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天光微熹。
赵小二并未急于沉浸在新洞府浓郁的灵气中修炼,也未立刻去研习《青云炼气诀》筑基篇,而是依照师尊吴清风的嘱咐,以及宗门规章,离开了丹鼎峰,驾驭着已然升级至中品法器的“墨守”飞剑,化作一道不起眼的青色流光,朝着青云宗主峰方向的一座偏殿飞去。
魂灯殿。
此殿并非坐落于主峰最显眼、最繁华的地带,而是位于一处相对幽静,甚至带着几分肃穆的山谷之中。殿宇通体由一种深灰色的“镇魂石”砌成,造型古朴厚重,不见飞檐斗拱的华丽,只有简洁的线条与岁月留下的斑驳痕迹。山谷内林木森森,却奇异地听不到太多鸟鸣虫嘶,唯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更添几分静谧与深沉。
尚未靠近,赵小二便感觉到一股无形无质,却直透神魂的奇异力场笼罩着整个山谷。这力场并非压制,更像是一种温柔的包裹与探查,让人不由自主地收敛心神,生出敬畏之感。
他降下飞剑,落在魂灯殿前方以巨大青石板铺就的广场上。广场空旷,仅有寥寥数名弟子进出,皆步履轻缓,神色庄重,无人喧哗。
迈步走入殿门,一股混合着檀香、古老纸张以及某种难以言喻的灵性气息扑面而来。殿内光线略显昏暗,唯有两侧墙壁上镶嵌着的长明灯,散发出稳定而柔和的光芒。视线所及,是一排排望不到尽头的巨大木架,这些木架不知以何种灵木制成,色泽暗沉,散发着淡淡的幽香。而每一格木架之上,都放置着一盏造型古朴的青铜油灯。
灯盏样式统一,灯身刻满了细密而玄奥的符文,灯内盛放着清澈如水的特殊灯油,一根同样材质、色泽略显黯淡的灯芯静静立于其中。绝大多数灯盏都安静地燃烧着,豆大的灯火稳定而明亮,颜色各异,有的炽烈如阳,有的温润如水,有的锋锐如金,映照出灯身上铭刻的一个个名字与所属峰头。
这里,便是青云宗所有内门弟子、真传弟子以及长老们的魂灯所在。灯火象征着生命与神魂的状态,灯在人在,灯灭人亡。一旦有弟子在外遭遇不测,魂灯便会产生相应变化,宗门便能第一时间知晓,甚至能通过秘法追溯最后的情景。
此地,可说是青云宗传承延续的根基之一,重要性不言而喻。
殿内值守的弟子不多,皆身着素白服饰,气息沉静,修为赫然都在筑基期以上。他们默默地擦拭着灯盏,或者记录着什么,对于赵小二的到来,只是抬眸看了一眼,便继续手中的工作,显然早已习以为常。
赵小二环视一周,走向大殿深处一张古朴的木案。案后,坐着一位须发皆白,面容清癯,穿着深灰色长老服饰的老者。他正闭目养神,气息与整个魂灯殿仿佛融为一体,深不可测。赵小二甚至无法准确判断其修为,但至少是金丹期,甚至可能更高。
“弟子赵小二,丹鼎峰新晋内门弟子,奉师命前来留存魂灯印记。”赵小二在案前站定,恭敬行礼,同时递上了自己的内门弟子令牌。
灰衣老者缓缓睁开双眼。他的眼眸并不显得浑浊,反而异常清澈,如同两潭深不见底的古井,目光落在赵小二身上,带着一种穿透表象,直抵本源的力量。
他接过令牌,神识一扫,微微颔首,声音苍老而平和,带着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嗯,吴清风那小娃娃座下的?不错,根基扎实,神魂凝练。随老夫来。”
老者站起身,并未见如何动作,身形便已飘然移至一侧的空置木架前。他从架上取下一盏未点燃的崭新青铜魂灯,灯身上尚无一字。
“凝神静气,放开心防,引动你的一缕本源魂息,汇于指尖。”老者手持魂灯,对赵小二吩咐道,语气不容置疑。
赵小二深吸一口气,依言而行。他闭上双眼,心神沉入识海,摒弃所有杂念。对于修士而言,本源魂息至关重要,与神魂、性命息息相关,轻易不可示人。但在此地,面对宗门的核心传承仪式,他必须给予绝对的信任。
他小心翼翼地,从自身神魂本源中,分离出细如发丝、几乎微不可察的一缕。这一过程极为微妙,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剥离之感,但并不痛苦。那缕无形的魂息在他意念引导下,缓缓汇聚于右手食指指尖。
就在魂息离体的瞬间,赵小二感觉到自身与那缕魂息之间,产生了一种玄之又玄的微弱联系。
“点。”
老者低喝一声,声音仿佛带着某种奇异的韵律。
赵小二指尖那缕无形魂息,仿佛受到牵引,倏地没入魂灯那根黯淡的灯芯之中。
嗡——
一声轻微的、仿佛来自灵魂层面的震颤响起。
那根原本黯淡的灯芯,自顶端开始,一点点亮起温润的白色光芒,这光芒并不刺眼,反而给人一种安宁、稳固之感。光芒缓缓向下蔓延,最终将整根灯芯点亮。
噗。
一声轻响,豆大的白色灯火稳定地燃烧起来,光芒纯净,火苗笔直向上,没有丝毫摇曳。与此同时,灯身之上,灵光流转,自动浮现出“丹鼎峰·内门·赵小二”的字样。
也就在灯火点燃的刹那,赵小二清晰地感觉到,自身与这盏魂灯之间,建立起了一种稳固而神秘的联系。仿佛自己的生命印记,有一部分已寄托于此,与这古老的殿宇,与整个青云宗的命运,紧密相连。
