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透过田家新居厨房的窗棂,在光洁的灶台上投下温暖的光斑。
关茵茵穿着舒适的居家服,头发松松挽起,正熟练地在灶台前忙碌着。平底锅里,金黄的煎蛋滋滋作响,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旁边的砂锅里,小米粥咕嘟咕嘟地冒着细密的气泡。
田铭岳系着围裙,在一旁切着咸菜丝,刀工算不上多好,但很认真。
“茵茵,今天这咸菜好像腌得格外入味。”他夹起一根尝了尝,点评道。
“嗯,是王婶家送来的,她今年新试的方子,加了点花椒和橙皮。”关茵茵头也没抬,顺手将煎好的蛋盛进白瓷盘里。
没有波澜壮阔的计划,没有需要紧急处理的文件,只有柴米油盐的寻常烟火气。
楼梯上传来咚咚的脚步声,伴随着少年清亮的嗓音。
“妈!爸!早上好!”田瑞背着书包冲进厨房,鼻子用力嗅了嗅,“哇!煎蛋!妈你最好啦!”
他伸手就想抓,被关茵茵轻轻拍开。
“洗手去!多大的人了,还毛手毛脚。”
田瑞吐了吐舌头,笑嘻嘻地跑去洗手。
紧接着,田甜也脚步轻快地走了下来。她已经是个亭亭玉立的少女,气质沉静了许多,但眼神依旧明亮。
“妈,爸,早。”她走到流理台边,自然地拿起杯子给自己和弟弟倒牛奶,“妈,我们学校下个月艺术节,我们小组准备做一个关于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融合的课题展示,我想用咱们‘茵岳’的发展历程做案例分析,可以吗?”
“当然可以。”关茵茵将煎蛋和粥端上餐桌,“需要什么资料,去我书房找,或者直接去问你小姑。”
“谢谢妈!”田甜眼睛弯成了月牙。
一家四口围坐在餐桌旁,开始了平凡而温馨的早餐。
田瑞叽叽喳喳地说着学校里的趣事,哪个同学跑步摔了个大马趴,哪个老师讲课特别搞笑。
田甜则一边小口喝着粥,一边和父母讨论着她的课题构思,偶尔还会问父亲对物流管理的一些看法。
田铭岳耐心地回答着儿女的问题,时不时给关茵茵夹一筷子小菜。
关茵茵听着,笑着,偶尔插几句话。
阳光慢慢爬满了半个餐厅,照亮了空气中漂浮的细微尘埃,也照亮了每个人脸上满足而平和的神情。
没有冲突,没有算计,没有需要提防的明枪暗箭。
只有食物升腾的热气,碗筷轻微的碰撞声,家人间毫无负担的谈笑。
这一切,简单,真实,却弥足珍贵。
关茵茵看着丈夫眼角的细纹,看着儿女青春洋溢的脸庞,心中被一种巨大而安稳的幸福感填满。
这就是她重生一世,历经千辛万苦,最终追求的——一个充满烟火气的,完整的,温暖的家。
早餐结束,田铭岳起身收拾碗筷。
“今天我去送孩子们上学,你再休息会儿。”他对关茵茵说。
“好。”关茵茵微笑着点头。
田瑞蹦跳着去拿书包,田甜细心地把椅子推回原位。
“妈,我们走啦!”
“妈,再见!”
孩子们的声音随着关门声渐渐远去。
屋子里安静下来。
关茵茵走到窗边,看着田铭岳的车载着孩子们,平稳地驶出院落,汇入清晨的车流。
阳光毫无保留地洒满整个厨房,一切都干干净净,井然有序,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她微微仰起头,闭上眼,感受着这宁静温暖的时刻。
嘴角,不由自主地向上扬起一个无比安然的弧度。
所有的苦难都已过去,所有的救赎都已完成。
未来,或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她知道,无论风雨,她都有能力,也有身边这些挚爱的人们,一起走下去。
“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