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两界手作日”还有一个月,同心苗圃的手作角就已热闹得像开了锅。孩子们拿着写满计划的叶脉纸,围在共生符文旁讨论:“今年手作日的主题就叫‘灵植新声’吧!我们要创作能发出声音的灵植手作!”青禾的提议让大家眼前一亮,阿羽立刻拍着翅膀响应:“我要做会唱《两界同心歌》的灵草琴!”小石头则摩挲着刻刀:“我来雕能发出风鸣的木笛!”
消息传到两界,居民们纷纷行动起来。龙界的石族修士送来质地坚硬的“共鸣灵木”,这种木材能放大声音;清溪小镇的居民则采集了“声纹草”——叶片振动时会根据灵气频率发出不同声响;灵脉森林的小修士们带来了“灵晶共鸣珠”,嵌入手作中能让声音更空灵。孩子们将这些材料分类整理,手作角的木桌上堆起一座座“创意小山”,连灵鹿路过时都忍不住用鼻子蹭蹭声纹草,引得叶片发出清脆的“沙沙”声。
创作过程充满惊喜与挑战。阿羽制作灵草琴时,先用风系灵气将声纹草的叶片修剪成琴弦形状,再把共鸣灵木雕刻成琴身。可初次试音时,琴弦只发出杂乱的声响,急得他直跺脚。青禾蹲在一旁观察许久,提议道:“试试在琴身里嵌灵晶共鸣珠,再用灵植藤蔓将琴弦固定成共生符文的形状!”阿羽照做后,当指尖拨动琴弦,空灵的旋律瞬间流淌出来,正是《两界同心歌》的前奏,孩子们欢呼着围过来,跟着旋律轻轻哼唱。
小石头的木笛制作也颇具巧思。他选取一段带有天然孔洞的共鸣灵木,用刻刀将孔洞打磨成不同大小,再在笛尾嵌上灵晶共鸣珠。吹奏时,灵脉灵气顺着孔洞流动,木笛发出的声音时而像灵雀啼鸣,时而像溪流潺潺。妞妞则用声纹草与灵植纤维编织了“声纹风铃”,每片叶片上都绣着不同的符文,风一吹,风铃便奏响错落有致的乐章,与不远处的灵草琴相互呼应。
手作日当天,同心谷被装点成“声音的乐园”。灵木展架上,各式发声手作整齐陈列:灵草琴、声纹风铃、共鸣木笛一字排开,还有龙界居民制作的“灵晶鼓”——用灵植皮革蒙在灵木鼓身上,敲击时灵晶共鸣珠会发出浑厚的鼓声。陈渊与银龙族长老一同敲响灵晶鼓,“咚咚”的鼓声如同开场白,拉开了手作日的序幕。
“快来看我的灵草琴!”阿羽抱着琴走到场地中央,指尖轻拨琴弦,《两界同心歌》的旋律在同心谷回荡。两界居民纷纷围拢过来,有的跟着旋律哼唱,有的随着节奏拍手。清溪小镇的孩子们则提着声纹风铃穿梭在人群中,风铃的声响与灵草琴的旋律交织,宛如一场自然与创意的交响。一位人间的老乐师听完灵草琴演奏,激动地说:“这琴声里有灵植的生机,有两界的心意,比任何乐器都动人!”
手作日还设置了“声音互动区”。孩子们教大家用声纹草叶片制作简易的“哨子”,龙界的小修士则示范如何通过调节灵气吹奏木笛。一位龙界妇人学着吹奏木笛时,虽然音调不准,却引得灵鹿们围着她翩翩起舞,现场笑声不断。陈渊看着这一幕,对身旁的林浩宇说:“从无声的手作到有声的乐章,孩子们用创意让两界的交流更有温度了。”
午后,一场“灵音盛宴”在同心谷中央举行。孩子们的灵草琴、木笛、声纹风铃轮番登场,两界居民也带来了自己的作品:灵晶鼓的浑厚、声纹草哨子的清脆、共鸣灵木琴的悠扬,共同谱写了一曲“两界共生交响乐”。灵鹿们站在场地边缘,随着旋律轻轻点头,灵晶挂件在阳光下闪烁,仿佛在为这场盛宴伴舞。
夕阳西下,盛宴接近尾声。孩子们将自己的发声手作摆在两界共生图腾柱旁,灵草琴的余音还在谷中回荡。青禾握着阿羽的手说:“明年手作日,我们要做能发光又能发声的手作!”大家纷纷点头,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夜幕降临,图腾柱的灵光与发声手作的微光交相辉映,灵音袅袅,生灵相伴,这场充满声音与创意的手作日,不仅为两界共生增添了新的旋律,更让“同心”的故事在灵植的声响中,传向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