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昭雪身陷天牢,消息传出,在外界引起了轩然大波,但也激起了她最核心伙伴们的斗志与决心。
七日之限,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他们必须与时间赛跑。
白砚舟、裴昭明、苏九,三人分头行动,如同三支利箭,射向不同的方向。
白砚舟的箭伤未愈,但他不顾太医署同僚的劝阻,执意离开了病榻。
他知道,此刻能最快打破僵局的方向,就是那个“复活”的顺昌伯!
此人无疑是关键中的关键,只要证明他是假的,整个伪证链条就会土崩瓦解!
他没有去顺昌伯府(那里必然戒备森严,或者早已被清理干净),而是直奔京兆府,调阅了顺昌伯暴毙当日所有当值仵作、衙役的名单和口供记录。
他要找出最初验尸的人,询问最原始的细节!
同时,他动用了白家所有在医药行当的人脉,秘密搜寻汴京城内,最近是否有擅长制作人皮面具、或者精通易容改扮之术的江湖奇人异士失踪或异常活动的消息。
裴昭明的行动则更加隐秘和深思熟虑。
他相信裴昭雪是无辜的,更感觉到此案与自己的玉佩、与前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没有直接介入三司会审(那里面水太深),而是利用御史台监察百官的职权,以核查官员风闻为由,开始暗中调查与李清风过往甚密、以及在废太子案后迅速擢升的一批官员。
他怀疑,“玄鹤卫”的势力,绝不止李清风一人!他要找出潜在的同盟者,或者……其他的潜伏者。
同时,他加派了可靠的人手,暗中保护白砚舟和苏九的安全,防止“玄鹤卫”狗急跳墙,对裴昭雪的外部援助下手。
苏九则再次展现了她接地气而又高效的行事风格。
她没有去官方的渠道,那里很可能已经被渗透。
她重新回到了城南的“鬼市”和那些三教九流汇聚之地。
不过这次,她的目标不再是赤血竭,而是打听那个“复活”的顺昌伯的底细。
一个能模仿死者如此相像的人,绝不可能凭空出现,必然在江湖上有过踪迹。
她利用自己游方郎中的身份和以往积累的人脉,用银钱和医术开路,寻找可能见过此人、或者知道易容界近期有何大风声的线索。
她甚至设法接触了几个专办白事、消息灵通的“阴阳先生”,试图从侧面了解顺昌伯府近期是否有异常。
三方都在争分夺秒地奔走。白砚舟那边很快有了反馈。
最初负责顺昌伯验尸的老仵作,在案发后第三日便“告老还乡”了,据其邻居说,走得很匆忙,且之后便再无音信。这
显然是灭口或控制!
同时,白家的人脉网传来一个模糊的消息:城西有个绰号“百面狐”的老易容师,手艺极高,但性情古怪,已隐居多年,近几个月似乎其隐居地附近出现过陌生面孔。
裴昭明那边的调查则如同在深水中摸索,暂时未有明确指向,但他梳理出的那份与李清风关系密切的官员名单,已然成为一份潜在的危险名单。
苏九则在一次为黑市一个头目诊治旧伤时,“偶然”听说,前阵子有个出手阔绰的神秘人,曾在城西一带寻访过善于模仿他人言行举止的“口技艺人”,要求极其苛刻,出的价钱也高得吓人。
所有的零碎信息,开始隐隐指向同一个方向——城西,以及一个极其擅长模仿和伪装的团队!
希望的火花,在黑暗中再次闪烁。
三人通过秘密渠道互通消息后,决定将下一步的调查重点,聚焦于城西,聚焦于那个神秘的“百面狐”和可能存在的口技艺人!
外援的奔走,如同暗夜中的萤火,虽然微弱,却坚定不移地向着真相的核心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