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调查似乎陷入僵局之际,运河码头再次发案!
这次发现尸体的地点,并非仓房,而是在一段废弃的、杂草丛生的旧河道旁。
死者同样是一名漕工,名叫赵四,同样是死于无水溺亡,肺部充满带着寒潭藻类的液体,口鼻泡沫,指甲嵌有异域泥沙。
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在他的左侧肩胛骨下方,赫然有着与张五、李响几乎一模一样的青黑色水波纹印记!
消息传来,裴昭雪立刻带人赶到现场。
废弃河道荒凉偏僻,空气中弥漫着淤泥和水草腐烂的气息。
赵四的尸体仰面倒在河滩的碎石上,双目圆睁,脸上凝固着惊恐与难以置信的表情,仿佛在死前看到了极其可怕的事物。
“死亡时间大约在昨夜子时前后。”随行仵作初步判断。
裴昭雪仔细勘查现场。周围没有明显的打斗痕迹,只有死者自己凌乱的脚印,似乎是在慌乱奔跑中跌倒。
她注意到,在死者右手紧紧攥着的拳头里,似乎抓着什么东西。
她小心地掰开死者僵硬的手指,只见掌心内,紧紧握着一小片潮湿的、暗红色的碎布。
布料质地粗糙,像是某种工服或号衣的碎片,边缘参差不齐,像是被强行撕裂。
“这布料……”裴昭雪仔细观察,发现这碎布的材质和颜色,与目前码头漕工统一穿着的褐色短衫不同。
她将碎布收起,作为重要物证。再次验尸,确认了赵四的死因与前两人完全相同。
而那水波纹印记,在醋酒的激发下,同样显现出了更加复杂的隐藏图案,与之前拓印的图案对比,核心的水波纹部分几乎一致,但周边延伸的细微纹路略有不同,仿佛是这个庞大图案的不同组成部分。
“连环命案,相同的‘咒印’杀人手法。”
白砚舟检查后得出结论,“凶手在持续作案,而且目标明确,都是漕工。这印记,绝非随意绘制,很可能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或者……是一种筛选机制。”
裴昭雪盯着那水波纹印记,脑中飞速运转。
三个死者,张五、李响、赵四,他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仅仅是普通的漕工吗?为何会被拥有如此诡异手段的凶手选中?
她立刻下令:“详细调查这三名死者的背景、人际关系、近期行踪,特别是他们是否都参与过之前打捞铁牛角的行动,或者是否都与三十年前的洪水有关联!”
很快,初步调查结果反馈回来。
张五、李响、赵四,确实都是码头的老漕工,工龄都在十年以上。
更关键的是,经过秘密询问确认,他们三人,正是二十多天前,参与清理那段废弃河道,并亲手从淤泥中挖出那尊“铁牛角”的几个人中的三个!
“果然如此!”裴昭雪眸光一凛,“凶手的目标,是那些接触过‘铁牛角’的漕工!这铁牛角,果然是‘禁忌之物’,谁碰了,谁就可能被‘诅咒’!”
但理智告诉她,世上没有真正的诅咒,只有人为的阴谋。
凶手利用“铁牛角”出世的契机,针对接触过它的漕工,以“咒印”制造溺亡假象,营造“河神索命”的恐怖氛围。
其目的,或许是为了灭口,防止漕工们泄露关于铁牛角的更多信息;或许是为了警告其他知情者;又或者,这本身就是某种邪恶仪式的一部分,需要这些接触过“媒介”(铁牛角)的人作为祭品?
赵四手中那块暗红色碎布,成为了新的线索。
裴昭雪让人秘密拿着碎布,在码头暗中比对,看是否有谁穿着类似材质和颜色的衣物。
同时,三名死者都接触过铁牛角这一共同点,极大地缩小了排查范围。
当初参与挖掘的漕工还有数人。
裴昭雪立刻下令,秘密将剩余那几名参与过挖掘的漕工保护起来,一方面是为了他们的安全,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从他们口中,得知更多关于打捞铁牛角时的细节。
然而,凶手的动作更快。
就在裴昭雪的人找到那几名漕工之前,坏消息再次传来——又一名参与过挖掘的漕工,在昨夜失踪了!
恐慌如同瘟疫般在漕工中蔓延。
“水咒”的传言愈演愈烈,人人自危,特别是那些接触过铁牛角的人,更是吓得魂不附体,有的甚至想偷偷逃离码头。
凶手的残忍与嚣张,激起了裴昭雪的怒火。
这不仅是对生命的漠视,更是对她和朝廷的公然挑衅!
她加派人手,明松暗紧,一方面安抚漕工,宣布朝廷已加派兵力保护,另一方面张网以待,誓要抓住这个利用邪术害人的幕后黑手。
第二具尸体(实为第三名死者)的出现,以及其手握的碎布线索,虽然带来了新的压力,但也让调查方向更加清晰。
凶手的目标明确,与铁牛角密切相关。
接下来,就是要找出凶手的身份,以及他如此大费周章,制造连环“诅咒”杀人案的真正目的。
那水波纹印记背后隐藏的完整图案,似乎正随着每一个新的“祭品”而逐渐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