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老祖那源自前朝宫闱、带着血腥与禁忌气息的《葵花宝典》所带来的冲击与战栗,如同阴云般笼罩在江湖上空,尚未散去。天幕再次准时亮起,那深邃的玄色仿佛能吸收一切光线与声音,带来一种令人屏息的压抑。
“天下宗师榜,第十四位——”
天幕之音响起,这一次,其语调中的复杂意味略有变化,少了几分对禁忌的审视,多了几分对“执着”与“谜题”的探究。
“——龙岛主、木岛主。”
名号显现,并非一人,而是两位并列!光幕上玄色流转,凝聚出两位相貌清癯、身着朴素布袍的老者身影。他们并肩而立,气质超凡脱俗,不似争强斗胜的武夫,反倒更像是隐居海外、学问渊博的隐士。然而,他们那深邃如海的眼眸中,却闪烁着一种历经数十年而不曾熄灭的、对某种事物极致专注的光芒。
“海外侠客岛,龙、木二位岛主。”天幕之音缓缓道出这两位神秘人物的身份。
“侠客岛?”这个名字对绝大多数江湖人而言,陌生而神秘。只有极少数年纪极大、或者消息极其灵通之辈,才隐约记得那个每隔十年便派出“赏善罚恶令”,接引中原武林高手前往海外的神秘势力。
“此二位岛主,一身武功已臻化境,深不可测。”天幕之言肯定了他们的实力,但随即话锋一转,点出了他们毕生的核心,“然,其毕生精力,大半并非用于争霸江湖,或是开宗立派,而是尽数倾注于一处——参悟那传说中的武林绝学,《太玄经》。”
随着天幕之言,光幕上显现出侠客岛那奇特的景象,以及岛上二十四间石室,每一间石室都刻有蕴含武学至理的《侠客行》诗句图谱。画面中,龙木二位岛主或静坐沉思,或对图比划,或互相探讨,数十年如一日,沉浸在那武学的浩瀚谜题之中。
“《太玄经》包罗万象,深奥无比,据传蕴含直达无上武道的秘密。龙木二位岛主得之,视若瑰宝,隐居海外,邀集天下才俊共参。其心志之坚,毅力之强,令人叹服。数十年参悟,虽未竟全功,然其本身武学修为,亦在此过程中与日俱增,早已达到常人难以想象的境界。其对武学道理的理解,尤其是对《太玄经》所涉武学体系的理解,堪称当世翘楚。”
评语至此,已将这二位海外奇人的形象树立起来——他们是武学的探索者,是谜题的追逐者,是两位拥有绝顶实力却醉心于学术的“武学大家”。
然而,天幕的剖析依旧冷静:
“然,成也执着,败也执着。二位岛主困于《太玄经》之谜数十载,心神尽系于此,其武学道路,已然与《太玄经》深度绑定。某种程度上,他们自身的‘道’,已被《太玄经》的‘道’所局限甚至束缚。过于专注于破解外物之谜,或反于自身内在的圆满与突破有所滞碍。其强大,与《太玄经》密不可分,若离了此经,其武道是否还能保持如此高度的纯粹与进境,犹未可知。”
“且,其行事风格,以‘赏善罚恶’之名接引武林人士,虽看似公允,然其中亦有其借助天下英才智慧破解谜题的私心。此等行为,于江湖而言,是福是祸,难以定论。其心虽纯于武学,然手段却难免搅动风云。”
“综合其深不可测的武学修为、对《太玄经》的极致钻研,以及其武道可能存在的局限性,故龙岛主、木岛主并列,列宗师榜第十四位。”
侠客岛。
龙木二位岛主并肩立于山崖之上,望着天幕。听到自己的排名与评语,二人相视一眼,眼中并无太多波澜,只有一丝淡淡的了然。
“天幕如镜,照见你我执着。”龙岛主缓缓道。
木岛主点头:“然,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太玄经》之秘,穷尽一生,亦值得。”
他们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那二十四间石室的方向,仿佛外界的排名、议论,皆不如石壁上那一个字符、一道图谱来得重要。
江湖各处。
则在经历了葵花老祖的冲击后,对这两位画风截然不同的宗师感到一阵惊异与好奇。
“侠客岛!原来是那两位神秘的岛主!”
“竟有能让如此高手穷尽一生去参悟的武功?那《太玄经》该是何等神奇?”
“啧啧,位列十四,实力定然恐怖,却只是痴迷武学,不管江湖事,倒是奇人。”
“赏善罚恶令…原来背后还有这等缘由。”
“如此说来,能被请去侠客岛的,倒也都是武林中顶尖的人物了?”
龙木岛主的登场,仿佛在葵花老祖带来的血腥压抑后,吹来了一阵带着海风与书卷气息的清风。他们代表的,是武道中另一种极致——对知识与真理的纯粹追求,尽管这种追求本身,也带着一种近乎偏执的孤独。
天幕在完成了对这二位海外奇人的评述后,玄色光幕缓缓消散。
留给江湖的,是对那神秘侠客岛与《太玄经》的无限遐想,以及对“执着”本身,在武道之上所能达到的高度与可能带来的局限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