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二年·深秋·京畿道·某县官驿
驿站后院的哭声与驿丞的呵斥声,如同冰冷的钢针,刺穿了刘据微服私访以来因见新政初显成效而稍感欣慰的心境。
当他站在通往后院的门口,看着那对在寒风中瑟瑟发抖、面黄肌瘦的祖孙,听着老妇绝望的哀求,驿丞冰冷推诿的话语,一股难以遏制的怒火瞬间从心底升腾而起,烧灼着他的五脏六腑!
“驿丞!”刘据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冰封千里的寒意,让正欲再次驱赶祖孙的驿丞浑身一僵,不由自主地转过身来。
刘据没有看他,目光如刀,扫过那祖孙二人褴褛的衣衫和惊恐无助的眼神,最终定格在驿丞那张带着不耐烦和一丝惶恐的脸上。
“朝廷明令!各州县遇灾,须开仓赈济,设粥棚,妥善安置流民!此令,尔等可曾收到?!”
驿丞被刘据的气势所慑,额头冒汗,嗫嚅道:“回……回先生,朝廷旨意……自然是收到了的……”
“那为何此二人无处可去?饥寒交迫,病弱缠身,竟连驿站柴房一角也容不下?!”刘据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惊雷炸响在小小的驿站!
“这……这……”驿丞脸色煞白,支吾道,“粥棚……粥棚是设了……可……可流民太多……粮……粮食不够……上头……上头拨的赈济粮……还没……还没到……”
“粮食不够?!”刘据怒极反笑,他猛地转身,指向驿站前厅,“方才本官在前厅所见,尔等驿站官吏,餐食虽非山珍海味,却也粟米管够,腌菜鸡蛋一应俱全!何以官吏吃得,灾民就一口粥也分不得?!”
“赈济粮未到?!朝廷拨付钱粮皆有定例!驿道畅通,何以延误至此?!是户部失职?还是尔等州县官员怠惰推诿?!亦或是……有人中饱私囊,克扣了救命粮——?!”
最后一句,刘据几乎是厉喝出声!强大的帝王威压毫无保留地释放出来!驿丞双腿一软,“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浑身抖如筛糠,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他此刻再愚钝,也明白眼前这位绝非寻常士绅!
田千秋和赵国兴面色凝重地站在刘据身后。田千秋眼中是深深的忧虑和自责,赵国兴则手按刀柄,眼中杀机毕露,只待皇帝一声令下!
刘据深吸一口气,强压下立刻砍了这驿丞的冲动。他知道,一个小小的驿丞不过是底层执行者,问题的根源在上面!
“张光!”
“末将在!”赵国兴踏前一步,声如洪钟。
“持朕……持我令牌!即刻封锁此驿站!将此驿丞收押!彻查此驿站钱粮账目!有无克扣!有无贪渎!”
“速派人手!护送此祖孙二人前往县衙!命县令即刻妥善安置!延医诊治!若有差池!提头来见!”
“传令此县县令、县丞、主簿!一炷香内!滚到驿站来见本官!迟一息!革职查办!”
“诺!”赵国兴雷厉风行,立刻执行。
县衙风暴·雷霆之怒
一炷香不到,县令、县丞、主簿三人连滚带爬地冲进驿站,个个面无人色,官帽歪斜。他们看到端坐堂上、面沉如水的刘据——虽未表明身份,但张光的令牌和气势足以说明一切,以及旁边儿不怒自威的田千秋,吓得魂飞魄散,扑通跪倒。
“下官……下官参见……”县令声音颤抖。
“闭嘴!”刘据厉声打断,“本官问你!北边旱灾,流民涌入,朝廷赈济旨意可曾收到?!”
“收……收到了……”
“赈济粮款可曾到位?!”
“户部……户部拨付的……第一批……刚到……正在……正在……”
“正在什么?!”刘据猛地一拍桌子!“流民已至!饥寒待毙!尔等却在‘正在’?!粥棚何在?!安置点何在?!为何驿站尚有流民无处容身?!为何官吏餐食无忧,灾民却粒米难求?!说——!”
县令汗如雨下,语无伦次:“下官……下官有罪!是……是下官失职!赈济……赈济之事……千头万绪……下官……下官已尽力……”
“尽力?!”刘据冷笑,“本官一路行来,见你县内富户庄园连绵,粮仓高耸!官仓何在?!开仓!放粮!设棚!施粥!安置!此乃朝廷明令!何须‘千头万绪’?!分明是尔等庸碌怠惰!视民命如草芥!”
“还有你!”刘据目光如电射向县丞、主簿,“尔等佐贰官员!所司何事?!钱粮簿册!户籍流民!尔等可曾厘清?!可曾尽责?!”
