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像是被划开口子,大雨倾盆而下,白天日夜,永不停歇。
刚开始大地还能接收这么多的雨水,可是雨水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永不停歇。
渐渐的工厂开始停工,全球各地都有很多地方在受灾,最明显的则是海拔略低于水平线的h国。
各国沿海城市出现明显的异常,很多在外务工的人,趁着下雨停工的机会回到家乡。
顾弦在草原上停着的时候,也看到了很多人,有的开着车,有的快到家了,淋着大雨徒步往家里赶。
国家发布了很多应急知识,现在面积过大,到处都有受灾的情况,发到网上。
土豆没时间搭理这些消息,因为此刻他正在空间里拼命的刨地,作为一个系统,他就没见过谁家的系统,还需要刨地的。
但是没办法,谁让他主人没办法绑定空间,只能靠他这个系统。
土豆小嘴叼着锄头,把那些地全部锄好,然后又用嘴叼着种子撒下去,最开始种下去的那一批菜苗已经发芽,长出了小叶。
里面的蜜蜂最近也很狂躁,因为没有食物,没有花朵可采,只能全部留在蜂巢里面。
顾弦选择停在这个地方,主要是这边视野开阔,地势比较平坦,雨水不容易聚集。
雨水太多,实在不适合赶路,但是要说这点雨水就达到全球灾难的级别,那是没达到的。
顾弦脚上穿着一双拖鞋,手上啃着一个苹果,拿着一把巨大的雨伞,站在雨幕里。
磅礴的大雨遮住了视线,低矮的地方逐渐有河流汇聚过去。
大雨下的时间越来越久,从刚开始的大家休息吐槽到现在,网上充斥着各种消息。
有人猜测,绵延的大雨可能是某种异常的信号,也有人晒出了自己早几年因为末日言论打造的堡垒。
但是不可否认,很多人口聚集的地方,超市货架小卖部,能吃的东西大多都被买空了。
顾弦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意识到末世来了,但是回家的人越来越多,还有网上的各种末日小说都到了首位。
甚至还有一些特殊的人群,掀起各种各样的波澜,大肆售卖末日产品,推销自己手中的东西。
因为大雨出现各种各样的意外……
城市积水,莫名出现的漩涡,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的外卖员……
这是最初期的状况,可是渐渐的,大家发现高铁停运了,火车停运了,各种各样的地下车库被淹了,出门需要坐船。
随着水越来越多,各地的湖泊,各处河流的水位,都在逐步升高。
顾弦在高处已经放上了一个专属的遮雨棚,也是到现在,她才发现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土豆,我操,咱俩好像没囤水!”
“空间里有的,别打扰我,正忙着耕地呢。”
土豆拿着小锄头嗷嗷的刨地,顺便还吐槽一下自己不靠谱的主人,因为白天土豆还得出来帮人烧火。
称一句24小时管家都不为过。
大雨又下了一个星期,渐渐的1楼的超市,2楼的超市全被淹了,管你是什么地方,凡是低矮的地方,通通给你淹了。
顾弦一个人在山上,打着雨伞,拿着锄头,还能去远处的森林里看看有没有蘑菇什么的。
可惜了,每天只有中午12点左右,大雨会停一下,其他时间,大雨都在磅礴而下。
顾弦闻到了末世的气息,因为山下那个村庄已经完全被雨水汇集,第3天,仍然没有救援,抵达村落……
这代表受灾的情况远大于国家估算,这种偏远的地方,就算报警也腾不出手来处理。
顾弦看着有人大包小包的带着东西往山上爬,也有人坐在自家4楼的地方等着,似乎是不想离开家。
不过都无所谓,因为大雨是不会停下来的,中午的时候,雨水变小,也只是给人缓和的时间。
顾弦把一直耕种的土豆拉出来,带着他往山上爬,看看有没有蘑菇什么的。
刚爬到一个地方,就看见一大群兔子,像开会似的挤在一起,原来是兔子洞里面都灌满了水。
他们俩对视一眼,土豆掏出来一个装蔬菜的篮子,顾弦一把抓住兔子,都不用多处理,直接拧断脖子就好了。
一窝兔子,他们就逮了三个,不过抓的都是大兔子,兔子并没有因为大雨饿瘦,反而肥肥的。
直接扒皮放上炉子,坐着等烤熟就行。
顾弦美滋滋的带着系统等兔肉,另外还把另外两个兔子处理出来,扒皮放血,把内脏远远的丢掉。
连兔子头她都没有要,因为她不喜欢处理兔子头。
雨越来越大,底下的人爬的山越来越高,村子里迟迟等不到救援,很多人都爬上了山。
他们也是出了村子才发现自己带出来的粮食远远不够吃,不仅如此,他们也迟迟等不到救援。
高一点的地方还好,低一点的人家全都被水淹了。
也就是这时候,国家不得不发布一条关于末世的消息和群众自救的提醒。
全球都陷入了各种灾难,沿海城市海平面逐渐升高不是一句玩笑话,很多沿海村庄是第一个受难的。
在房间里睡得好好的,睡醒发现自己的床下全是水,还好插头在高一点的地方,不然极有可能被电死。
村庄不得不往高处撤离,还有那些在城市里等着打工的人,不得不往家乡赶。
在城里的超市已经买不到食物了,大家都意识到了,这场雨似乎很长,超市里能用的物品全部都被买光,很多地方关闭营业。
随着大雨,各地出现了滑坡泥石流,洪水。
被冲毁的养殖场,被山洪带走的人群,被泥石流淹没的村庄,城市里已经高达2楼的积水……
人们终于意识到不对劲,开始拼命的收集物资,开始拼命的往家里囤东西。
只可惜已经来不及了,那些食物基地和各个地方都被掌控,回家的人可能还没到半路,路就被淹。
即使是这样,大雨依旧没有停下,那些处在高处的学校,废弃的楼房成了安置难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