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之上的喧嚣并未因凌皓的沉默而平息,反而如同投入干柴的烈火,在各种忧虑、质疑与既得利益的浇灌下,愈演愈烈。
凌皓静立原地,并未试图以威压强行压下所有声音,他只是平静地听着,如同礁石承受着浪潮的拍打,目光深邃,无人能窥知其内心所想。
数日后,一份详尽至极、罗列着炼制“虚空神舟”所需海量资源的清单,以及一份需要各方顶尖炼器师、阵法师通力协作的技术纲要,经由凌皓之手,正式公示于天下。
这份清单与纲要,如同一声惊雷,再次将原本就沸腾的舆论推向高潮。
清单之上,密密麻麻的材料名称,十之八九闻所未闻,诸如“虚空晶核”、“界膜元胎”、“星辰之心”……光是名目就让人眼花缭乱,其描述的功效与稀有程度,更是令人瞠目结舌。
而所需的数量,更是达到了一个让各大宗门掌教看一眼就心头滴血的天文数字。
那技术纲要更是艰深晦涩,其中涉及的空间折叠符文、跨位面导航阵列、虚空能量转化核心……等等关键技术,远超此界现有传承的理解范畴,如同天书般难以解读。
凌皓依照最初的构想(plan A),向整个世界发出了共铸神舟的号召。
他希望集一界之力,汇聚最优秀的才智,收集最宝贵的资源,共同完成这项前所未有的伟业。
然而,回应他的,却是前所未有的冷遇与无形的阻力。
先前在云台上激烈反对的各方势力,此刻用起了拖延与敷衍的软刀子。
以昊天剑阁、瑶池圣地为首的几家与凌皓关系最为紧密的顶级宗门,率先做出了表率,咬牙拿出了一批珍贵的库存资源,并派出了宗内最顶尖的几位炼器、阵法宗师。
但他们拿出的资源,与清单所需相比,不过是杯水车薪。
而那些宗师在面对技术纲要时,也大多抓耳挠腮,面露难色,进度缓慢得令人窒息。
更多的宗门与势力,则选择了观望与保留。
“凌尊,非是我等不愿出力,实在是宗门底蕴浅薄,此前布阵损耗过巨,库藏已空,实在……实在拿不出这些神物啊!”
这是大多数宗门掌教面对催促时,标准而无奈的推脱之词,表情诚恳,语气惋惜。
“纲要所述,玄奥非凡,吾等才疏学浅,恐难当此大任,还需凌尊多加指点……”
这是那些被寄予厚望的技术大拿们的普遍反应,并非推诿,而是真正的无力与茫然,他们甚至连入门都难以做到。
资源,远远不足。
技术,无人能真正理解并配合。
整个“集世界之力共铸神舟”的计划,在启动之初,便陷入了近乎停滞的泥潭。
进展缓慢得令人绝望。
凌皓亲自坐镇于临时划出的“神舟炼制场”——一片位于世界之脊附近的广阔平原。
现场冷清得可怜,与昔日布设大阵时人声鼎沸、热火朝天的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仅有稀稀拉拉的一些修士在忙碌,搬运着有限的材料,尝试着理解那些深奥的阵图,效率低下。
plan A,那看似最理想、最能够汇聚众志的方案,此刻正清晰地、无可辩驳地走向失败。
旁观者的冷语与质疑,此刻愈发肆无忌惮地流传开来。
“看吧,我就说此事绝无可能!无人、无材、无技术,空有宏愿,又能如何?” “凌尊此次,怕是真要栽个大跟头了,太过好高骛远……” “没了我们大家的支持,他一个人难道还能凭空变出神舟不成?” “或许……就此放弃,安心做此界守护者,才是正理。何必去冒那九死一生之险?”
那些曾经被凌皓救世威望所暂时压下的消极论调,此刻如同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头,甚嚣尘上。
安逸,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惰性力量。
凌皓行走在冷清的炼制场中,目光扫过那些堆积不多、且品质参差不齐的材料,听着远处隐约传来的议论声。
他的面色依旧平静,但眼神深处,却悄然掠过一丝锐芒。
他并未动怒,也未曾感到失望。
这一切,本就在他的预料之中,甚至可说是他推动之下必然出现的局面。
他需要让所有人心安理得地留在他们的“舒适区”,需要让那潜在的、可能存在的“暗渊教”残余或其他宵小放松警惕。
而他,则需借此机会,由明转暗,去执行那真正属于他一个人的、不容有失的plan b。
集力受阻,宏愿初倡应者稀。
这看似是计划的重大挫折,却恰恰为凌皓下一步的独自行动作了最好的铺垫与掩护。
他停下脚步,望向远方天际,那里是世界壁垒之外,是无尽虚空。
无人看到,他嘴角微微勾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弧度。
集体的力量固然强大,但有些路,注定只能独行。
有些奇迹,注定只能由一人缔造。
材料的匮乏,技术的壁垒,人心的涣散……这些都无法阻挡他。
反而让他更加坚定了那条早已选定的、更为艰难却也更加直接的道路。
他不再看向那些有限的材料与迷茫的修士,转身,向着炼制场深处那间临时搭建的、被重重阵法隔绝的静室走去。
接下来,该是他独自面对那“混沌炉”,推演“法则衍化物”的时候了。
外界的喧嚣与质疑,此刻已与他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