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的青石镇张灯结彩,林家老宅的大门前,一对红灯笼高高挂起,门楣上 “县文明家庭” 的牌匾在阳光下格外醒目。这是林家参与公益事业以来获得的第五个市级以上荣誉,从 “市优秀公益组织” 到 “乡村振兴先进单位”,一张张奖状、一块块牌匾,不仅记录着林家公益事业的成果,更悄然改变着这个家族的气质与面貌。
“以前提起林家,大家只会说‘那个种草莓、开加工厂的富裕家族’;现在再提起,大家会说‘那个热心公益、帮了很多人的林家’。” 林建国站在荣誉墙前,看着墙上的奖状,感慨地对家人说。公益事业开展两年来,林家的社会形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以前企业招聘时,村民们总担心 “老板会不会苛刻员工”;现在招聘信息一发布,应聘者络绎不绝,不少人说 “能在有爱心的企业工作,心里踏实”。
更让林建国欣慰的是,公益不仅改变了外界对林家的看法,更让家族成员的精神世界发生了积极蜕变。曾经只关心生意好坏的林文博,现在每次去种植基地,都会主动询问贫困户王大叔的妻子病情;以前不爱出门的刘敏,如今每周都会跟着苏晚去村里开展 “爱心课堂”,教孩子们画画、唱歌;就连最调皮的林思远,也学会了主动分享 —— 过年时收到的压岁钱,他第一时间就说 “要捐给贫困小朋友买文具”。
“以前总觉得赚钱最重要,现在才明白,帮助别人带来的快乐是金钱换不来的。” 林文博想起去年冬天的一件事:当时他在种植基地巡查,发现贫困户张桂兰因为担心土鸡生病,急得在鸡舍外掉眼泪。他立刻联系兽医上门诊治,还帮张桂兰制定了详细的养殖防疫计划。后来张桂兰的土鸡顺利出栏,赚了近万元,特意提着一篮土鸡蛋来感谢他。“看着张婶感激的眼神,我心里比赚了几十万还高兴。” 林文博说,“现在我每次去基地,都会主动问问村民们有没有困难,能帮就帮一把。”
刘敏的变化也让家人惊喜。以前她总把精力放在打扮和购物上,对公益活动从不感兴趣。直到去年参加 “助学励志会”,看到受助学生陈雪因为没钱买辅导资料,在课堂上偷偷抄同学的笔记,她心里深受触动。回来后,她不仅主动捐款为陈雪买了全套辅导资料,还加入了 “爱心课堂” 志愿者团队,每周都去学校给孩子们辅导功课。“现在我再也不盲目买奢侈品了,把钱省下来帮助孩子,比穿名牌更有意义。” 刘敏说,上个月她还组织了一场 “爱心义卖”,把自己和朋友们的闲置物品拿出来义卖,所得款项全部捐给了助学基金。
公益事业还让林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空前增强。以前家族聚会时,大家讨论的话题总是围绕着 “生意好不好做”“今年能赚多少钱”,偶尔还会因为利益分配产生矛盾;现在聚会时,大家讨论的都是 “这个月公益活动怎么安排”“哪个贫困户需要重点帮扶”,遇到问题时也会齐心协力想办法。
去年冬天,青石镇遭遇罕见暴雪,种植基地的部分大棚被积雪压塌,不少村民的蔬菜也被冻坏。林建国在家族群里发起 “抗雪救灾” 倡议,短短一小时,家族成员就全部响应 —— 林守业联系建筑队抢修大棚,林文博组织员工清理积雪,苏晚和刘敏为受灾村民送去棉衣和棉被,林思远则跟着大人们一起铲雪,连年近九旬的林松年也让家人把自己的积蓄捐出来,帮助村民重建大棚。“以前遇到困难,大家可能会先考虑自己的损失;现在遇到事,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怎么一起解决,怎么帮助更多人。” 林守业说,那场暴雪过后,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更亲近了,遇到问题也更愿意互相体谅、互相支持。
最让林家意外的是,公益事业还为家族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开展公益合作的过程中,林家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既有市农业局的专家,也有外地的企业家,这些人不仅为林家的公益事业提供了支持,还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带来了新的合作机会。
市农业局的李专家是在 “生态种植培训班” 上与林家相识的。他对林家的生态种植模式非常认可,不仅为基地推荐了更优质的种苗和更科学的种植技术,还帮助林家申请了 “省级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 称号。有了这个称号,林家的草莓和樱桃在市场上更受欢迎,价格也比同类产品高出 20%,去年销售额同比增长了 35%。“如果不是因为公益培训,我们根本没有机会认识李专家,也得不到这么好的发展机遇。” 林建国说。
外地企业家王总则是在 “公益成果展” 上与林家结缘。他被林家的公益理念和实践感动,主动提出与林家合作,共同开发 “生态农业旅游项目”—— 由王总投资建设民宿和旅游设施,林家负责提供有机农产品和种植体验项目,收益的 10% 用于公益事业。这个项目不仅能带动林家企业发展,还能为青石镇带来更多就业机会,帮助更多村民增收致富。“以前我们找合作方,总是要看对方能给我们带来多少利益;现在因为公益结缘,大家更看重的是理念一致、志同道合,合作起来也更顺畅、更长久。” 苏晚说。
如今的林家,早已不是单纯追求财富的家族,而是一个充满爱心、有担当、有温度的家族。每年春节,林家都会收到大量来自受助对象的感谢信和祝福 —— 有的是受助学生寄来的成绩单,有的是脱贫村民送来的土特产,还有的是村里老人亲手绣的鞋垫。这些朴素的礼物,成了林家最珍贵的年货,也成了家族成员继续投身公益的动力。
正月十五元宵节,林家组织了一场 “公益团圆宴”,邀请了受助学生、脱贫村民、公益合作伙伴等近百人一起吃汤圆、闹元宵。宴会上,陈雪代表受助学生发言:“谢谢林家叔叔阿姨的帮助,让我们能安心读书。将来我们一定会努力学习,像你们一样帮助更多人,把爱心传递下去。” 王大叔也激动地说:“没有林家的帮助,我家现在还过着苦日子。现在我不仅脱了贫,还在基地找到了稳定的工作,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
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林建国心里充满了自豪和感动。他举起酒杯,对大家说:“公益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份责任、一份担当。两年来,是公益让我们这个家族变得更有温度,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未来,我们会继续坚持公益之路,带动更多人参与公益,让爱心和温暖传递下去,让更多人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掌声在宴会上响起,温暖的烛光映照着每个人的笑脸。公益带来的变化,不仅刻在林家的荣誉墙上,更刻在每个家族成员的心里,成为林家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家族的未来发展照亮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