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弘治十九年的初春,北京城内的积雪尚未完全消融,皇极殿内的地龙却烘得人脊背发汗。

一场关乎帝国未来百年气运的御前辩论,正进行到紧要关头。

工部尚书陆仁手持一卷厚厚的奏章,立于玉阶之下,声音清晰而沉稳,却抛出了一个在满朝文武听来近乎天方夜谭的计划。

“陛下,诸位大人,”陆仁的目光扫过神色各异的同僚,“自美洲大捷,帝国疆域横跨东西半球,然政令、军情传递,快船顺风亦需三四月之久。消息滞后,犹如巨人血脉不通,肢体麻痹!美洲银矿产量、土着归化情形、乃至西夷残余动向,信息迟缓一日,便可能坐失良机,或酿成地方动荡。故,臣恳请陛下,敕令工部与格物院,筹建‘跨太平洋电报线路’,以解帝国信息传递之痼疾!”

“跨……跨洋电报?”户部左侍郎,一位以持重着称的老臣,周永年,立刻出列反驳,脸上写满了不可思议与痛心疾首,“陆尚书!电报传讯于陆路,沟通京津,已属奇技,耗费已然不菲。这万里汪洋,波涛险恶,深不可测,如何铺设那铜线?此非经国之道,实乃……实乃耗尽国帑、徒劳无功之狂想!”

他的反对立刻得到了不少官员的附和。

另一位御史言词激烈:“陛下!臣闻格物院为研制那陆上电报,已耗费白银数十万两。如今竟要铺设万里海线?此线需用多少铜?多少胶漆包裹?需建造何等巨舰?需征发多少民夫?此乃无底之洞!如今国库虽因美洲金银稍丰,然各地水利待修,河道待疏,九边军饷待发,漕运待补,更有太子大婚、陵寝修缮等国之大事,处处需钱!岂能将民脂民膏,投入此等虚无缥缈之事?”

保守派的攻击集中在一点:耗费巨大,且成功渺茫。他们对电报技术本身几乎一无所知,也不关心,只是本能地抗拒任何可能动摇现有财政分配格局和权力结构的新事物。

陆仁对此早有预料,他不慌不忙,示意随从展开一幅精心绘制的巨大太平洋海图,上面清晰地标注着三段规划线路和关键节点。

“周侍郎,诸位大人,”陆仁的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万里之遥,确非易事,然格物院已有周详规划,绝非盲目投入。此策名曰‘分段施工,层层递进’!”他手中的细木杆精准地点在地图上,“第一段,自大明本土出发,经琉球、越东海,至中途岛!第二段,自中途岛延伸,跨越更深海域,抵达夏威夷群岛!第三段,自夏威夷启程,最终连接美洲西海岸!如此,化整为零,每段距离虽仍遥远,但工程难度与风险已大为降低,且可分段验收,确保款项用之有物!”

“即便如此,耗费亦非小数!”周永年紧咬不放,“铜从何来?胶漆何出?海中铺设,风浪无情,电缆断裂,前功尽弃,又当如何?”

“铜线之事,已非难事。”陆仁从容应对,“西山铜矿采用新法开采、冶炼,产量日增,拉制出的铜线导电性、强度均已达标。至于绝缘包裹之关键材料——”他顿了顿,抛出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此乃天佑大明!日前,美洲探索队于热带雨林,发现一种奇树,其汁液凝结后,名为‘橡胶’!此物弹性绝佳,密不透水,更不导电!格物院材料所以此物多层包裹铜线,再覆以特制沥青、麻丝、铅皮,制成之深海电缆样本,经数月海水浸泡、拉扯试验,性能完好!此乃铺设跨洋电报之天赐神物!”

橡胶的横空出世,以其卓越的性能,让一部分纯粹因技术疑虑而反对的声音弱了下去。

但保守派的核心诉求——钱,依然坚挺。

“至于铺设船只与海上作业,”陆仁继续攻坚,“格物院机械坊已着手设计专用的‘电缆铺设船’!此船需空前巨大、坚固,采用蒸汽明轮与风帆混合动力,确保航速与稳定性。核心在于船体内的巨型缆舱和精密的‘布缆机’,可抵抗风浪,匀速释放电缆。此乃工程难点,亦是格物攻坚之方向,已投入力量全力突破。”

太子朱厚照早已按捺不住,此时激昂出列:“父皇!儿臣以为,陆尚书所言极是!此跨洋电报,乃帝国之神经网络!神经不通,则帝国疆域再广,亦是反应迟钝之巨人!昔日八百里加急,已是极限,如今万里之遥,信息瞬息可至,此乃开天辟地之伟业!些许银钱耗费,相较于其带来的军政之利、统治之便,何足道哉!儿臣愿亲赴格物院,督导体大此役!”

