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场之中,新运来的牛羊哞咩之声此起彼伏。
朱允炆指着雪白的健壮奶牛道:“此非寻常牲畜,乃民生福祉之基。
牛乳可哺弱婴,羊奶能济产妇,皮毛肉骨皆为大用。‘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百姓富足,方有家国兴盛。”
这番话既道出民生根本,又暗合西洋匠人对实用技术的追求
为示诚意,朱允炆特命人每日备上些许新鲜奶品送至匠人居所。
初见洁白如脂的羊奶,西洋匠人挑眉轻尝,眼中闪过惊艳。
朱允炆笑道:“此乃‘琼浆玉露’,《楚辞》言‘朝饮木兰之坠露兮’,今君饮此奶,亦可滋养身心。”
将奶品与楚辞雅韵相连,引得西洋匠人抚掌大笑,隔阂渐消。
与此同时,朱允炆以史为鉴,向西洋匠人讲述“张骞凿空西域”的传奇。“张赛跋涉万里,途中梦遇石榴神女相托,方带回奇果。
今君远渡重洋而来,若能传咱火绳枪、红衣大炮之术,他日史书留名,亦不输张骞之功。”
这番话既点明合作愿景,又以英雄功业相激,西洋匠人听闻,胸膛微挺,眼中燃起斗志。
朱允炆又说到:“实际上,咱都见过比这更先进得多的枪支,只不过现在没条件生产罢了。”
言外之意,火绳枪是落后的,现在的条件只能如此。
哎呀,这老兄还吹上牛皮了!大鼻子可不相信朱允炆说的话,用鼻子哼了一声。
夜幕降临,牧场篝火渐旺。朱允炆举杯道:“‘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愿君与咱,共筑这番清梦,成千秋功业。”
火光映照下,西洋匠人举杯相和,各个能工巧匠也都兴奋地举杯要一醉方休!
此刻,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正如这跳动的火苗,点亮了五台山的夜空,也为朱允炆的宏图大业,铺就了新的道路。
五台山深处,炉火映照着西洋匠人的金发,他手持图纸,用半生不熟的汉语夹杂着英语,向围在身旁的能工巧匠讲解火绳枪的构造与原理。
朱允炆身着粗布麻衣,时而蹙眉思索,时而俯身查看零件,眼神中满是对新知的渴求。
“这火绳乃是关键,”洋人用铁钳夹起暗红的金属丝,火星四溅,“需以特制药剂浸泡,方能稳定燃烧,引爆炸药。”
在洋人的指导下,匠人们将精铁放入熔炉,随着温度攀升,铁水翻滚如赤色的河。
他们用陶土精心制作模具,将铁水注入其中,待冷却后打磨、钻孔,每一道工序都凝结着汗水与专注。
当第一支初具雏形的火绳枪呈现在眼前时,朱允炆轻轻抚摸着枪管,仿佛触碰着一件稀世珍宝。
然而,他深知红衣大炮才是制胜利器,却只能将这个念头深埋心底,表面上对洋人愈发礼遇,
每日命人送去新鲜羊奶与丰盛餐食,暗中却命亲信加强戒备,生怕机密泄露。
与此同时,五台山的动静如同春日的柳絮,借着商队、旅人之风,悄然飘向京城。
朱棣斜倚在龙榻上,咳嗽声此起彼伏,苍白的脸上难掩疲惫。
当听闻朱允炆在深山建起大棚种植奇蔬、育培杂交麦种,发展牛羊养殖,甚至疑似在研制火器时,他浑浊的眼中突然迸发出光芒。
“好个建文帝!”他猛地坐起,震得榻边的金玉摆件叮当作响,“这些法子若能推行,定能富国强兵!”
可欣喜过后,疑虑与不甘涌上心头。朱棣紧攥着龙袍,喃喃自语:“他怎会有这般奇思妙想?朕该如何……”
自登基以来,皇位的来路不正始终如芒在背,如今看着朱允炆声名鹊起,
他既忌惮又眼红。更令他忧心的是子嗣:朱高煦性情暴戾,虽有武勇却难担大任,已被打发至边疆;
朱高炽体态臃肿,体弱多病;孙儿朱瞻基虽有聪慧之名,可与朱允炆的子嗣比试,文不及对方博古通今,武难敌其矫健身手。
就在朱棣愁眉不展之际,一位白发苍苍的大儒求见。此人饱读诗书,心怀天下,见朝堂暗流涌动,百姓疾苦,又闻朱允炆在五台山的作为,深感局势危急。
“陛下,”大儒行过大礼,声音低沉却字字千钧,“朱允炆之举,虽利国利民,然其声望日隆,恐于陛下……”
他未敢直言,却让朱棣心中警铃大作。
“先生可有良策?”朱棣急切地握住大儒的手,仿佛抓住救命稻草。
大儒沉吟片刻,缓缓道:“可遣使相邀,许以高官厚禄、金银财宝,邀其入朝共商国事。
若能将其留在京城,既可用其才,又可防其变;若执意不从……”
他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再另作打算。”
朱棣反复咀嚼着这番话,窗外乌云密布,一场暴雨似乎即将来临。
而远在五台山的朱允炆,正凝视着火绳枪试验场上腾起的硝烟,全然不知京城已为他布下重重棋局,
一场围绕权力、智慧与民生的较量,正悄然拉开帷幕。
皇宫深处,朱棣斜倚在金丝楠木榻上,听着大儒离去的脚步声渐渐消失在回廊尽头。
他枯瘦的手指轻轻叩击着扶手,目光深邃而阴鸷。
“陛下,是否要将此人纳入智囊?”贴身太监小心翼翼地问道。
朱棣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抹狠厉:“此人虽有学识,却心思难测。朕若用他,无异于引狼入室。”
说罢,他撑起身子,在殿内来回踱步,龙袍的下摆扫过冰凉的地砖,发出沙沙的声响。
忽然,朱棣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传朕旨意,拟一份密诏。就说朕病重,命不久矣,想见皇侄朱允炆最后一面,商议传位大事……”
他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允炆,你若念及叔侄之情,定会前来。届时,是为朕所用,还是……”
话音未落,一阵剧烈的咳嗽打断了他的话,震得案上的烛火都跟着摇曳起来。
与此同时,五台山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大家都珍惜 ,这来之不易的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愿意助力朱允炆把火绳枪早日制造出来 。
火绳枪工坊内,火星四溅,匠人们在西洋匠人的指导下,正紧张地调试着新一批火绳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