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并肩走进收拾得整洁的院内。一些年纪各异的孩子正在院子里进行着简单的游戏活动,但他们的嬉笑声和跑动似乎也带着一种这个年龄不该有的克制与隐隐的警惕。几个年纪稍大些的孩子认出了常来的李洛霜,礼貌地停下活动,向她打招呼:“李姐姐好。”而更多好奇的目光,则落在了她身边那个面容陌生、气质普通的凌凡身上。
凌凡那张毫无特点的脸,在此刻似乎成了优点,并没有立刻引起孩子们过多的关注和议论。然而,就在他们准备往里走时,一个约莫七八岁年纪、眼睛又大又亮的小男孩,紧紧盯着凌凡看了好久,仿佛在确认什么,突然鼓起勇气,怯生生地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你……你是不是就是那个……那个救世主哥哥?我在‘灵境’平台看到的宣传影像里,有你的画像。”
这句话,如同在平静无波的湖面上投入了一颗分量不轻的石子。刹那间,院子里所有的嬉闹声和交谈声都消失了,一双双或带着纯真好奇、或充满懵懂期待、或隐含茫然不安的眼睛,齐刷刷地聚焦在了站在李洛霜身旁、显得有些措手不及的凌凡身上。
凌凡彻底怔在原地,大脑仿佛宕机了一瞬。他完全没预料到会在这个与世隔绝般的孤儿院里被一个孩子一眼认出,更没料到“救世主”这个沉重到近乎荒谬的称呼,会从一个如此稚嫩的口中,以如此理所当然、不加修饰的语气说出来。
那小男孩见凌凡没有立刻否认,像是得到了某种默许,鼓起体内全部的勇气,上前一步,用力仰起尚且稚嫩的脸庞,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凌凡,用那混合着童真与某种过早成熟的责任感的语气,清晰而认真地问道:“救世主哥哥,你会帮我们……报仇吗?你会找到办法,不让那些可怕的红雾和怪物再伤害任何人,会给所有还活着的人,找到一条能走下去的路吗?”
凌凡彻底懵了,如同被一道无声的惊雷劈中。为孩子死去的父母报仇?为整个人类族群寻找渺茫的未来?这问题太过沉重,太过直接,它剥离了所有成人世界的委婉与算计,带着孩童特有的、近乎残酷的单纯,像一把未曾开刃却分量十足的钝刀,猛地、结结实实地戳进了他毫无心理防备的心口,让他一阵窒息般的闷痛。
李洛霜适时地快步上前,动作轻柔却不容置疑地拍了拍那孩子的头顶,用一个眼神示意他先去和其他伙伴玩耍,然后伸手,稳稳地扶住眼神有些涣散、身形微晃的凌凡,将他半拉半扶着带到了院子角落那棵枝干虬结的老槐树下,借由树荫提供了一小片相对私密的空间。
“为什么……他们怎么会知道?‘救世主’这种……”凌凡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干涩和沙哑,他需要扶住粗糙的树干才能站稳。
李洛霜的目光越过他的肩膀,望向那些虽然重新开始跑动嬉戏,但眼神总是不自觉地、带着怯怯的好奇与期盼偷偷瞄向这边的孩子们,她的声音压得很低,却字字清晰:“末日带来的,从来不仅仅是物理层面的生存威胁,更是精神层面的全面围剿与绝望侵蚀。有太多的人,在上一次全球性的‘死亡回溯’中,经历了语言无法形容的极致痛苦与恐惧,那份记忆如同滚烫的烙铁,深深印刻在灵魂深处。当意识回归相对安全的现实后,巨大的心理创伤、对不可知未来的彻底绝望,让相当一部分人……最终选择自我了结,以此寻求永恒的解脱。”
她的语气平淡得像是在汇报数据,但话语里蕴含的血色与重量,却让凌凡脊背发凉。
“自杀率……在最初的恐慌期,一度高到触目惊心,那是一场无声的、规模空前的精神瘟疫。我们……我们需要给剩下的人一个坚持下去的理由,一个具体的、可以被清晰感知、可以被集体寄托的象征,一个名为‘希望’的锚点。所以,在我们第一次知道‘救世主’存在时,就已经告知了华国内的幸存者,这样才拉低了自杀率,在我们从七日之劫出来后,经过最高管理委员会的慎重决议,你的存在,被以有限度的方式,通过‘灵境’虚拟平台和内部稳定的信息渠道,向所有登记在册的华国幸存者进行了公布。”
凌凡僵立在原地,如同一尊被瞬间抽去灵魂的塑像。窗外那座空寂无声、如同巨大坟墓的城市;眼前这些孩子眼中混合着渴望、创伤与纯粹信任的眼神;李洛霜口中那轻描淡写带过的背后,必然是尸山血海般的自杀数字……这些残酷的画面与信息,疯狂地交织、碰撞在一起,形成一股毁灭性的洪流,狠狠地冲击着他此前尚且带着几分疏离感和侥幸心理的认知壁垒。
他一直都知道自己是“特殊”的,但这种特殊性更多源于自身能力的诡异莫测和来历的扑朔迷离,带着一种置身事外的、观察者般的疏离。
而在此刻,就在这个整洁却孤独的孤儿院角落里,他无比沉重地触摸到了这份“特殊”背后所必须承载的实质——那是一个摇摇欲坠、濒临彻底崩坏的文明残骸,是无数双在无边黑暗中徒劳摸索、渴求着一丝光明的眼睛,是孩子们用最朴素语言表达的“报仇”执念和对“未来”的卑微期盼。
这个世界的残酷底色与绝望深渊,以一种无比真实、无比尖锐的方式,血淋淋地剖开,呈现在了他的面前,不容回避。
他下意识地,回想起这几天夜晚硬着头皮研读的那些古老道家典籍。“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冰冷阐述的是,天地宇宙的规则本身或许并无善恶属性,只是客观、无情地运行,视万物平等如草扎的狗。红雾的弥漫、迷宫的开启、死亡的轮回、记忆的回溯……这一切,或许都只是某种冰冷宇宙规律的一部分。但同时“哀莫大于心死。”这句话从孩子们的眼中透露出来,人心的绝望,精神的全面崩溃,远比肉体的消亡更为致命,是一个文明真正终结的丧钟。
规则……是客观冰冷的框架。
人心……是主观炽热的变量。
希望……是黑暗中引路的微光。
绝望……是吞噬一切的深渊。
轰
一种前所未有的明悟,如同黑暗中骤然劈落的巨大闪电,带着撕裂一切迷雾的煌煌天威,瞬间照亮了他意识的最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