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汉十七年·夏末·玉门关:
玉门关,这座扼守河西走廊最西端、雄踞于戈壁瀚海之间的天下雄关,在夏末的烈日下,更显其苍凉与威严。
黄土夯筑的城墙饱经风沙侵蚀,刻满了岁月的痕迹,关楼上的汉家旌旗在干燥而猛烈的西风中猎猎狂舞,仿佛在向无尽的西方宣告着帝国的意志。
关隘之内,临时充作皇帝行在的关城署衙,此刻气氛凝重至极。帝国西征最高级别的军事会议正在此处召开。
这将是皇帝刘据在踏入西域土地之前,于汉地召开的最后一次军事会议,其意义非同寻常。
署衙正厅,巨大的西域舆图几乎覆盖了整个墙面。皇帝刘据一身戎装,立于图前,目光如炬。
其下,河西道大总管赵兴、即将指挥北线主力的大将李凌,西域道大总管周兴、虎贲中郎将王朝等一众高级将领肃然分列两侧,人人屏息凝神,等待着最终的决策和任命。
刘据的目光缓缓扫过众将,最终定格在舆图上那漫长而曲折的南部战线——从祁连山南麓延伸至昆仑山北缘,广袤而复杂的地域,那里是羌人部落世代繁衍、时常掀起波澜的地方。
“众卿,”刘据的声音打破了沉寂,沉稳而有力,“大军不日即将出关,直捣西域腹地。北线战事,由朕与李凌将军统领,依《平西册》方略,稳步推进,决战贵山城!然——”
他话锋一转,手指重重地点在舆图的南部区域:“南线漫长,羌胡猖獗,其患不除,如芒在背,不仅威胁河西,更将牵制我北线主力,使其难以专心应对西方之大敌———指匈奴残部及可能干预的贵霜帝国。此地,需要一员足堪重任之大将,独当一面,统筹全局,为朕守住侧翼,并逐步压缩清剿羌胡!”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投向了站在一旁的西域道大总管周兴。他年富力强,战功赫赫,且长期在西域、陇右活动,对羌胡情势极为熟悉,无疑是镇守南线的最佳人选。
周兴感受到众人的目光,胸膛微微挺起,眼神锐利而坚定。
刘据凝视着周兴,沉声道:“周兴!”
“末将在!”周兴踏前一步,甲叶铿锵,声如洪钟。
“朕将此南线千里战线之指挥权,全权交予你!”刘据的声音带着无比的郑重与信任,“自今日起,河西道之陇西、金城、武威南部驻军,乃至敦煌以南、昆仑以北所有汉军、归义胡骑,皆受你节制!朕予你临机决断之权,凡涉及南线防务及对羌作战,可先斩后奏!”
此言一出,厅内众将虽早有预料,仍不禁为之动容。这将意味着周兴将成为帝国西陲南线的最高军事指挥官,权力极大,责任也极其重大。
刘据从身旁内侍捧着的托盘中,取过半枚青铜铸造、造型威猛的虎符,亲手递向周兴:“此乃调兵虎符!见此符如朕亲临!南线安危,朕之侧翼,乃至河西百姓能否安居,尽系于将军一身!”
周兴深吸一口气,单膝跪地,双手过头,无比郑重地接过了那沉甸甸的虎符。他能感受到那冰冷金属所承载的千钧重担和帝王的无限信任。
“臣,周兴!谨遵陛下圣命!”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却异常清晰坚定,“蒙陛下信重,授以方面之任,臣必竭尽驽钝,鞠躬尽瘁!南线在,臣在!绝不让一羌一胡,越境为患,惊扰陛下北征大计!若违此誓,天地共殛!”
“好!”刘据亲手将他扶起,用力拍了拍他的臂甲,“朕要的,就是你这份决心!然,羌胡非易与之敌,你当谨记《平西册》所定方略,不可浪战,不可贪功。”
他指着舆图,详细叮嘱:“朕予你五年之期,并非要你五年内必灭所有羌部,而是要你五年内,使其再无大规模集结犯边之能力! 要采取分化、蚕食之策。拉拢弱部,打击强部。焚其草场,夺其牲畜,毁其越冬之所。修筑堡寨,步步为营,压缩其生存空间。保护商路,尤其是通往西域南道的要隘,绝不可失!”
周兴重重颔首:“臣明白!定当以稳为主,剿抚并用,逐步削弱,绝不冒进!”
刘据又看向赵兴:“赵兴将军!”
“末将在!”
“你之河西道主力,虽主要负责走廊北线防御及后勤,但需与周兴将军紧密配合!粮草辎重,需优先保障南线所需!遇有重大敌情,二部需即时呼应,互为援手,不得有误!”
“末将遵命!”赵兴拱手领命,与周兴对视一眼,皆看到彼此眼中的决心。
最后,刘据目光扫过全体将领:“今日之后,朕便将率军西出玉门,踏入西域。国内之事,有太子与诸公;河西之事,有赵兴将军;南线之事,有周兴将军。朕便可安心北向,与李凌将军直捣黄龙!”
他提高了声音,如同战鼓擂响:“望诸君各司其职,勠力同心!待朕扫平北域,饮马西海之时,必与诸君,共饮太平之酒!让这玉门关,从此成为帝国之内关,而非边关!”
“臣等谨遵圣谕!万岁!万岁!万万岁!”众将齐声怒吼,声浪几乎要掀翻署衙的屋顶,澎湃的战意与豪情充塞着整个空间。
会议结束后,刘据特意将周兴留了下来,又与他对着舆图详细推演了数个时辰,就诸多细节进行了最后的交代。直到夕阳西下,将玉门关的城墙染成一片金黄,两人才结束谈话。
刘据亲自将周兴送出署衙大门。
“陛下,保重!”周兴在门前,再次深深一揖。
“周卿,南线…就拜托你了!”刘据凝视着他,重重地说道。
周兴不再多言,翻身上马,向着皇帝最后抱拳一礼,便带着亲卫,向着南方,向着那条注定充满艰难与挑战的漫长战线,疾驰而去。他的背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坚定而决绝。
刘据一直站在门口,目送着周兴的身影消失在暮色苍茫的戈壁之中,这才缓缓转身。
翌日清晨,玉门关门洞大开。皇帝的龙旗仪仗再次启动,刘据跨上战马,身后是王朝率领的虎贲精锐,以及李凌统辖的北征主力。
号角长鸣,大军如同黑色的洪流,缓缓驶出玉门关,正式踏上了西征西域的漫漫征途。
刘据最后一次回望了一眼身后巍峨的关城,以及更东方的锦绣河山,随即毅然转头,目光坚定地投向西方那片辽阔、未知而又注定要被他征服的土地。
玉门关,见证了帝国最高意志的最终确定,也见证了一位年轻将领被赋予重任、独当一面的开始。帝国的西征史诗,翻开了全新的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