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王刘胥的覆灭,如同一柄悬在所有诸侯王头顶的利剑,让他们寝食难安。
他们知道,刘据的怒火还未平息,而这一次,他瞄准的——是所有的刘姓诸侯王!
刘据冥思苦想后搞出了一个推恩令2.0版本:削藩的终极手段。虽然没有离开他老爹刘彻的范本让刘据有点儿不爽。不过他不得不承认,武帝刘彻的这个办法是阳谋无解。
除非你想单干造反,只要还想在大汉这条大船上你就得乖乖听话,要么你就去死。
刘据在未央宫召集群臣,面无表情地宣布了新的《推恩令》。
这道政令,比当年汉武帝的推恩令更加狠辣!
强制分封,削弱实权:
首先就是诸侯王的所有儿子,无论嫡庶,必须分封!如果不分封那就可以视同谋逆,天下共击之。
其次就是规定,长子继承王爵,但封地减半!其余诸子,皆封为列侯,食邑不得超过五千户!剩余的户数收归国有,不允许诸侯国自己保留。
“不是喜欢生儿子吗?朕让你们生!生得越多,分得越散!”
剥夺兵权,解散私兵:
诸侯王不得私养甲士,府兵不得超过三百人,且需登记造册,由朝廷派绣衣卫监督!
凡有隐匿私兵者,视同谋反,诛九族!
财政管控,断其根基:
诸侯王的赋税收入,七成上缴朝廷,三成自用!
封地内的盐铁、矿产、铸币权,全部收归国有!
“想靠封地养兵?做梦!”
宗室监控,绣衣入驻:
每座王府,必须常驻一名绣衣卫百户,监视诸侯王的一举一动!
诸侯王不得私自结交朝臣、豪强,违者削爵!
“想结党营私?朕让你们连门都出不去!”
宗室入京,质子制度:
诸侯王的嫡长子,必须留在长安为质,未得诏令不得离京!
“想造反?先想想你儿子的脑袋!”
诸侯王的绝望
这道政令一出,天下诸侯王如坠冰窟!
——这是要他们的命啊!
楚王刘延寿接到诏书后,当场瘫软在地,喃喃自语:“完了……全完了……”
齐王刘闳气得砸碎了府中所有器物,怒吼道:“刘据!你这是要逼死我们吗?!”
赵王刘彭祖更是直接病倒,卧床不起,嘴里念叨着:“广陵王……你害死我们了……”
但他们敢反抗吗?
不敢!
广陵王的下场,已经告诉他们——刘据的刀,是真的会砍下来的!管你什么叔伯兄弟全都送你到地下去见高祖,就连你们的意见他都不屑于去听。
着实比他的父亲武帝刘彻还霸道。
宗正的沉默
按照惯例,宗正——掌管宗室事务的官员,应当站出来,为诸侯王们说几句“公道话”。
但这一次,宗正刘贺——这位平日里最爱“维护宗室体面”的老臣,却罕见地保持了沉默。
他甚至主动上书,表示“诸侯王骄纵日久,确实该管管了”,并自请协助绣衣卫清查宗室不法之事。
为什么?
因为他知道——刘据现在杀红了眼!现在的刘据视这些诸侯王们为眼中钉肉中刺,正愁着找不到机会收拾他们呢。
谁敢替诸侯王说话,谁就是下一个广陵王!
有诸侯王不甘心,暗中联络朝臣,想请太后出面说情。
结果,刘据直接下令——“凡有敢替诸侯王求情者,一律视同谋逆!”
他甚至亲自召见几位最不安分的诸侯王,冷冷地说道:
“朕不是在跟你们商量。”
“朕是在告诉你们——要么遵旨,要么死。”
“选吧。”
在绝对的皇权威慑下,诸侯王们终于认清了现实——
他们,已经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藩王,而只是刘据脚下的一条狗!
楚王刘延寿第一个上表,表示“愿遵圣旨,即刻分封诸子”。
齐王刘闳紧随其后,主动裁撤府兵,并“自愿”将七成赋税上缴朝廷。
赵王刘彭祖更是直接派嫡长子入京为质,以示忠诚。
他们知道,反抗是死路一条,唯有低头,才能苟活!
刘据站在未央宫的高台上,俯瞰着长安城的万家灯火,嘴角勾起一抹冷酷的笑意。
“诸侯?豪强?世家?”
“在朕的刀下,不过是一群待宰的羔羊!”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
再也没有人,能威胁他的皇权!
再也没有人,能动摇太子的地位!
再也没有人,敢挑战大汉的律法!
帝国,终于完全属于他!
诸侯已俯首,此刻开始皇权至高无上!
但权力的游戏,永远不会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