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甸那承载着辉煌与悲伤的黄金共鸣尚在心间温润流淌,一股截然不同的、沉重而悲悯的气息便如同无形的蛛网,悄然缠绕而上。
那并非辉煌落幕的怅惘,也非疯狂创造的喧嚣,而是一种…仿佛步入古老教堂最深处的忏悔室,空气凝滞,光线透过彩绘玻璃化为支离破碎的斑斓,每一寸空间都弥漫着宿命的低语与无声的祷告。
一种被“注视”的感觉,比苏的浩瀚观照更加具体,比伊甸的温柔审视更加…具有束缚感。那目光并非来自某个方向,而是源于命运本身,带着一种早已预见一切的悲悯与淡淡的哀愁。
周遭的景物凝固成了庄严而压抑的宗教场所残骸。高耸的、布满裂痕的穹顶,断裂的雕花长椅,倾颓的圣像,以及最引人注目的——无数条纤细的、散发着微弱乳白色光芒的“丝线”,从虚无中垂落,纵横交错,布满了整个空间,如同巨大而无形的竖琴琴弦,又像是编织命运的纺线。
空气中弥漫着旧书卷、冷冽烛火与淡淡泪水的味道。
“这里就是阿波尼亚的‘祈祷之间’了。”爱莉希雅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种罕见的肃穆,“她是‘戒律’的化身,是命运的观测者…也是被自身‘预见’所束缚的,最悲伤的人之一。?”
阿波尼亚…「戒律」之铭的持有者。星的脑海中浮现出那位总是闭着双眼(或是蒙着布条),神情悲悯,仿佛承载着世间一切苦痛,能以“戒律”之言束缚他人,自身却深陷命运纺车之中的修女形象。
手背上的十一枚刻印,在这片被命运丝线缠绕的空间里,都显得格外“安静”。「黄金」的共鸣带来了理解,却也让她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了此地弥漫的那种“注定”的沉重。「浮生」的心境帮助她维持着表面的平静,但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对“被安排”的本能抗拒,正悄然滋生。
在无数垂落丝线的尽头,在那仿佛曾是祭坛的位置,一个身影静静地跪坐在那里。
她穿着一身素净的修女长袍,双手在胸前交握,仿佛正在虔诚祷告。她的面容苍白而美丽,带着一种非人般的圣洁与哀伤。最引人注目的是,她的双眼被一条洁白的布带轻轻覆盖,仿佛不愿看见这世间的苦痛,又或是…已看见了太多。
正是阿波尼亚。
她没有回头,也没有任何动作,但星能感觉到,那覆眼布带之后的目光,早已穿透了时空的阻隔,落在了自己身上,落在了那交织着无数可能性的命运丝线之上。
“你来了…命运的‘变量’。”阿波尼亚的声音空灵而悲悯,直接响起在星的心底,如同教堂的钟声,带着洗涤灵魂的力量,却也蕴含着无尽的疲惫,“我…早已‘看’到了你的到来。也‘看’到了…那缠绕在你身上的,万千的‘可能性’,与其中…深重的‘业’。”
星的呼吸微微一滞。面对阿波尼亚,仿佛面对着一本早已写就的命运之书,自己的一切挣扎与努力,都可能是书页上既定的文字。
“您…看到了什么?”星鼓起勇气问道,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阿波尼亚微微抬起头,仿佛在“凝视”着空中那些无形的丝线。她的声音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悲伤:
“我看到了…你成功集齐刻印,离开乐土,成为新时代的希望之光…” (一条丝线发出微弱的金光)
“我也看到了…你在最终的试炼中失败,意识消散,化为乐土的数据尘埃…”(一条丝线变得灰暗)
“我看到了…你被狂怒吞噬,被无限诱惑,被悲伤压垮…”(数条丝线纠缠着不祥的暗红、幽绿与深蓝)
“我看到了…你珍视之人因你而笑,也因你而泣…”(丝线牵连出纳兹刻特、小识、奥托等人模糊的影像)
“我看到了…你终将面对的,‘那个’存在…以及…那几乎注定的…”(她的声音在这里停顿,带着巨大的不忍,一条最为粗壮、散发着令星心悸气息的暗紫色丝线剧烈颤动起来)
她没有说出那个结局,但那未竟之语中蕴含的绝望与沉重,比任何明确的宣判都更加令人窒息。
星的脸色微微发白。尽管在苏的试炼中已见识过无数可能性,但由这位执掌“戒律”与“命运”的英桀亲口说出,尤其是那最后未言的结局,所带来的压迫感是截然不同的。那是一种…仿佛无论如何努力,都难以挣脱既定轨迹的无力感。
“这就是…‘戒律’吗?”星的声音有些干涩,“告知我无法改变的命运?”