朱厚照的力挺,加上陆仁步步为营的解说和橡胶这一“神物”的佐证,使得朝堂上的天平开始微微倾斜。

支持者看到了信息即时传递带来的无与伦比的战略优势和统治效率的飞跃。

反对者虽仍以耗费为由,但气势已不如前。

弘治帝高坐龙椅,静听双方辩论,目光深邃。

他看到了陆仁规划中的条理与雄心,也看到了太子眼中对格物强国的炽热渴望,更听到了户部官员对国库压力的切实担忧。

这已超越寻常政争,关乎帝国能否抓住机遇,真正奠定全球霸权的基础。

“准奏。”良久,弘治帝终于开口,声音沉稳,一锤定音,“着即成立‘跨洋电报工程总局’,隶属工部,由陆卿兼任总督办,太子协理。拨付内帑银八十万两,户部协筹一百五十万两,作为首期勘探、设计与试验之资。分段施工之策甚妥,即刻启动第一段‘本土-中途岛’线路之前期勘测与首艘电缆铺设船之建造。后续款项,视工程进展与实效,分期拨付,务必确保款项专用,工程稳妥。”

这是一个审慎而有力的支持。既批准了计划,又控制了初期投入风险,体现了皇帝的平衡之道。

退朝后,陆仁与朱厚照立刻奔赴西山格物院。

整个研究院如同上紧了发条的精密钟表,各个部门高速运转起来。

通讯所内,巨大的太平洋海图前,学员们激烈讨论着中继站的位置与信号放大方案。那根粗大的、被橡胶等多层材料紧密包裹的深海电缆样本,被置于水槽中反复测试,数据被详细记录。

材料所内,工匠们正在尝试不同的橡胶硫化配方,以期获得更稳定、更耐老化的绝缘材料。

机械坊的工棚里,巨大的布缆机木质模型正在组装测试,齿轮啮合的声音不绝于耳。专用的电缆铺设船的图纸,已经在最优秀的船舶设计师笔下逐渐成型。

与此同时,在万里之外的韦拉克鲁斯港,大明东洲行都司府内,都指挥使马武接到了北京的密旨与工程图纸。他深知这条“神经网络”对巩固美洲统治、及时向本土传递信息的极端重要性,立刻以军人作风下达命令:

“调集人手,组建‘美洲电报工程分局’!自金山湾(已勘探的良港)向东,优先铺设至墨西哥城之电报线!所需铜料,就近勘探开采!橡胶,命中洲探险队加大采集力度!要让陛下的旨意,如同在耳边响起!”

跨越太平洋的电报线路,东西两端,几乎同时破土动工,标志着大明帝国向构建全球信息网络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然而,无论是跨洋电缆的铺设,还是美洲内陆线路的延伸,抑或是国内铁路、新式舰船、矿山机械的疯狂建设,都需要格物人才。

传统科举选拔出的士子,熟读经史子集,下笔千言,但面对蒸汽机原理、电报密码、铁路测绘、矿脉分析时,往往茫然无措。各地格物院自身培养的学员和吸纳的工匠,虽有实践经验,但系统理论知识和宏观管理能力普遍欠缺。

人才缺口,已成为制约帝国巨轮全速前进的最短木板。

陆仁对此洞若观火。在一次仅有弘治帝、首辅刘健、次辅谢迁等核心重臣参与的御前书房会议上,他再次抛出了一份深思熟虑、旨在为帝国注入全新人才血液的改革方案。

“陛下,刘阁老,谢阁老,”陆仁神色肃然,“现行科举,为国遴选治国安邦之才,乃国之柱石,不可轻动。然,其侧重经义文章,于格物、明算、工程、农学、商贾、律法等经世致用之实学,选拔不力。如今帝国新业勃发,百工待兴,急需大量精通实务之专门人才。若人才不继,纵有万里电缆,无人维护;纵有铁甲巨舰,无人驾驭;纵有金山银矿,无人善用!”

