指着侍卫:这人上次求我给他侄子安排工作,我没答应,他怕是记仇呢。几句话说得景公也起了疑心,一查果然是诬告,把梁丘据气得差点吐血。

晏婴的技巧有个秘诀:从不站队,只讲道理,而且这道理还得裹着糖衣。他常说:朝堂上的火气就像灶膛里的火,硬浇冷水会炸锅,得慢慢扇风,让它自己灭。有次两个大夫为该先发展农业还是先扩充军队吵了三天三夜,景公让晏婴评理。晏婴说:这好比人吃饭,该先吃菜还是先吃饭?得看肚子饿不饿。现在百姓快没饭吃了,您说该先干啥?景公一下子就明白了。

连外国使者都知道晏婴这本事。卫国使者来齐国,见大夫们为了是否与晋国结盟吵得不可开交,偷偷问晏婴:你们朝堂上天天这样?晏婴正剥橘子,闻言把橘子掰成两半:你看这橘子,瓣儿多了才甜。吵架不可怕,怕的是吵不出道理。后来卫国使者回去说:齐国之所以强,不是因为没人吵架,是因为有个能把吵架变成好事的晏婴。

这一章的晏婴,就像齐国朝堂的定海神针。他不喜欢剑拔弩张,总用幽默当润滑剂,让原本要碰撞的齿轮慢慢咬合。就像他自己说的:治理国家跟弹瑟似的,弦太紧要断,太松没声,得找个合适的劲儿。

第六章 临终前的:小个子留下大遗产

公元前500年,晏婴已经七十多岁了,腰弯得像张弓,走路得拄着拐杖,可脑子还跟年轻时一样灵光。齐景公来看他,见他家里连个像样的褥子都没有,忍不住掉眼泪:您这辈子跟着我受苦了。晏婴笑着咳嗽:主公别哭,我这床硬,睡不着的时候正好想国事,比软床管用。

弥留之际,晏婴把儿子叫到床边,嘱咐了三件事:一是把国君赏赐的玉器全退回去,咱家人用不惯这玩意儿,摆着还占地方;二是丧事从简,别搞那些吹吹打打的,吵得我睡不安稳;三是把他攒的俸禄分给邻居,东边张三家缺种子,西边李四家孩子要治病,都记着点,别给我留着。儿子刚点头,他又突然睁开眼:对了,我那顶戴了二十年的旧帽子,记得给我带上。到了那边见着先君,总不能让他们笑话我没个正经样子。

晏婴咽气那天,临淄城的哭声比过年时的鞭炮声还响。做鞋的邻居王二愣子,捧着一双刚纳好的厚底鞋往晏家跑,边跑边哭:晏大夫说我这鞋底纳得密,穿上能走十年,我还没给您送来啊!杀猪的张屠户更绝,把刚宰的猪褪了毛,跪在晏家门口喊:您总说我家肉太肥,这回我特意挑了个瘦的,您起来尝尝啊!

齐景公的反应最是荒唐。他听说晏婴走了,当场从王座上摔下来,鞋都跑丢了一只,光着脚冲进晏家。见晏婴躺在硬板床上,盖着打补丁的旧被子,景公抱着他的腿哭得像个孩子:你这矮子!怎么不等我给你盖座新宅院再走?怎么不等我把那只养熟的仙鹤送你解闷再走?哭到动情处,他突然想起什么,扭头对大臣喊:快!把我那床狐裘给晏大夫盖上!他一辈子怕冷!

大臣们赶紧劝:主公,晏大夫遗嘱说丧事从简,不能破了他的规矩啊。景公这才消停,抹着眼泪在床边坐了半天,突然指着墙上挂的竹简笑了:你看这老东西,临死前还在竹简上写主公今日又多喝了三杯,连我这点破事都要管。

晏婴的儿子倒是听话,第二天就捧着那些玉器去宫里退。景公看着那堆晶莹剔透的玩意儿,突然发起火:他活着跟我客气,死了还跟我客气!这些东西他不用,难道让我留着看吗?说着拿起块玉璧往地上摔,却又在落地前接住,叹气道:罢了,他的规矩,我得听。最后让人把玉器全送到国库,专门刻了块牌子:晏婴所拒,警示后人。

分俸禄那天更热闹。晏家小院挤满了街坊,有扛着锄头的农夫,有挑着担子的小贩,还有穿粗布衣裳的教书先生。晏婴儿子刚念完名单,张屠户就跳出来:我家不要!晏大夫去年还帮我儿子说了门亲事,我该谢他才是!王二愣子也摆手:我那鞋钱他早给了,还多塞了两文让我给孩子买糖,这钱我不能要!最后还是晏婴的老管家出主意:把钱凑起来,在街口盖间学堂吧,让孩子们都学学晏大夫的能耐。大伙一听都点头,连景公听说了都派人送来两车竹简:算我一个,让孩子们也知道知道,齐国出过这么个厉害的矮子。

