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奕毅淡淡吐出两个字,并指如剑,凌空一点。
一道无形剑气瞬间洞穿了郭孝的眉心,快得连残影都未曾留下。
郭孝的嘶吼戛然而止,双眼圆瞪,瞳孔中最后的焦距凝固在极致的恐惧和难以置信之中。
他张了张嘴,似乎还想说什么,却只能发出嗬嗬的漏气声,随即身体一软,重重地倒在了冰冷的地面上,气息全无。
怡红楼内,霎时间鸦雀无声。
方才的喧嚣、惨叫、求饶仿佛都被这一指彻底抹去。
浓重的血腥味混合着脂粉香气,形成一种令人作呕的甜腻,死寂般的恐惧如同无形的潮水,淹没了每一个角落。
宾客、姑娘、龟公、打手……
所有人都僵在原地,目光惊恐地聚焦在那位负手而立、神情淡漠的神秘公子身上。
他们心中不约而同地升起一个念头:京城的天,怕是要因为这位公子的出现,而彻底改变了。
这不仅仅是郭家五少爷的死亡,更是一个信号,一个旧有秩序被无情打破的信号。
然而,远在不知多少万公里之外,云雾缭绕、灵气充盈的潜龙仙宗深处。
一间被重重禁制封锁的洞府内,一位须发皆白,面容枯槁,正在闭死关的老者,猛地身体一颤,心头如同被毒针狠狠刺穿,剧痛难当。
“噗——”
又是一口暗红色的心血从他嘴里狂喷而出,溅在身前冰冷的石壁上,触目惊心。
“何人!是何人!竟敢连杀我两位后人!”
老者,正是潜龙仙宗的郭长老。
此刻双目赤红,发出野兽般的低吼,周身原本平稳运转的灵力瞬间变得狂暴紊乱,震得洞府嗡嗡作响。
几天前,一个血脉相连的孙子莫名陨落,他曾心生感应。
但当时正值冲关紧要关头,加之想着还有其他儿孙在,便强压疑虑,没有深究。
如今,又一位玄孙的气息彻底消散,而且是与他血脉联系更为紧密的直系玄孙!
这绝非巧合!
“长老!”守在洞府外的弟子听到动静,慌忙传音询问。
“去!立刻去我凡俗祖地巡查!我郭家到底发生何事了?快去!速速回报!”
郭长老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暴怒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慌,强行中断闭关的后果极其严重,但他此刻已顾不得许多。
“是,长老!”弟子不敢怠慢,领命而去。
洞府内,郭长老喘着粗气,眼中寒光闪烁:“不管你是谁,敢动我郭家血脉,待老夫出关之日,定要你血债血偿!”
……
怡红楼事件尘埃落定,李奕毅斩杀郭家五公子之后,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立刻下达了冷酷的命令:诛郭家九族,抄没所有家产充公。
什么潜龙仙宗,什么前朝大将军后人,在他眼中,不过是依附在国家肌体上的蛀虫。
既然凭借一点武力就敢在军中盘踞,纵容子弟横行霸道,甚至惹到他头上,那就要有被连根拔起的觉悟。
圣旨一下,如雷霆骤降。
训练有素的禁军和锦衣卫同时出动,如狼似虎般扑向郭家将军府。
这一夜,曾经显赫无比的将军府邸火光冲天,哭喊声、厮杀声、求饶声打破了京城的宁静,又很快归于沉寂。
传承数百年的郭家,一夜之间,满门覆灭。
究其根源,或许只能怪他们家那位五少爷,有眼无珠,踢到了这世间最硬的一块铁板。
当远在潜龙仙宗的郭长老,通过血脉秘术再也感应不到任何一个直系后裔的微弱联系时,他彻底坐不住了。
那种血脉断绝的空虚感和反噬之力,让他再次喷出一口鲜血,气息都萎靡了几分。
“魏王!魏老狗!你竟敢诛我郭家九族!可恶啊——!”