三人磕头如捣蒜,连称死罪。
刘据看着他们,眼中没有一丝怜悯,只有冰冷的决绝:
“县令!救灾不力!怠惰渎职!即刻革职!鞭笞三十!押送州府大牢候审!”
“县丞!主簿!辅佐无方!玩忽职守!各鞭二十!罚俸一年!留职戴罪!即刻开仓放粮!安置流民!若再有一名流民冻饿致死!尔等提头来见!”
“此驿驿丞!推诿灾民!态度恶劣!鞭二十!革职!永不录用!”
“县衙所有经办赈济钱粮之胥吏!即刻隔离审查!凡有贪墨克扣者!斩立决!诛三族!”
命令下达,如雷霆万钧!县令瘫软在地,被外面涌入地如狼似虎的侍卫拖了出去。县丞主簿面无人色,连滚爬出去执行命令。驿站内外,一片肃杀!
应急救灾部·帝国的应急铁拳
处理完眼前,刘据胸中怒火未平,更感制度之弊!救灾之事,竟如此混乱推诿!必须从根子上解决!
他当即就在这简陋的驿站内,铺开纸笔,田千秋侍立一旁,张光持刀警戒。
“丞相!拟旨!”刘据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一、申饬户部!督办不力!赈济钱粮拨付迟缓!致使灾民流离!着尚书以下相关官员罚俸半年!限期三日!所有赈济钱粮必须到位!违者严惩!”
“二、申饬京畿道观察使及受灾各郡太守!督察无方!救灾迟缓!着各罚俸三月!即刻亲赴灾区!督办赈济!安置流民!再有懈怠!革职查办!”
“三、即日起!成立‘大汉帝国应急救灾部’!简称‘救灾部’!直属朕统领!与六部并列!”
“救灾部职责!”
“统筹全国防灾、减灾、救灾事宜!制定灾情预警、响应、处置、善后之规程!”
“统管全国常平仓、义仓及专项救灾钱粮储备!建立快速调拨机制!确保灾发三日内首批救命粮抵达灾区!”
“组建专业救灾队伍!包括:工兵(抢修道路、桥梁、水利)、医官(防疫、救治)、赈济官(发放钱粮、安置流民)、治安队(维持秩序、打击趁灾作乱)!平时训练!灾时集结!”
“建立灾情直报体系!各郡县遇灾,须第一时间通过八百里加急或烽燧信号(特定灾情信号)直报救灾部及朕!严禁瞒报、迟报!”
“制定《救灾律》!严惩救灾不力、玩忽职守、贪墨克扣、哄抬物价、趁灾打劫等罪!凡救灾期间触犯者!罪加三等!从严从快处置!”
“任命!”
“救灾部尚书:由御史大夫桑弘羊兼任!(以其精于钱粮统筹)”
“救灾部左侍郎:由工部侍郎李息担任!(以其擅长工程调度)”
“救灾部右侍郎:由太医院令淳于意担任!(以其精通医道防疫)”
“救灾部下属:设‘钱粮司’、‘工赈司’、‘医救司’、‘安置司’、‘巡按司’(监察)!各司主官由尚书举荐!朕亲批!”
“各郡设‘救灾分司’!由郡守兼任分司使!县令兼任县救灾令!垂直管理!直接对救灾部及朕负责!”
“此令!八百里加急!通传全国!即刻生效!”
“救灾部首要任务!处理此次京畿北旱灾情!朕要看到!三日内,所有流民得温饱!七日内,疫病得控制!半月内,灾民得安置!若有差池!救灾部上下!严惩不贷!”
救灾铁律·以民为天
旨意拟毕,刘据亲自用印。张光立刻安排得力的信使,八百里加急飞驰长安及各地!
驿站内,灯火通明。刘据毫无倦意,他走到窗前,望着外面漆黑的夜空和零星灯火,声音低沉却充满力量:
“天灾无情,人祸可免!救灾如救火!分秒必争!”
“今日所见,触目惊心!非设专衙,立铁律,不足以应非常!”
“自此以后,凡我大汉疆土,但有灾异,救灾部便是帝国之铁拳!当以雷霆之势,护佑黎民!”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救灾,便是固本!便是安邦!”
“此乃……朕之‘救灾铁律’!以民为天!刻不容缓——!”
驿站外,马蹄声疾,将皇帝的怒火与决心传向四方。驿站内,新成立的救灾部虽尚无衙署,却已在帝王的意志下,开始了它第一次无声的运转。
一场针对灾情的帝国级应急响应,在刘据的雷霆手段下,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