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南城的 “碎银巷” 藏在密集的民居间,巷口挂着一盏破旧的 “当铺” 木牌,却早已停业 —— 这是柳如烟根据林越传讯的 “香火银熔铸特征”(慧明招供的 “熔成小块银锭”),排查了三日后锁定的第一个疑点。她身着粗布衣裙,挎着装有银锭碎屑的布包,指尖捏着半枚黑鸦商会的鸦纹令牌(前章从亲信身上查获),缓步走进巷内。
巷内弥漫着淡淡的甜腥气,是聚阴砂与引魂香混合的味道。柳如烟将映忆镜残片(苏清鸢特制的微型碎片,藏在发簪里)贴近墙面,残片立刻泛出淡青微光,顺着光晕方向,她在巷尾找到一扇虚掩的木门,门楣上刻着一个极小的鸦纹,与令牌上的纹路一致。
“来做什么的?” 门后传来低沉的声音,一道黑影探出头,目光警惕地扫过柳如烟的布包。
柳如烟故意露出布包里的小块银锭,压低声音道:“鸦老的人,送‘货银’,说这里能换‘东西’。” 她按之前审黑鸦商会主事时学到的暗号,补充道,“三月撒砂,四月引香,五月等印。”
黑影眼中的警惕稍减,却仍没开门:“鸦老要什么‘东西’?有凭证吗?”
柳如烟将半枚鸦纹令牌从门缝递进去,同时用发簪里的残片贴近门板 —— 残片感应到门内的煞气浓度极高,至少藏着十斤以上的聚阴砂,还有煞引特有的 “生人煞气”。黑影验完令牌,终于开门,侧身让她进去:“跟我来,别乱看。”
门后是一条向下的石阶,通向地下密室。密室里点着昏暗的油灯,四周堆满木箱,箱缝里渗出青灰色的煞气;几个黑衣男子围着一张木桌,桌上摆着煞引、镇国印粉末,还有几支与静安寺佛珠同款的紫檀珠串(嵌着文曲笔碎片)。
“要多少‘货’?银呢?” 为首的黑市商人 “疤脸” 坐在主位,手指敲着桌面的聚阴砂袋。
柳如烟故意磨蹭,假装清点银锭,实则用残片快速扫过密室 —— 木箱上贴着标签,写着 “贺兰山?鸦老收”“五月初五前送达”,与慧明招供的 “最后一批银送黑石村” 完全吻合。她心中一凛,表面却装作镇定:“鸦老要三斤聚阴砂、两枚煞引,银在这里。”
疤脸刚要去接布包,柳如烟突然道:“慢着,鸦老说要验‘货’的成色 —— 上次在静安寺拿的聚阴砂,煞气太弱,这次可不能糊弄。” 她指着桌上的煞引,“这煞引是用文曲笔碎片做的吧?我会看,得捏捏硬度,太软的没用。”
这话让疤脸愣了愣,随即笑道:“看来是懂行的。” 他拿起一枚煞引递给柳如烟 —— 柳如烟指尖刚碰到,发簪里的残片就剧烈震动,泛出金芒(与十二宝灵煞呼应),确认是用文曲笔碎片制成,与佛珠的灵煞同源。
趁疤脸去取聚阴砂的间隙,柳如烟悄悄将一枚 “传讯符”(浸过破煞粉,不会被煞气干扰)藏在木箱缝隙里 —— 符纸会在半个时辰后自动向林越的总旗令牌传讯,附带密室的位置信息。她刚藏好,就听到疤脸说:“银够了,货今晚就能装,明日一早走镖车,经黑石村送贺兰山,鸦老会在那边接。”
“明日一早?” 柳如烟故意追问,“不用等五月初五?”
“鸦老说提前,怕打更人查得紧。” 疤脸不耐烦地挥手,“货给你,赶紧走,别在这里待太久。”
柳如烟接过装有聚阴砂和煞引的布包,假意道谢,转身跟着之前的黑影离开。走出地下密室时,她故意将发簪里的残片贴近地面,留下一道微弱的煞气轨迹(方便后续追踪镖车);巷口的 “当铺” 木牌下,她悄悄用破煞粉在墙角画了一个 “鸦” 字,作为标记。
离开碎银巷后,柳如烟立刻绕到巷后的民居屋顶,取出备用的传讯符,提前向林越传讯:“南城碎银巷地下密室,为黑市交易点,藏有聚阴砂、煞引、文曲笔碎片珠串,明日一早镖车送贺兰山,目标黑石村鸦老,已留煞气轨迹。”
传讯符化作金光飞向贺兰山方向时,柳如烟望着碎银巷的方向,映忆镜残片仍在发簪里泛着微光 —— 这个黑市交易点,正是李嵩阴物供应链的关键环节:从静安寺骗来的香火银,在这里换成阴物,再通过镖车运往贺兰山,支撑他夺取镇国印的计划。
“得再盯一会,看看有没有其他交易。” 柳如烟伏在屋顶,用特制的听声筒(前章用过的侦查工具)监听密室动静 —— 里面传来疤脸的声音:“再准备五斤聚阴砂,鸦老说贺兰山的‘印’快找到了,需要更多煞气……”
柳如烟心中一紧,立刻补充传讯:“黑市商人提及贺兰山‘印’(镇国印)即将找到,需增备聚阴砂,恐李嵩已接近古墓主墓室。”
夜色渐深,碎银巷的油灯仍亮着,黑市商人忙着打包阴物,准备明日的镖车。柳如烟知道,找到这个交易点只是第一步,接下来需要林越带人截获镖车、端掉密室,才能彻底断掉李嵩的阴物补给 —— 而这场围绕黑市与贺兰山的较量,也让第一卷的终章,愈发逼近核心冲突。
远处传来马蹄声,是林越收到传讯后赶来的队伍。柳如烟从屋顶跃下,迎了上去,手中的布包(装有黑市阴物样本)与发簪里的残片,成为揭开李嵩供应链的关键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