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装成茶商队伍的行程,初时颇为顺利。他们沿着山间商道北行,遇村则歇,逢镇则过,柳明远将星茶道韵的“藏”字诀运转到极致,整个队伍由内而外散发着一种为生计奔波的寻常气息,并未引起太多注意。偶尔遇到巡路的乡兵或税卡,胡镖师便上前,操着半生不熟的北地口音,递上伪造的、盖有“远山茶行”印记的路引,声称是往云州送一批山野粗茶,大多都能蒙混过关。
车厢内,陆九娘每日定时为赵令渊喂服丹药和清水,并辅以轻柔的推拿,助其气血流通。在相对平稳的环境和持续的药力滋养下,赵令渊的脸色虽仍苍白,但那丝微弱的生机却如同石缝中的草芽,顽强地维系着,甚至比在青羊观时更显沉静安稳了些许。这给了众人莫大的信心。
然而,随着逐渐靠近南北交通的咽喉要冲——潼关,气氛明显变得不同。官道上往来车马增多,盘查的关卡也愈发密集和严格。潼关守军显然已接到严令,对过往行人商旅的检查细致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
这一日午后,队伍终于抵达潼关南门外。只见关墙高耸,旌旗招展,守军披坚执锐,眼神锐利。城门处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兵丁们正逐一核验身份文牒,搜查货物行李,进度缓慢。
柳明远几人排在队伍中,心中暗自警惕。潼关是北上必经之路,绕无可绕,此关若过不去,一切计划皆成泡影。
轮到他们时,一名面色冷峻的队正上前,目光如电般扫过几人,最后落在柳明远身上:“路引,货物清单。”
胡镖师连忙将准备好的文牒和清单奉上。那队正仔细验看,又抬头打量了一下骡车和几人:“远山茶行?云州苏家的货?怎么走这条线了?”
柳明远上前一步,微微躬身,脸上带着商贾特有的、略显谦卑的笑容:“回军爷的话,东线近来不太平,匪患频传,东家吩咐绕道潼关,虽远些,但求稳妥。这些都是送往云州本号的山野茶,品质寻常,胜在量足价廉。”他言语从容,气息平和,毫无破绽。
那队正将文牒翻来覆去看了几遍,又示意手下兵丁上前搜查车辆。兵丁们用长矛挑开覆盖茶叶的油布,胡乱戳刺着茶篓,甚至打开几袋查看。
眼看搜查即将完毕,似乎就要放行,突然,旁边一个一直冷眼旁观的、身着青色便服、眼神阴鸷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此人并未穿着军服,但周围的兵丁对其却颇为恭敬。
“等等。”阴鸷男子开口,声音沙哑,他拿起一份被兵丁扯破封口、散落出些许茶叶的茶袋,用手指捻起几片茶叶,放在鼻尖嗅了嗅,又仔细看了看茶叶的形态色泽。
“这茶……采摘手法,炒制火候,倒有几分汴京太平茶舍早年‘野放青芽’的影子。”阴鸷男子抬起头,目光如毒蛇般锁定柳明远,“苏家商号,何时得了这等传承?”
柳明远心中猛地一凛!此人绝非普通官吏,竟对茶叶,尤其是太平茶舍的制茶手法如此熟悉!是司天监的人?还是当年参与“茶案”的旧人?
危机瞬间降临!
柳明远面上不动声色,依旧保持着笑容,脑子却在飞速运转。硬闯是下下策,否认也可能引来更深的怀疑。电光石火间,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他上前一步,从怀中取出一个贴身收藏的、小巧的紫砂茶叶罐——这是玄诚道长临行前所赠,言是当年赵令渊留在观中之物。他打开罐盖,一股更加清幽纯正、带着丝丝星泉灵韵的茶香弥漫开来,顿时将方才那袋粗茶的香气完全盖过。
“这位先生好灵的鼻子。”柳明远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钦佩与一丝讨好,“不瞒先生,这批粗茶确是掩人耳目。真正的好东西在这里。”他指了指那小罐茶叶,“此乃东家费尽心力,从一位隐居山野的老茶师处求得的秘制‘星野茶’,数量极少,乃是打通北地关节、献给几位贵人的心意。先生既是懂茶之人,若是不弃,还请品鉴一二,指点不足。”
他这番说辞,半真半假,既解释了粗茶中可能残留的、源自太平茶舍的工艺痕迹(推给隐居老茶师),又抛出了更具吸引力的“星野茶”作为诱饵,更暗示了背后有“贵人”关系,试图让对方心生忌惮。
那阴鸷男子果然被那独特的茶香所吸引,眼中闪过一丝贪婪与惊疑。他接过小罐,仔细嗅闻,又倒出少许茶叶在掌心观察。那茶叶形态优美,色泽碧润,隐隐有星辉内蕴,确非凡品。他虽觉此茶气息独特,前所未见,但柳明远的话合情合理,一时也抓不住把柄。
更重要的是,他摸不清这“远山茶行”背后到底牵扯到北地哪位贵人。司天监虽势大,但也不想平白无故得罪地方实力派。
就在他犹豫之际,柳明远对郭大釜使了个眼色。郭大釜会意,从行李中又取出一个稍大的、装着普通好茶的罐子,憨笑着塞到那队正手里:“军爷们辛苦,这点茶叶不成敬意,给大家伙儿解解渴。”
那队正掂量了一下茶罐,又看了看阴鸷男子的脸色,见其没有反对,便顺势收下,挥了挥手:“行了行了,检查完了,没问题,过去吧!”
阴鸷男子深深看了柳明远一眼,似乎要将他的样貌记住,最终也没再说什么,将那小罐“星野茶”递还,侧身让开了道路。
柳明远心中长舒一口气,面上依旧带着谦和的笑容,拱手道谢,然后示意胡镖师驾车,缓缓驶过了潼关那幽深的门洞。
直到彻底离开潼关北门数里,确认无人跟踪,几人才真正放松下来,后背已被冷汗浸湿。
“好险!”郭大釜抹了把汗,“那家伙的眼神,跟毒蛇似的!”
“此人必是司天监爪牙,而且对茶道极为精通。”柳明远神色凝重,“潼关已过,但前路恐怕还有更多此类人物。我们必须更加小心。”
他看了一眼怀中那罐失而复得的“星野茶”,心中感慨。玄诚道长临别所赠,本是念想,没想到关键时刻,竟靠这茶中蕴含的、源自星泉的一丝独特灵韵,以及自己对茶道和人心恰到好处的把握,险之又险地渡过了这一关。
茶,不仅是伪装,是传承,在此刻,更成了斡旋于强敌之间、保全自身的智慧与武器。
北上的路,依旧在脚下延伸。过了潼关,便是更广阔的天地,也意味着,他们将更深地卷入由茶与星辉交织的、波澜壮阔的命运洪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