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封没头没脑的警告信,像一根毒刺,扎在林晓心头。送信的小商人被秘密控制,经过反复审讯和背景核查,确认他只是一个被利用的、毫不知情的传递工具。信纸和墨水都是最普通的货色,没有任何线索。
“悬赏为饵,真正的杀招,在信使身上。”
这句话反复在林晓脑海中回荡。是有人暗中示警?还是竹内宽故布疑阵,扰乱视线?
“旅座,无论这封信是真是假,都说明鬼子正在策划更阴险的行动。”查理分析道,“我们一直处于被动防御,虽然挫败了多次刺杀,但这样下去防不胜防。”
林晓站在沙盘前,目光锐利地扫过“外线区”那些代表日军活动的蓝色标记。被动挨打从来不是他的风格。
“你说得对,查理。”林晓的手指重重地点在沙盘上,“我们不能只等着鬼子出招。既然他们想玩阴的,那我们就陪他们玩一把更大的!”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心中迅速成型——利用敌人传递信息的渠道,反向输送假情报,诱敌深入,然后……瓮中捉鳖!
“那个被我们秘密处决的参谋部文书,”林晓看向负责反谍工作的张三,“他暴露之前,接触过哪些外部人员?有没有可能,鬼子还不知道他已经被我们清除?”
张三立刻回答:“他是在单独投毒时被抓,消息严格封锁。他之前主要接触的外部人员,就是那个经常来卖杂货的小商人,用于传递一些不重要的采购清单。我们检查过,清单没有问题。”
“小商人……”林晓眼中精光一闪,“就是他了!鬼子很可能就是通过他来接收内应情报的!既然内应‘突然沉默’,鬼子一定会起疑,也会试图重新激活或者确认这条线。”
他立刻下令:“严密监控那个小商人,但不要惊动他。下次他再来,故意让他‘偶然’听到一些‘重要’消息。”
几天后,小商人再次来到根据地贩卖针线杂物。在集市上,他“无意中”听到两名“东方旅”后勤军官在一旁低声抱怨。
“唉,旅座非要在这个时候去视察三号兵站,那边靠近沼泽,路又难走,警卫力量还薄弱……”
“嘘!小声点!这事机密!听说旅座是为了新火箭筒的实战测试才去的,就带了一个警卫排……”
“可不是嘛,真让人担心……”
小商人耳朵微微一动,不动声色地记下了这些话。
又过了几日,他“恰好”路过指挥部附近,听到里面传来林晓“压抑着怒气”的训斥声(由一名声音相似的军官模仿):
“……废物!三号兵站的防御是怎么搞的?哨兵巡逻间隔那么长?要是鬼子摸过来怎么办?!查理,你立刻从核心区调一个连过去加强防卫!不能再出差错了!”
这些经过精心设计的“泄密”信息,通过小商人这个看似不起眼的渠道,几经周转,最终摆在了竹内宽的案头。
竹内宽看着这份由多条线索相互印证的情报:林晓将亲临防御相对薄弱的三号兵站;目的是测试新式火箭筒;因对兵站防御不满,已从核心区调走部分兵力加强;随行警卫仅一个排。
他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笑容。多次刺杀失败,让他意识到林晓身边的防护如同铁桶。但这一次,机会似乎来了。远离核心区,警卫力量削弱,目标明确……
“很完美的陷阱,不是吗?”竹内宽对身边的副官说道,“林晓想用自己当诱饵,引我们上钩。他以为我们还会像以前一样,派小股部队去偷袭。”
副官疑惑:“大佐阁下,您的意思是?”
“他将计就计,我们又何尝不能?”竹内宽的手指在地图上三号兵站的位置画了一个圈,“他以为我们只会出动特遣队。这次,我们偏偏要动用主力!命令第一步兵大队,秘密向三号兵站外围运动!同时,特遣队精锐提前潜入兵站附近丛林,确认情况。一旦林晓出现,第一步兵大队立刻发动强攻!内外夹击,不惜代价,务必将其歼灭!”
他眼中闪烁着赌徒般的疯狂:“就算这是陷阱,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也是不堪一击!我们要用一场堂堂正正的强攻,碾碎他们的幻想!”
然而,竹内宽不知道的是,他所有的反应,都在林晓的预料之中。
“三号兵站”本身就是一个精心布置的假目标,位置孤立,易攻难守。那个被“调走”的连队,实际上只是虚晃一枪,暗中却加强了核心区和其他关键节点的防御。而林晓,压根就没有离开过指挥部一步。
真正的杀招,隐藏在“三号兵站”侧翼的一片无名高地和必经的峡谷地带。张三的特战连和两个最精锐的步兵营,早已携带着重机枪、迫击炮和崭新的“四三式”火箭筒,在那里设下了死亡伏击圈。他们就像耐心的猎人,等待着被假情报引来的猎物。
几天后,日军第一步兵大队主力,在夜色的掩护下,果然如同林晓预判的那样,悄然进入了伏击区域。而竹内特遣队的精锐,也如同鬼魅般出现在“三号兵站”外围,等待着攻击信号。
当日军大队长确认兵站内“灯火通明”,似乎有“大人物”活动(实际上是安排的替身和假目标)后,果断下达了攻击命令!
就在日军士兵嚎叫着冲出丛林,扑向空荡荡的兵站时,侧翼高地上,林晓亲自下达了开火命令!
“打!”
霎时间,寂静的夜空被灼热的弹雨撕裂!mG34机枪形成交叉火网,如同死神的镰刀般扫向日军密集的队形!迫击炮弹带着尖锐的呼啸,精准地砸在日军的冲锋路线上和炮兵阵地!“四三式”火箭筒喷射着火焰,将日军匆忙架设起来的重机枪和试图冲击火力点的步兵炸得人仰马翻!
日军完全被打懵了!他们预料中的“轻微抵抗”变成了钢铁风暴!预期的“内外夹击”变成了单方面的屠杀!队伍在狭窄的谷地中挤作一团,成了完美的靶子!
战斗几乎呈现一边倒的态势。精心准备的伏击,加上火力与地形的优势,让日军第一步兵大队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而潜入兵站外围的竹内特遣队,也被预先埋设的地雷和埋伏的警卫排打得损失惨重,仓皇撤退。
当黎明来临,战场上只剩下日军的尸体、损毁的装备和弥漫的硝烟。
竹内宽在远方通过望远镜看着这惨败的一幕,脸色铁青,几乎将牙咬碎。他不仅没能杀掉林晓,反而赔上了一个精锐步兵大队和部分特遣队力量!
“林晓……八嘎呀路!”他愤怒地低吼,第一次在与这个对手的交锋中,感到了深深的挫败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
将计就计,假情报网初战告捷!“东方旅”不仅成功化解了一次致命的危机,更重创了来犯之敌,极大地鼓舞了根据地的士气。
然而,林晓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知道,竹内宽吃了这个大亏,绝不会善罢甘休。下一次,这个狡猾的对手,又会使出怎样狠毒的手段?这场智力与勇气的较量,还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