“不,孩子。”阿波尼亚缓缓摇头,悲悯之色更浓,“‘戒律’…并非束缚命运的枷锁。而是…在知晓了这交织的‘业’与既定的‘轨迹’之后,依然向你揭示它们,并给予你…最后一次‘选择’的机会。”
她抬起手,轻轻拂过空中一条最为纤细、几乎透明、却连接着星的丝线。
“我可以为你施加‘戒律’。”阿波尼亚的声音带着一种奇异的力量,“我可以‘请’你避开那最黑暗的可能性,‘请’你走向相对平缓的道路…以此‘约束’你的命运,减少你与你所爱之人的苦痛。”
她的指尖,亮起了一点纯净的、散发着绝对“秩序”与“约束”力量的乳白色光芒。那光芒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仿佛能强行抚平命运的波澜,将万物纳入既定的轨道。
“接受这份‘戒律’吧。”她的声音充满了诱惑,那是安全、是稳妥、是避免最深痛苦的承诺,“让我为你…背负这选择的沉重。”
星的内心剧烈地挣扎起来。接受“戒律”,或许就能避开那听起来无比可怕的终末,就能让关心她的人免受牵连…这份诱惑,在知晓了前路的艰险后,变得如此真实。
她手背上的刻印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份抉择。「鏖灭」在无声地咆哮,抗拒着被安排;「黄金」在低语,提醒她辉煌往往与风险并存;「天慧」在冷静地分析着每一种选择的利弊;「浮生」则在全力维持着她心湖的平静,不被恐惧所主导。
她想起了千劫那焚烧一切的“存在”证明,想起了樱那超越刹那的“守护”决意,想起了伊甸那面对注定的落幕依然高歌的“勇气”…
如果在这里接受了“戒律”,选择了被安排好的、相对“安全”的道路,那她一路走来所经历的一切,所承载的一切信念,又算什么?她岂不是否定了那些英桀们,在明知前路艰险甚至注定毁灭的情况下,依然坚持自我、奋力抗争的意义?
她抬起头,目光穿过那些纵横交错的命运丝线,看向祭坛上那悲悯的修女,眼神逐渐变得清晰而坚定。
“不。”星的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在这寂静的祈祷之间回荡,“谢谢您的好意,阿波尼亚前辈。但是…我拒绝。”
阿波尼亚覆眼布带下的眉头,似乎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即使…那条路上,充满了你无法想象的痛苦与失去?”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即使如此。”星斩钉截铁地说道,她向前一步,仿佛要主动挣断那些连接着她的命运丝线,“我的路,应该由我自己来选择。无论是辉煌,还是毁灭,无论是希望,还是绝望…那都应该是属于我自己的‘业’,应该由我亲自去经历,去承担!”
“如果命运早已写下…”星的眼中燃烧着不屈的火焰,那是由十一种信念共同点燃的火焰,“那我就用自己的意志,去把它改写!”
话音落下的瞬间,星感到那些连接在她身上的、无形的命运丝线,仿佛发出了细微的崩裂声!她自身的“变量”特质,她那汇聚了众多英桀信念的决意,正在强行干扰、甚至试图扭转那既定的轨迹!
阿波尼亚沉默了。良久,她那悲悯的脸上,竟然缓缓浮现出一丝…极其微弱的、近乎释然的微笑?那微笑在她那总是充满哀伤的脸上,显得如此珍贵而动人。
“我…‘看’到了…”她的声音空灵而带着一丝如释重负,“我看到了…在那无数的‘注定’之中,由你亲手点燃的…全新的‘可能性’…”
“你拒绝了‘戒律’的庇护,选择了拥抱自身的‘业’…这本身,就是最强大的‘戒律’——对自我意志的坚守。”
她抬起手,那点原本代表着“约束”的乳白色光芒,性质开始发生奇妙的转变。它不再显得威严而强制,而是变得温暖、坚韧,如同由无数祈祷与祝福编织而成的、守护信念的纯白丝带。
“既然如此…”阿波尼亚将那点蜕变后的光芒,轻轻点向星的胸口,正对心脏的位置,“我便将这‘戒律’…赠予你。”
“它不是用来束缚你的命运,而是用来…‘加固’你的意志,‘明晰’你的选择。愿它在迷惘之时提醒你,在痛苦之中支撑你,让你在万千的可能性中,永不迷失自己的‘方向’。”
那点纯白的光芒融入星的胸膛,一股温暖而坚定的力量瞬间扩散开来!它没有带来力量的提升,却仿佛在她灵魂深处打下了一根坚实的“锚”,让她对自身信念的认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清晰与坚定!那些纷乱的命运丝线在她感知中不再具有压迫性,反而成为了她可以凭借自身意志去拨动、去影响的“琴弦”!
她的手背上,第十二枚刻印悄然浮现——那是一个极其简洁、却蕴含着无比庄严与守护力量的、如同纯白丝带交织成的十字状印记。
「戒律」的刻印。
一段充满了悲悯、释然与最终祝福的意念,流入星的心间:
…命运如线…
…交织往复…
…然意志…
…可为其主…
…此戒律…
…非为束缚…
…乃为…
…祝福…
…与…
…守望…
星感受着胸口中那“戒律”的锚点,以及手背上十二枚仿佛构成一个完美循环的刻印,一种圆满与超脱的感觉油然而生。她明白了,阿波尼亚的试炼,是最后的拷问,是对她自由意志的最终确认。
阿波尼亚缓缓低下头,双手重新交握,仿佛继续着她那永恒的祈祷,但她的身影,开始如同融入光线般渐渐淡去。
“去吧…‘变量’…”她最后的声音如同叹息,“去谱写…你那独一无二的终章吧…‘真我’…在等待…”
当她的身影完全消失,那布满空间的命运丝线也如同晨雾般消散。整个祈祷之间恢复了废墟的本来面貌,只有星胸口那坚定的“锚点”和手背上圆满的十二刻印,证明着刚才那场关乎命运与选择的对话。
爱莉希雅走到星身边,静静地看着她,眼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有欣慰,有骄傲,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悲伤与决然。
“所有的‘回响’,都已齐备。”爱莉希雅的声音轻柔而郑重,“现在,只剩下…最初与最终的答案了。”
“星,”她向星伸出手,脸上绽放出那无瑕的、仿佛能驱散一切阴霾的笑容,“准备好…去见一见,‘我’了吗??”
星看着爱莉希雅伸出的手,又看了看自己手背上那象征着一段壮丽史诗与沉重信念的十二枚刻印,最终,坚定地将自己的手放了上去。
最终的试炼,通往“真我”的最后一程,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