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脚下的驿站烛火彻夜未熄,林越伏案疾书,笔尖在纸上划过的声音与窗外的寒风呼啸交织,形成一种紧绷的节奏。他面前摊着三张纸:一张是俘虏的供词笔录,按了指印的字迹里透着慌乱;一张是驿站掌柜手绘的 “西域商队行踪图”,红圈标注着他们与苍狼部接触的地点;还有一张是墨风传来的箭支鉴定附言,苏清鸢已确认箭杆沙杨木来自西北沙陀部领地,箭头腐心毒与西域 “黑鸦商会” 的货样一致。
“必须把这些证据都写清楚,不然朝廷未必会信。” 林越喃喃自语,蘸了蘸墨,在传讯开头先点明紧急程度 —— 用朱笔写了 “十万火急,关乎西北安危” 八个字,这是打更人总署特有的紧急标识,能确保传讯直接送到沈砚之手中,不经过任何中转。
传讯的内容条理分明,先陈述已查实的线索:李嵩通过暗渠联络苍狼部、沙陀部,以 “裂土封王”“商道特权” 为诱饵,撮合两族合作;三日后将有人焚烧苍狼部草场嫁祸沙陀部,蓄意挑起争端;李嵩已派人与西域黑鸦商会勾结,获取腐心毒、引魂香,计划用引魂香唤醒贺兰山古墓阴物,阻止朝廷探查镇国印。
接着,林越写下自己的判断:“李嵩此举非为寻印,实为借西北乱局分散朝廷兵力 —— 京城有赵德昌夺权之虞,南疆有墨煞夺火炬残片之患,若西北再乱,朝廷三面受敌,李嵩可借‘平乱’之名脱禁,甚至联合部族突袭京城。”
最后,是具体的预警建议,每一条都紧扣线索与风险:
“一、速调西北边防军五千人,进驻狼山口、贺兰山沿线,监控苍狼部、沙陀部草场,严防嫁祸事件;
二、严查西域入西北商道,尤其是黑鸦商会的货物,重点扣查引魂香、腐心毒等阴物相关物资;
三、派宗人府亲信赴李嵩府,加强软禁戒备,封堵所有暗渠,防止其继续传递密信;
四、令西域都护府核查黑鸦商会背景,查清其与墨煞、李嵩的关联,避免西域势力卷入西北乱局;
五、提前派‘白甲卫’(打更人总署防阴物部队)赴贺兰山古墓,布下破煞粉防线,防止阴物被唤醒。”
写完后,林越仔细核对了三遍,确保没有遗漏关键信息,又将俘虏供词、掌柜的纸条、箭支鉴定附言折叠好,与传讯一起塞进特制的 “加急信筒”—— 信筒外层涂了防水蜡,内侧贴着映忆镜残片的碎屑,能防止密信被阴物能量篡改。他叫来驿站的驿卒头领,郑重嘱托:“此信需用最快的马,走‘军机驿道’,务必在两日内送到打更人总署沈砚之大人手中,途中若遇阻拦,可亮此令牌(递出百户令牌),优先通行。”
驿卒头领接过信筒,见林越神色凝重,立刻躬身应道:“大人放心,就算拼了性命,也会把信送到!”
看着驿卒策马消失在夜色中,林越才松了口气,转身对等候在旁的两名暗探说:“我们去贺兰山脚下的‘黑石村’,那里是苍狼部、沙陀部往来的必经之地,或许能找到更多关于嫁祸计划的线索。记住,尽量隐蔽,别打草惊蛇 —— 三日后就是他们动手的日子,我们没多少时间了。”
与此同时,京城打更人总署内,沈砚之刚收到柳如烟的密报 —— 她已查清李嵩府暗渠的具体位置,还截获了一封即将送出的密信,信中李嵩催促苍狼部 “加快嫁祸进度,最好在朝廷反应过来前挑起战事”。沈砚之正对着密信皱眉,一名驿卒浑身是汗地冲进来,递上林越的加急信筒:“沈大人!西北急报,林大人亲写,十万火急!”
沈砚之拆开信筒,快速浏览完传讯与附带证据,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他立刻召集总署核心官员,又派人去请安亲王 —— 此事重大,必须尽快面圣,若等三日后嫁祸事件发生,再想补救就晚了。
次日早朝,太和殿内的气氛比往日更紧张。沈砚之捧着林越的传讯与证据,跪在丹墀下,将西北的危机、李嵩的计划、预警建议一一奏明。话刚说完,赵德昌立刻出列反驳:“沈大人此言未免夸大其词!李嵩已被软禁,怎会有能力联络西北部族?林越远在南疆,又怎知西北详情?恐是他为邀功,编造线索,扰乱朝堂视听!”
“赵太傅可敢看这些证据?” 沈砚之举起俘虏供词与箭支鉴定,“这是林越在西北抓获的苍狼部探子供词,按有指印;这是苏清鸢对墨煞箭支的鉴定,证明其与沙陀部、西域商会有关联;柳如烟在京城截获的李嵩密信,更是直接提及‘嫁祸挑起战事’—— 桩桩件件,皆有实据,绝非编造!”
安亲王也出列附和:“陛下,西北若乱,不仅会牵扯边防兵力,还可能让西域势力趁虚而入,到时候边境不稳,内政更乱。林越的建议周全,尤其是调白甲卫防阴物、查黑鸦商会,更是针对十二宝与阴物风险,恳请陛下采纳!”
皇帝拿起林越的传讯,仔细阅读后,眉头紧锁:“李嵩狼子野心,竟想借外敌乱我朝局!赵德昌,你此前还为他说情,可知险些酿成大祸?” 赵德昌脸色惨白,急忙跪地请罪,再也不敢多言。
皇帝不再犹豫,当庭下旨:
“准林越所奏,调西北边防军五千人进驻狼山口、贺兰山;令京兆府联合西域都护府,严查黑鸦商会;宗人府加派兵力看守李嵩府,封堵所有暗渠;打更人总署即刻派白甲卫百人,由陈十三带队,赴贺兰山布防;安亲王暂代西北军务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务必阻止乱局发生!”
旨意下达后,朝堂上的紧张气氛稍缓,沈砚之心中却清楚:这只是应对危机的第一步。他立刻派暗探快马赶赴西北,向林越传达朝廷的决定,同时叮嘱:“务必盯住贺兰山古墓与黑鸦商会,若发现李嵩的人或西域势力,先控制住,等候援军 —— 西北安危,系于你手。”
此刻,西北黑石村的一间客栈内,林越正从一名牧民口中打探消息 —— 牧民说,最近有不少 “穿沙陀部衣服,却操中原口音” 的人,在村里收购火油,还打听苍狼部草场的布防。林越心中一紧,知道李嵩的人已开始行动。
他刚要起身去草场探查,窗外传来一阵马蹄声,是朝廷派来的暗探,带来了沈砚之的信。林越拆开信,看到朝廷已采纳所有建议,白甲卫正赶来支援,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了一些。
“看来,我们有机会在三日前阻止他们。” 林越对两名暗探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走,去苍狼部草场 —— 我们得提前找到李嵩埋下的火油,还有那些准备嫁祸的人。”
夜色再次笼罩西北,贺兰山的阴影下,林越带着暗探朝着草场疾驰。朝廷的预警已发出,援军正在路上,而李嵩的嫁祸计划也进入了最后阶段 —— 一场决定西北安危的较量,即将在这片草原上展开,而这,也为第三卷 “西北案” 的正式开启,做好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