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蒂儿轻笑:“性子跳脱有何不好?心中有丘壑,手中有技艺,远比只会绣花扑蝶来得实在。我听夫君说,周小姐曾独自打理过酒楼?”
提到自己熟悉且热爱的事情,周文敏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之前的紧张也消散了大半。她点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回忆和不易察觉的遗憾:“是家母的一处陪嫁小产业。前两年生意凋敝,小女不忍见其关门,便央求父母让女儿一试。其实……也算不得多成功,只是勉强维持,近来更是……唉,让夫人见笑了。”
“维持已是不易,更何况是在逆境之中。”谢蒂儿由衷赞道,“周小姐有胆识,有担当,已是难得。”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家常,周文敏发现叶夫人谈吐不俗,见解独到,丝毫没有因她谈论外间事务而流露出任何轻视,反而听得认真,偶尔提问也切中要害,心中好感更增。
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到了酒坊上。
“听闻夫人欲建酒坊,不知……是打算酿造何种酒水?”周文敏主动问道,这是她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是常见的米酒、黄酒,还是……?”
谢蒂儿沉吟片刻,决定透露一部分实情。她看着周文敏,认真道:“不瞒周小姐,我们打算酿的,是一种更为清冽、醇厚的蒸馏酒,暂且可称之为‘白酒’。其酿造之法与寻常酒水不同,口感也更为浓烈一些。”
“蒸馏酒?白酒?”周文敏微微蹙眉,这个词对她来说有些陌生。大晟朝主流是酿造酒,度数较低,蒸馏技术虽有,但多用于制药或制作少量高度酒,并未大规模用于商业酿酒。
“正是。”谢蒂儿解释道,“此法能提取出酒液中的精华,去除杂质,所得之酒清澈如水,入口却烈,回味悠长。家中有几位长辈,尤好此道,寻常酒水已难满足其口腹之欲。”她隐去了五位师傅催酒的具体情况。
周文敏是极聪慧的人,立刻抓住了关键:“此法酿出的酒,定然与市面所见不同,若能成功,便是独一份的生意!只是……这酿造周期、成本、以及民众接受程度,都需要仔细考量。”她思维敏捷,立刻开始从商业角度分析。
“周小姐所言极是。”谢蒂儿眼中闪过赞赏,“这正是我们需要周小姐帮忙的地方。选址已定在京北与嵘城交界处,那里地价廉,原料(高粱)易得,也可惠及当地贫苦。但后续的工匠招募、作坊建造、原料采购、生产管理、乃至日后销售渠道开拓,千头万绪,我如今身子不便,夫君公务繁忙,身边实在缺少一位如周小姐这般既有经验又有魄力之人来统筹管理。”
她看向周文敏,目光真诚而充满信任:“若周小姐不弃,我愿将这酒坊一应筹建、经营之事,全权托付于你。你可按照你的想法去规划、去实施,遇到难题,我们一同商议解决。不知周小姐……意下如何?”
全权负责!按照自己的想法实施!
周文敏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血液仿佛都在沸腾。这是她从未敢想象过的机会!不再是守着母亲那间濒临倒闭、束手束脚的小酒楼,而是一个全新的、充满挑战和可能的舞台!叶夫人给予她的,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和前所未有的自主权!
她猛地站起身,因为激动,声音都有些发颤:“夫人如此信任,文敏……文敏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所托!这酒坊,文敏接了!”
看着少女眼中燃烧的斗志和坚定的光芒,谢蒂儿欣慰地笑了。她仿佛看到了另一个不被世俗束缚的灵魂,即将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谢蒂儿示意周文敏重新坐下,亲自将一盏温热的茶水推到她面前,柔声道:“周小姐有此决心,我便放心了。既然此事托付于你,不知周小姐心中,对酒坊的筹建经营,可有了初步的规划章程?比如,这第一步该从何处着手?人员如何招募?建造需注意哪些?原料采购渠道又该如何打通?”
她问得细致,并非考校,而是真心想听听这位少女的想法,也借此了解她的思路。
然而,这一连串具体而现实的问题,却让刚刚还豪情万丈的周文敏瞬间卡了壳。她打理过酒楼,但那更多是日常运营、菜品调整、控制成本,像这样从零开始,在一片空地上建立起一个全新工坊,涉及土地、建筑、人工、原料、生产、销售等诸多环节的大型项目,对她而言,确实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周文敏的脸颊微微泛红,方才的自信被一丝窘迫取代。她放在膝上的手不自觉地绞紧了帕子,声音也低了几分,带着显而易见的紧张和惭愧:“回夫人……不瞒您说,文敏……文敏心中虽有诸多想法,但多是零碎念头,尚未……尚未形成清晰完整的章程。具体步骤、人员配置、预算核算……这些,文敏思虑确实……确实不足。” 她越说声音越小,觉得自己方才的豪言壮语显得有些可笑和不自量力。毕竟,她连自家那个小酒楼都快保不住了。
看着眼前少女因意识到困难而露出的忐忑与自我怀疑,谢蒂儿心中没有丝毫轻视,反而涌起更多的怜惜与理解。她经历过现代职场的历练,深知一个完整的项目规划有多复杂,周文敏一个十六岁的古代少女,能有胆识接下此事,已属难得。
“周小姐不必紧张,更无需妄自菲薄。”谢蒂儿的声音愈发温和,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你还这般年轻,能有此胆识和见解,已远超许多同龄人,甚至许多男子。经验不足,可以慢慢积累;章程不明,可以共同商议。谁也不是生来就什么都会的。我相信,假以时日,你定能独当一面,做得越来越好。”
这番充满鼓励和信任的话语,如同春风化雨,悄然抚平了周文敏心中的不安与焦躁。她抬起头,对上叶夫人那双清澈而坚定的眼眸,感受到其中毫无保留的支持,鼻尖微微一酸,重重地点了点头:“谢夫人信任与鼓励,文敏……文敏定会努力学,努力做!”
谢蒂儿见她情绪稳定下来,这才微微一笑,示意了一下身旁侍立的大谢嬷嬷。大谢嬷嬷会意,转身从内室取出一个不算太厚、却装订得十分整齐的册子,递到谢蒂儿手中。
谢蒂儿将册子轻轻放在周文敏面前的茶几上。册子的封面是普通的蓝色硬纸,上面用清秀却有力的字迹写着“北地酒坊筹建经营初拟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