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尽的卷宗摆在面前,江南画院案的诡异与紧迫性已毋庸置疑。
那冰冷的文字背后,是五个杳无音信的女子和一座被恐慌笼罩的古城。
无需再多商议,南下姑苏,查明真相,成为了团队一致的、也是唯一的选择。
郡主府和裴昭明的府邸都高效地运转起来,为这次远行做最后的准备。
行李被打包装箱,除了必要的衣物细软,更多的是案件相关物品和应急物资。
马车也已备好,选的是车壁加固、内置软榻、行驶极为平稳的宽大官车,以最大限度照顾白砚舟尚未完全康复的身体。
苏九准备了充足的各类药材,几乎将她的小药房搬空,从解毒丹到金疮药,从驱蚊避瘴的香囊到安神醒脑的药油,甚至还有一些应对南方湿热气候可能引发的疫病的常备药,一应俱全。
裴昭雪则整理好了所有与案件相关的卷宗副本、江南详细地图、驿站分布图以及可能需要用到的官府文书和身份凭证,确保沿途畅通无阻。
裴昭明利用最后的时间,通过御史台的渠道,调阅了更多关于江南画院、《千佛朝宗图》以及姑苏近年来发生的其他异常事件的零星记录,试图找到更多关联线索。
他甚至查阅了一些前朝关于佛教艺术的杂录,希望能从历史渊源中找到一丝端倪。
白砚舟虽不用亲自打理行装,但也没闲着。
他根据卷宗中对失踪绣娘症状(神情恍惚、幻听、食欲不振)的详细描述,以及苏九对那特殊金线的初步检验(含有微量未知矿物,可能对心神有影响),翻阅了大量医书、毒经和地方志怪杂记,寻找可能导致类似精神影响的药物、矿物或迷香,并仔细记录了其特性与可能的解法,提前做好知识储备,以防万一。
出发前夜,众人早早歇下,养精蓄锐。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一层薄雾尚未散去,一行人便在郡主府门前集结完毕。
春雨初歇,青石板路湿漉漉的,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清新气息,远处的街巷笼罩在薄薄的、如烟似雾的水汽中,颇有几分江南烟雨的韵味,仿佛提前为他们渲染了此行的目的地。
裴昭雪一身利落的骑射便装,长发束起,外罩一件青灰色挡风斗篷,显得英姿飒爽,干练非常。
白砚舟身着月白色长衫,外披着裴昭雪特意为他准备的那件云纹青色薄披风,虽面容仍带着伤后的清瘦,但眼神澄澈,精神隽朗,已无太多病态。
苏九依旧是那身便于行动的医女打扮,只是腰间的药箱换了个更大的,显得信心满满。
裴昭明则是一贯的御史官服,神色沉稳持重,目光中透着洞察与决断。
“都检查完毕了吗?此行路途不近,切勿遗漏。”
裴昭明环视众人,做最后的确认。
“万事俱备,只待出发。”
裴昭雪利落点头,眼神锐利,充满了对未知案件的挑战欲与责任感。
白砚舟微微一笑,语气温和而坚定:“愿此行,能拨云见日,解画院之困,安姑苏民心,不负所托。”
苏九拍了拍身旁马车上满载的行李,朗声道:“放心吧!有我在,保管大家一路平安,便是有些许头疼脑热水土不服,也包管药到病除!”
四人相视一笑,历经生死磨砺的默契与无需言说的信任在心间静静流淌。
他们先后登上马车,车夫一声清脆的吆喝,扬鞭策马,车轮滚滚,碾过湿润的青石板路,发出辚辚的声响,车队缓缓启动,驶出了汴京巍峨的城门,向着东南方向那笼罩在传说与迷雾中的姑苏城,迤逦而行。
新的征途,在这晨曦微露、烟雨朦胧的意境中,正式开启。
等待他们的,是江南水乡的温婉秀丽,还是隐藏在那丹青笔墨、金线缠绕下的森然杀机与惊天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