他展开一份详尽的章程:“故,臣恳请,在现行科举取士体系之外,并行设立一套新的选拔机制,名曰‘帝国高等人才选拔试’,简称‘高考’。”

他特别强调了“并行”二字,以安抚可能的不安。

“此‘高考’,与科举并行不悖,各有侧重,互为补充。

科举,旨在选拔通才,培养行政栋梁,主政一方,入阁拜相。而‘高考’,则旨在选拔专才,培养科技精英,精通一艺,效力于特定部门。”

陆仁详细阐释具体设计:“‘高考’拟设格物、明算、工程、农学、医学、商学、律法、师范等八大专门科目。天下学子,无论出身,皆可依据自身兴趣禀赋,选考对应科目。考题由格物院、国子监及各部院实务官员共同拟定,不尚空谈,专考实学应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他最后点明出路,这也是打消阻力的关键:“中选者,不入传统翰林院观政,不授州县亲民官。而是依据其科目成绩与专长,直接授予相应品级,定向分配至工部各司、格物院各所、大明兴业总局、皇家银行、东洲行都司、铁路总局、各大工矿、新式学堂等急需专业人才的实务部门任职!其晋升通道,亦在其专业领域内,与科举出身的行政官员并行不悖,互不干涉。”

这一方案,巧妙地将科技人才与行政人才分流,为专业技术人才开辟了独立的晋升体系,并未直接触动传统士大夫的核心利益范围(地方治理与中枢决策),极大地降低了政治阻力。

刘健捻着胡须,沉吟道:“陆尚书此议……倒是另辟蹊径。专才专用,各司其职,或可解燃眉之急。只是,这‘高考’出身者的地位、待遇,需明确,以免日后生出龃龉。”

谢迁也微微颔首:“若能确保其不冲击现行官制,专供于格物、工程等新兴衙门,老夫以为,或可一试。毕竟,眼下确实急需此类人才。”

弘治帝目光锐利,看着陆仁:“陆卿,此策关乎选官制度,牵一发而动全身。你可有把握,确保其公平、并能真正选拔出帝国所需之才?”

“陛下,”陆仁深深一揖,“臣愿立军令状!可先于北直隶、南直隶、福建、广东等格物之风较盛、商贸发达之省份试行‘高考’。严格命题,规范流程,确保选拔之才,皆能即刻用于实事。若试行三年,成效不彰,或引发朝野巨大非议,臣甘当罢黜之罪!然,臣坚信,唯有为帝国注入此等新鲜、专业的‘人才血脉’,方能驾驭日益复杂的‘物理血脉’,使我大明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御书房内,烛火摇曳。

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在帝国最高决策层获得了初步的共识。

跨洋电报的铜线尚未铺出一里,一场关乎帝国知识体系与人才结构的深刻变革,已悄然启航。

构建环太平洋帝国的宏大蓝图,不仅需要钢铁与电缆铸就的“万里神经”,更需要由全新培养与选拔体系造就的“人才血脉”来驱动。

帝国的未来,在这看似寻常的春夜里,被赋予了全新的动能与希望。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我的老婆是执政官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盛嫁之庶女风华流氓帝师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大华春秋,混在秦末一统天下棘圜志这个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孙朱雄英一梦越万年我在大唐斩妖邪抗战之第十班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万历1592从敌国开始征战蜀汉的复兴红楼之开国篇开局百万熟练度,我举世无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我在宋朝教王安石变法太超前亮剑之浴血抗战捡到一本三国志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大文学家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三国:虎牢关前,开局秒杀关二爷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腹黑丞相的宠妻三路牧唐开局狂怼三野狗,二斤狗肉换姑娘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唐再起三国之公孙大帝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世子的侯门悍妻大秦带我那迷人的老祖宗统一地球我是正统我怕谁郭嘉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宋宫十八朝演义大明匹夫开局长生不老,看遍世间烟火屈尊归来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反派,开局路遇女频剧情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从门吏开始光宗耀祖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大明忠勇侯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大航海之重生主宰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异界摆摊,县令催我快出摊南宋弃子国宝的文明密码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皇帝:朕的九皇子带兵,天下无敌宋神宗的新宋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糊涂县令贾清廉开局怒打朱元璋,老婆竟是他女儿明末,你让我一只狗拯救大明朝朕,陆地神仙,你让我当傀儡!大明1643,我以敌血铸轩辕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大夏九皇子与紫微星宿传说:星辰归途录天问:大秦末路风波亭外大唐,我真的是来作死的饥荒年,我来拯救快饿死的少女桃花酒赠君,往愿君安康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三国:一代谋圣陈渡三国:我在三国支教红楼:贾政从教坊司救人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签到北疆,开局召唤霍去病穿越大秦之我和始皇帝抢下班明末:开局一把刀,天下任我枭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醉剑江湖社畜?不,系统说我是天选之子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为得到我粮食,硬塞老婆给我谋天录开局废柴少爷华夏兵王杀疯了三国:美女收集者财倾山海缔王志这饷,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逆天改命:牛马玩穿越大唐炼妖师,开局融合三足金乌侯府杂役秒变大佬山河劫之青云志扶苏已死,秦匠当立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书虫眼中的历史工科大明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不灭战魂:五帝全球攻略大唐:家父程咬金帝王串串烧玉佩求生之路大明风华:吾乃永乐第四子大明,朱允炆我来了!哈哈,原来三国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