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寒宫指挥中心,空气凝重得如同月壤。
中央全息屏上,并列着三组触目惊心的数据流:一侧是林海刚刚提交的、关于“回响一号”信号存在精确周期律并能诡异影响本地量子设备的紧急报告,那47.2小时的周期像冰冷的脉搏,敲打着每个人的神经;另一侧是叶薇从柯伊伯带传回的、与未知高速飞行器遭遇的详细战斗记录,对方展现出的隐身性、机动性和武器威力远超当前人类科技;而屏幕下方,则是雷将军提供的、关于地球局势持续恶化的最新评估——主要大国间的摩擦升级,轨道资源争夺白热化,一些拥有太空能力的非国家实体活动日益频繁,甚至出现了针对月球基地的公开威胁言论。
内忧外患,已不再是抽象的词汇,而是化作具体的数据和影像,压得人喘不过气。
雷将军站在全息图前,身姿如铁塔般稳固,但他的声音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近乎火山喷发前的压抑感:
“局势已经明朗。我们面对的,不是一个遥远的、可以慢慢准备的威胁。它就在门口,它已经展示了獠牙!而我们的身后,母星的火药桶也随时可能引爆!‘扞卫者’机甲的生产线刚刚起步,三十台机甲,巡逻近地轨道尚且捉襟见肘,如何应对可能来自柯伊伯带甚至更远方向的直接攻击?如何威慑那些将月球视为肥肉的饿狼?”
他调出一份新的、厚达数百页的提案——《月球自卫武力整合与扩张计划》,但所有人都明白其本质:在月球上建立一个完整、自给自足的军工复合体。
“我们需要更多!更快的战舰!更强的机甲!更先进的防御系统!我们不能永远依赖一条脆弱的天梯从地球获取武器零件!我们需要在月球上建立完整的军工产业链:从月面矿产开采、特种冶炼、到精密加工、武器组装、甚至高端研发!我们要把广寒宫,变成一个能自我造血、自我防御的钢铁堡垒!”
提案内容极其详尽,也极其惊人:规划建立专门的军工区,扩大氦-3精炼产能用于武器级聚变燃料,改造部分民用工厂转为军品生产,集中科研力量优先攻关定向能武器、升级型机甲和小型化舰载动力系统……
反对的声音同样激烈,主要来自科学委员会和资源管理部门。
“这会将‘火种计划’完全引向军事化!”一位德高望重的物理学家痛心疾首,“我们积累的科技、稀缺的资源,应该用于探索、用于生存、用于延续文明,而不是制造杀戮工具!这会彻底改变月球基地的性质!”
“资源根本无法支撑!”资源主管拿着数据表,手指都在颤抖,“军工复合体是资源吞噬巨兽!一旦启动,生态农业扩建怎么办?生命支持系统升级怎么办?深空探测项目怎么办?尤其是‘方舟之心’和脑域矩阵的能耗将会受到严重挤压!这是在透支我们的未来!”
“而且这会向地球传递极其危险的信号!”另一位委员补充道,“月球加速武装化,会彻底激化地月矛盾,可能迫使地球某些势力采取先发制人的极端行动!我们可能会成为众矢之的!”
陈锋坐在主位,沉默地听着双方的激烈辩论。他面前的桌子上,摊开着雷将军的提案,也摊开着科学委员会和资源部门的联名反对意见。他的目光扫过全息屏上那三组冰冷的数据,林海的发现让他心底寒意更甚——敌人比想象的更近、更诡异;叶薇的遭遇表明冲突随时可能升级;地球的乱局则意味着后路堪忧。
他理解科学家们的理想和担忧,完全军事化的月球无疑是文明的悲剧。但他更清楚雷将军所陈述的残酷现实:没有足够的自卫能力,任何理想和未来都是空中楼阁。月球基地不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实验室,它是一艘航行在黑暗森林中的船,没有武装的船,注定无法抵达彼岸。
他想起了张老铜像那探寻的目光,想起了月球幼儿园里孩子们稚嫩的脸庞。保护这些,需要力量,需要哪怕他不喜欢却不得不拥有的力量。
争论持续了数个小时,谁也说服不了谁。最终,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陈锋身上。
陈锋缓缓抬起头,眼中布满了血丝,但眼神却异常坚定,甚至带着一丝决绝的悲凉。
“我明白各位的担忧。”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却清晰地传遍整个会议室,“军事化是一条危险的道路,它会改变我们,会消耗我们宝贵的资源,会让我们背负沉重的道德包袱。”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雷将军,又扫过那些反对的科学家。
“但是,”他加重了语气,“我们不能等到敌人的炮口对准我们的生态穹顶,不能等到海盗的登陆舱落在我们的起降坪上,再去徒手反抗。生存,是文明延续的第一前提。失去了生存的保障,一切理想和未来都是空谈。”
他拿起笔,在雷将军的提案上,做出了最终的批示。
“计划批准。但必须附加以下条件:
第一,军工生产优先级必须明确。优先保障近地轨道和月面防御体系建设,深空攻击性武器研发暂缓。
第二,资源调配必须精确计算,设立红线。保障生命维持系统、基础科研和‘方舟之心’的核心资源需求绝对优先,军工扩张不得逾越此红线。
第三,成立由科研、工程、军事三方组成的监督委员会,对所有军工项目进行伦理和效用评估。任何可能引发不可控升级或严重伦理危机的项目,必须经过委员会全员批准。
第四,与地球方面的沟通必须持续进行,明确月球自卫武装的防御性质,尽最大努力避免误判。”
他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在寂静的会议室里显得格外沉重。
“这不是我们想要的选择,”陈锋放下笔,声音低沉,“但这是现实逼迫我们做出的选择。我们要建立的,不是一个侵略性的战争机器,而是一个足以让我们的孩子安心成长、让我们的科学家继续探索的‘盾牌’。这面盾牌可能会很沉重,可能会让我们的步伐变得蹒跚,但至少,它能让我们有机会继续走下去。”
命令下达。
广寒宫基地,这个人类梦想的星空驿站,不可逆转地踏上了向军事堡垒转型的道路。新的规划图开始绘制,工厂区传来了不同的机器轰鸣声,资源运输车的流向发生了改变。一种新的、更加硬朗、也更加压抑的氛围,开始笼罩这片月球的土地。
陈锋批准的不是一份计划,而是一个时代的转折。月球军工复合体的雏形,在这内外的巨大压力下,如同月面生长的奇特金属植物,开始悄然扎根。它的未来是福是祸,无人能知,但所有人都明白,从这一刻起,人类文明的月球火种,已经牢牢地和剑与盾捆绑在了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