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立刻在实验室内展开细致搜查。药柜的每一个抽屉,石台的每一个角落,甚至墙壁的砖缝都不放过。
很快,一名差役在石台下方一个极其隐蔽的暗格里,发现了一本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厚厚笔记。
“郡主!找到了!” 差役将笔记呈上。
裴昭雪接过笔记,入手沉甸甸的。她小心地解开油布,露出了笔记本的封面。封面是普通的硬壳,没有任何字样。
她深吸一口气,翻开了第一页。
笔记并非日记,更像是一本详尽的实验记录和犯罪计划书。字迹工整有力,与前朝密文风格迥异,显然是顾长生亲手所书。
前面大部分内容,记录的是对各种药材,尤其是毒蝇伞、冰魄石、赤炎藤、腐骨花等稀有毒物的特性研究、提纯方法、剂量测试,以及它们相互反应产生的效果。
其中详细描述了如何通过特殊处理,让两种性质相反的毒素在人体内达到潜伏平衡,以及如何利用第三种成分(笔记中称之为‘引魂香’,即那幽冷异香)作为引导和放大媒介。越往后翻,内容越是触目惊心。
笔记的后半部分,开始详细罗列当年黄河赈灾案中,所有涉嫌贪腐、并间接或直接导致杜家覆灭的官员名单,旁边标注着他们的官职、性格弱点、生活习惯,尤其是……他们内心深处可能对黄河灾案存在的恐惧与愧疚。
“心术”部分,更是让裴昭雪感到脊背发凉。
顾长生在笔记中冷静地分析:“……人之惧死,莫过于直面其罪。黄河滔滔,冤魂三万,彼等虽锦衣玉食,然午夜梦回,岂能无愧?枯萎之梅,象征生命凋零,恰如当年被洪水与贪欲吞噬之生灵。以此物为引,辅以‘引魂香’勾起其潜意识中之恐惧,再以体内潜伏之冰火双毒为基,当其心神失守、气血翻涌之际,便是阴阳冲克、心脉俱碎之时……”
“……此为‘诛心’之局。非独夺其性命,更要令其在临死前,重温彼等所造之孽,体验绝望之苦楚。如此,方慰杜家满门及三万冤魂于九泉!”
他不仅精确计算了毒理,更将目标的心理学得透彻!
他清楚地知道,对于这些官员而言,最大的恐惧并非来自外部的刀剑,而是来自内心无法摆脱的罪责感。
那枯萎的白梅,就是打开他们内心恐惧牢笼的钥匙!
笔记的最后一页,用朱笔清晰地列出了最终的复仇名单,赵御史、王主事等人的名字赫然在列,并且大部分都已被划掉。
而在名单的最下方,还有两个名字未被划去,其中一个,赫然是当今的户部尚书!而旁边用小字备注着:“时机未至,需待‘东风’。”
“东风?” 裴昭雪心中剧震,这“东风”指的是什么?
是某种条件,还是……某个人或势力的支持?
这本笔记,不仅坐实了顾长生的所有罪行,更揭露了他那冷酷、精密且充满仪式感的复仇哲学。
他将杀人提升到了一种近乎“艺术”的残忍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