葬礼那天没吹唢呐,没摆供品,只有一群百姓跟着送葬队伍慢慢走。有人捧着刚摘的野菜,有人拿着自己织的粗布,还有孩子举着画歪了的晏婴画像——画里的小人儿矮矮的,却笑得特别精神。走到城外墓地,晏婴儿子刚要填土,突然从人群里挤出个白发老头,颤巍巍地说:等会儿!我是东阿来的,当年晏大夫把河滩地分给我,我才有了活路,我得给恩人磕三个头。咚、咚、咚磕得响,后面跟着跪下一片,连路过的商人都放下担子跟着鞠躬。

晏婴走后,齐国朝堂安静了好一阵子。大夫们吵架时,刚要拔剑就想起晏婴那句吵架不如算账,算清了账谁都不用脸红,手就停在剑鞘上了;景公想熬夜喝酒时,瞥见桌上晏婴写的酒是穿肠剑,喝多伤国事,就默默把酒杯放下了;连楚国使者再来,见不到那个能把刁难变成笑话的小个子,都觉得少了点什么,临走时总不忘问:晏大夫的学堂盖好了吗?

过了几年,街口的学堂真盖起来了。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里,总夹杂着先生讲的晏婴故事:你们知道吗?当年楚王让他钻狗洞,他说去狗国才钻狗洞;当年主公要杀三个猛士,他用两个桃子就解决了;当年大旱,他一句话就让主公开了粮仓......有个矮个子小孩听完举手:先生,我也想当晏大夫那样的人,就算长得矮也没关系吧?先生笑着摸摸他的头:傻孩子,晏大夫最厉害的不是嘴,是心。他心里装着百姓,装着国家,所以再矮,在大伙眼里也是顶天立地的。

有回景公路过学堂,听见孩子们在唱自编的歌谣:临淄有个晏大夫,个子不高本事足,劝主公,救百姓,楚国朝堂赢步数......他站在墙外听了半天,突然对身边大臣说:你看,这矮子没走,他就藏在孩子们的嘴里,藏在这满城的笑声里呢。

后来有人编了本《晏子春秋》,里面记满了他的故事。有人说他太抠门,一件衣服穿三十年;有人说他太较真,连国君喝多了酒都要管;可更多人说,齐国能在春秋乱世里稳稳当当,靠的就是这个小个子——他用幽默当盾牌,护住了百姓的安宁;用智慧当长矛,戳破了朝堂的荒唐;用一辈子的不合时宜,活出了最清醒的样子。

就像临淄城那间学堂门口刻的字:身短志不短,人小功不小。这大概就是对晏婴最好的评价——他没留下高楼大厦,没留下金银财宝,却留下了一种本事:让每个普通人都知道,幽默里能藏着力量,清醒里能透着温暖,而真正的高大,从来都长在心里。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我的老婆是执政官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盛嫁之庶女风华流氓帝师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大华春秋,混在秦末一统天下棘圜志这个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孙朱雄英一梦越万年我在大唐斩妖邪抗战之第十班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万历1592从敌国开始征战蜀汉的复兴红楼之开国篇开局百万熟练度,我举世无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我在宋朝教王安石变法太超前亮剑之浴血抗战捡到一本三国志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大文学家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三国:虎牢关前,开局秒杀关二爷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腹黑丞相的宠妻三路牧唐开局狂怼三野狗,二斤狗肉换姑娘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唐再起三国之公孙大帝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世子的侯门悍妻大秦带我那迷人的老祖宗统一地球我是正统我怕谁郭嘉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宋宫十八朝演义大明匹夫开局长生不老,看遍世间烟火屈尊归来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反派,开局路遇女频剧情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从门吏开始光宗耀祖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大明忠勇侯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大航海之重生主宰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异界摆摊,县令催我快出摊南宋弃子国宝的文明密码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皇帝:朕的九皇子带兵,天下无敌宋神宗的新宋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醉剑江湖社畜?不,系统说我是天选之子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为得到我粮食,硬塞老婆给我谋天录开局废柴少爷华夏兵王杀疯了三国:美女收集者财倾山海缔王志这饷,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逆天改命:牛马玩穿越大唐炼妖师,开局融合三足金乌侯府杂役秒变大佬山河劫之青云志扶苏已死,秦匠当立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书虫眼中的历史工科大明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不灭战魂:五帝全球攻略大唐:家父程咬金帝王串串烧玉佩求生之路大明风华:吾乃永乐第四子大明,朱允炆我来了!哈哈,原来三国是这样的那天,洛阳来了个年轻人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穿回1940在县里打鬼子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撰鼎记打猎:我射箭百发百中,咔咔炫肉金瓶梅那些事这爹科举太废,只好我先成阁老三国:吕布在此,诸侯谁敢称雄大明金算盘三国:开局被吕玲绮捡回家翰土惊尘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智谋卓绝的天机星吴用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大宋茶事案大明日不落帝国:我能辨忠奸四合院:重生傻柱的正确打开方式拜师九叔降妖除魔儒心弈世双生龙影穿越到古代当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