他理所当然地将这笔血债算在了魏国王室头上,认为是魏王清洗他留在凡间的家族势力。
想到魏国王室背后那位据说已达到人间红尘仙(相当于修仙体系元婴境初阶)境界的老祖,他强行压下立刻出关复仇的冲动。
“忍!必须忍!待老夫突破到元婴境巅峰,定要亲手屠尽你魏氏王族!”
郭长老双目血红,将无尽的恨意咽回肚里,重新盘膝坐下,试图再次沉入那艰难而危险的闭关之中。
只是那紊乱的气息,预示着此次突破,恐怕已是凶多吉少。
……
这一日,京城注定无法平静。
石宰相被灭族的余波尚未完全散去,权势熏天的郭家将军府又步了后尘。
从郭府抄出的金银珠宝折合白银高达五千万两,各类商铺、地契、田产不计其数。
所有这些庞大财富,尽数归入皇商体系,交由沈曼玉统一打理、运营。
皇家的内库和国家的财政,瞬间变得无比充盈。
“听说了吗?咱们的陛下,昨天居然去了怡红楼!就因为郭家那小子不开眼,一怒之下,直接把郭家给灭族了!”
“何止听说!现在整个贵族圈子都传疯了!咱们这位陛下,行事真是……真是霸道绝伦啊!”
“刘道富家那个败家子,在怡红楼输了五百一十万两,结果刘家乖乖交了一千万两出来赎人!”
“能不交吗?这天下都是陛下的,他一个商人,在陛下面前算什么东西?陛下没直接抄了他家,已经是开恩了!”
“陛下这般作风,虽然惊世骇俗,但不知为何,竟让人觉得……颇为痛快!哈哈,那些平日里作威作福的豪门,总算遇到克星了!”
王城之内,无论是市井小巷,还是深宅大院,所有人都在窃窃私语。
皇帝逛青楼,这简直刷新了他们的认知。
过去虽有皇子流连风月场所的传闻,但堂堂一国之君亲临,简直是闻所未闻。
李奕毅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向所有人宣告了他的不容置疑的权威和……不按常理出牌的作风。
当然,朝堂之上,总少不了恪守礼法的老臣。
次日清晨,金銮殿内,以高大人为首的几位言官,便哆嗦着嘴唇,引经据典,开始进谏。
“陛下,万乘之尊,当为天下表率,涉足那等风月场所,实在有损圣德,恐招致天下非议啊……”
“陛下,礼法乃国之纲纪,不可轻废……”
龙椅之上,李奕毅慵懒地靠着椅背,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听着下面老臣们絮絮叨叨的“忠言”,脸上没有丝毫愠怒,反而带着一丝玩味的笑容。
他可是身负系统的重生者,岂会被这些陈腐的礼教束缚?
“好了,好了,”他摆了摆手,打断了下方的劝谏,“诸位爱卿,朕今日心情甚好,这些老生常谈,就不必再提了。”
他心念微动,感受着系统面板上每日都以千万级别增长的声望点,心中颇为满意。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声望的快速增长,证明他的“霸道”策略初见成效。
几位老臣见皇帝如此,知道再说下去也是自讨没趣,只得悻悻住口,转而提及另一件要事。
“陛下,后天便是三年一度的科考之期,按照惯例,需由陛下钦定考题。”礼部尚书出列奏道。
“嗯,此事朕已知晓。”李奕毅微微颔首,“考题朕已心中有数。为防泄题,后日开考之前,朕会派人将考题密封送至考场,当场启封。”
他顿了顿,脑海中浮现出昨夜三公主对那位素琴姑娘的评价,再加上吕公公事后呈上的详细调查卷宗。
此女虽身处风尘,却才华横溢,心怀韬略,绝非池中之物。一个念头在他心中成型。
“另外,传朕旨意,”李奕毅声音清晰传遍大殿,“封怡红楼素琴为秀女,特许其破例参加此次科考。”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