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高守不能被他所用,那注定会成为他必须清除的目标。
在这种局势下,大枭雄系统发布这样的任务,自然合情合理,也在他预料之中。
实际上,苏天汉心里更倾向于彻底铲除IcE这个杀手组织。
当IcE没有立刻答应他的条件时,他就已经决定要让这个组织彻底覆灭,不再有收编的打算。
除非IcE现在能表现出十足的诚意——不仅交出高守的资料,还要亲手除掉他,并在各方面都做到极致,才有可能换得一线生机。否则,就再无转圜余地。
从目前来看,IcE显然不会这么做,甚至连高守的资料都不愿交出。
王昌和IcE的行事风格一向偏执、狂妄,他们向来自负到极点,不到真正生死关头,根本不会低头求饶。只有当刀真正落下来时,他们才会意识到恐惧。
可到了那时,苏天汉的刀一旦落下,就意味着他们再无活命的机会。哪怕拼命挣扎,也只是徒劳罢了。
至于高守,他倒是另有打算。
不得不说,高守确实是个难得的人才,是个极其专业的杀手,实力不容小觑。
更重要的是,他和王昌等人不同,还保留着自己的原则。即使身为杀手,也会先判断目标是否该死,才会决定是否接下任务。
王昌行事狠辣,不论对方身份如何,只要他动了杀心,不管老幼病残皆不放过,手段更是极其凶残。
因此,只要高守做出明智的决定,苏天汉便不会动杀机,反而愿意留他在身边做事。
高守与IcE之间只是任务上的往来,并非真正属于那个组织,自然谈不上背离或脱离。
正因如此,苏天汉有把握将高守纳入麾下。
更进一步说,苏天汉还打算借助高守的力量来对抗IcE。一旦高守加入,事情就会变得更容易许多。
身边多了一位顶尖杀手,苏天汉的实力无疑将有所增强,许多事情也能找到合适的人去办。
所以,他会先尝试招揽高守,使其为己所用。
如果无法达成目的,苏天汉才会考虑将其铲除。
对苏天汉而言,无论收编还是除掉高守,都能完成任务目标,选择空间很大。眼下只需静观其变,再做决断。
“政府重点开发火炭,火炭要变成富人区?”
一则新闻随着香江政府出台的新政策,迅速传遍全城。
香江政府针对火炭推出的一系列发展计划,已明确显示出该区域将被重点开发。
可以预见,这一轮开发之后,火炭的各个方面都会随之提升。
也正因为如此,关于火炭将成为富人区的说法逐渐流传开来。
尽管这个说法略有夸张,但火炭确实将迎来巨大的发展。
原本火炭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偏僻之地,哪怕有政府政策扶持,多数人也只是略微关注,随后便会淡忘。
但因天运地产公司此前在火炭的投资引发热议,让火炭再次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如今又获得香江政府的重点开发,自然引发巨大反响。
“政府要开发火炭,房价肯定会暴涨,天运地产的老板真是料事如神!”
“早知道就应该去火炭买房,那里的地价和房价原本那么便宜,要是早些入手,现在就赚翻了。”
“现在投资也不迟,虽然价格已经涨了不少,但还不是顶峰。随着发展,楼市还会继续攀升。现在入手房产,放个一两年,翻一倍轻轻松松。”
“没错,现在还能买得到,等再过一阵子,地皮和房子都被抢光了,想买也买不到。”
在香江各地,随处都能听到类似的对话,市民们纷纷表达对火炭房产投资的热情。
香江的房地产市场眼下格外热闹。新政策一出,人们几乎立刻联想到房价将迎来上涨。
现实也确实如此,特别是那些被政府重点规划的区域,地价与楼价齐飞,涨幅惊人。
正因如此,当香江政府宣布将重点开发火炭地区时,市场立刻沸腾。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纷纷将目光投向火炭,期待从中分得一杯羹。
当天的各大报纸几乎都在头版刊登了这项政策,火炭的关注度迅速飙升,地产市场也愈加火热,吸引了无数投资者的目光。
……
地中海集团,董事长办公室内。
“这苏天汉怎么总是这么走运,这次又被他押中了!”徐加诚看完报纸后,情绪激动地将报纸甩在桌上,满脸的不甘。
他随即下令:“立刻派人去火炭看看,有没有还没被买走的地皮,现在只要能拿到火炭的地,肯定能赚一笔。”
坐在他对面的总经理缓缓开口:“火炭的地皮现在几乎都被买光了,剩下的不是被政府保留,就是没有出售计划。”
“目前唯一还在私人手里的地皮,就是苏天汉手上的那一块,而且这块地不仅面积最大,位置也最合适,用来建楼盘再合适不过。”
“这次政府的开发计划,几乎都是围绕着这块地展开的,其他地段的地价其实已经虚高,只有苏天汉这块地才是真正的黄金地段。”
“就算他不开发,现在直接转手卖出,也能轻松赚两千万。”
听完这番话,徐加诚的脸色更难看了。苏天汉轻轻松松就能赚到两千万,这让他心中极为不平衡。
总经理接着说:“还有一个消息,因为政府把重心转移到火炭,原本计划开发的油麻地项目已经搁置,我们手上的地皮价格已经大跌,预计损失接近一千万。”
“一千万?你说什么?”徐加诚震惊地抬起头,神情难掩愤怒。
地产行业的波动一向剧烈,政策风向一变,利益格局也随之翻转。
有人一天赚上千万,也有人转眼间血本无归。在这个行业,没有足够的关系,无法第一时间掌握最新动向,想要长久获利并不容易。
即便是地中海集团这样的大企业,也难免会判断失误,情报来源也未必总是准确。
徐加诚虽然在政府有些门路,但对手的背景往往更深,消息自然也会被他们提前掌握。
最令他无法接受的,并不是集团的损失,而是苏天汉居然又一次站在风口上,轻松赚得盆满钵满。这种强烈的对比,让他内心如针扎一般难受。
他清楚香江政府原本对油麻地的规划之所以终止,是因为重点转移至火炭。若不是火炭被选为新开发区域,香江政府仍会持续推进油麻地的项目。如此一来,徐加诚便不会损失大量资金。他认为,若非苏天汉插手此事,自己不仅不会亏损,反而还能从中获利。正因如此,他对苏天汉的怨恨更深,认定所有损失皆因对方所致。
“徐董,苏天汉的地产公司规模不大,资金肯定有限!”
总经理建议说:“我们不如主动收购他在火炭的地皮,由我们来开发楼盘,利润相当可观。或者也可以考虑与他的公司合作开发这个项目,这样赚得更多。”
“我的地中海集团实力雄厚,有必要和天运这种小公司合作吗?”徐加诚皱眉回应。
总经理连忙解释:“当然不是说我们要平等合作。以我们集团的实力,完全可以主导这个项目,到时候再设法把天运排挤出去,或者在账目上动手脚,让盈利变成亏损,利润自然就全部归我们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