老者将点燃的魂灯郑重地放置回木架之上,与其他万千魂灯并列。他看着那稳定燃烧的白色灯火,微微点头:“魂灯已立。此灯以你本源魂息为引,以‘安魂木’为芯,‘星辰液’为油,只要你不曾形神俱灭,魂灯便长明不熄。宗门可通过魂灯知晓你的生死安危,若你遇险,魂灯示警,宗门或可施以援手。切记,魂灯亦是你与宗门羁绊之证,莫负宗门。”
“弟子谨记长老教诲!”赵小二肃然应道。看着那盏代表着自己的灯火在万千光芒中静静燃烧,一种前所未有的归属感与责任感油然而生。自此,他赵小二,才算是真正融入了青云宗这个庞然大物的核心体系。
手续完成,那灰衣长老却并未立刻让赵小二离开,而是踱步回到木案后,取出了一枚材质特殊、触手冰凉的黑玉玉简,放在了案上。
“既已筑基,留名魂灯,便算是我青云宗真正的核心弟子,有资格知晓此界更广阔的天地。”老者缓缓道,“此简乃宗门秘制‘寰宇图’,记录了我等所处人界,东西南北四域以及中央大陆的粗略疆域、主要势力分布以及一些众所周知的险地禁区。你初入筑基,眼界当放得更开,莫要只局限于青云宗一隅。”
赵小二心中一动,连忙双手接过那枚黑玉玉简。他知道,这才是晋升内门另一项隐形的福利——对这个世界认知层面的提升。
他恭敬道谢后,并未立刻离开,而是就站在案前,迫不及待地将神识沉入玉简之中。
轰!
仿佛一瞬间,他的意识被拉入了一个无比浩瀚、星光点点的虚空图谱之中。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被淡淡清光笼罩的区域,形状并不规则,其中山川河流、宗门城池皆有粗略标注。赵小二一眼就看到了位于这片区域偏东南位置的“青云宗”,其规模在地图上不过是一个稍大些的光点。而整个这片区域,被标注为“东域”。青云宗在东域范围内,算是雄踞一方的霸主之一,但绝非唯一。地图上,还有数个光点亮度与青云宗相仿,甚至有两个更为耀眼,分别标注着“玄天剑宗”与“妙音仙阁”。除此之外,还有众多中小型宗门、修真家族、王朝国度星罗棋布。东域之外,环绕着无边的“万妖山脉”以及浩瀚的“碎星海”。
他的神识继续“看”去。
在东域之西,隔着浩瀚无垠的“万妖山脉”和部分“碎星海”,是一片色调偏于土黄与赤红的广袤区域,标注为“西域”。此地灵气据说偏向燥烈,多荒漠、火山,宗门势力相对分散,但民风彪悍,体修与一些独特的火、土属性功法盛行。地图上特别标注了西域与一片被浓重黑气笼罩区域的交界处——“镇魔关”。看到这里,赵小二心中了然,看来宗门之前征调弟子前往镇魔关,便是为了防备那片黑气所代表的“魔界”势力。
东域之北,是一片被冰雪符号覆盖的酷寒之地,名为“北疆雪原”,人烟稀少,却盛产各种冰属性、阴属性的天材地宝,亦有苦修宗门盘踞。
东域之南,则是郁郁葱葱、遍布沼泽雨林的“南荒”,妖族势力极为强大,人族修士活动范围相对有限,充满了神秘与未知。
而在这东西南北四域的中心,是一片被璀璨金光笼罩,面积远超任何一域的庞大无比的大陆——**中央大陆**!
地图上对中央大陆的描绘远比其他四域详细,但也仅仅是相对而言。其上标注着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庞大势力:“大乾皇朝”、“天机书院”、“瑶池圣地”、“须弥山”、“幽冥鬼府”……这些名字,每一个都代表着人界最顶级的传承与力量,是真正决定此界风云走向的巨擘。中央大陆灵气最为浓郁,资源最为富集,天才辈出,是无数修士向往的终极舞台。
东西南北四域,如同众星拱月般,环绕着这片浩瀚无边的中央大陆。而四域与中央大陆之间,并非坦途,要么隔着无尽之海,要么横亘着天堑般的山脉、绝地,寻常修士终其一生,也难以跨越。
赵小二的神识从玉简中退出,久久无言。
他站在原地,脑海中依旧回荡着那幅浩瀚的寰宇图谱。一直以来,他知道世界很大,但直到此刻,他才对“大”这个字,有了一个相对清晰的、却更加令人震撼的概念。
青云宗很强,在东域是顶尖势力。但放眼整个东域,并非独一无二。而东域,在整个人界五域之中,恐怕也只是偏安一隅。那资源无尽、强者云集的中央大陆,又是何等光景?
自己之前的种种经历,无论是山村岁月,杂役生涯,外门争斗,乃至筑基成功,在这幅宏大的地图面前,都显得如此渺小,如同微尘。
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在他胸中激荡,有震撼,有茫然,但更多的,是一种被点燃的向往与开阔。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这浩瀚天地纳入胸中,对着那一直静默等待的灰衣长老,再次深深一揖,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却异常坚定:
“魂灯不息,性命无忧。弟子赵小二,今日方知天地之广阔!”
老者看着他眼中那由震撼转为坚定的光芒,浑浊的眼底闪过一丝几不可查的赞许,微微颔首:“知天地之广,方能明自身之微,而后有奋进之心。去吧,大道漫漫,好自为之。”
赵小二郑重行礼,转身离开了这座沉静的魂灯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