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臣团打道回府的消息,早早便送回皇帝御案之上。
勤政殿中。
商议完政事后大臣们陆续退出去,只有太子殿下依旧站在那儿没挪窝。
“有事儿就说,没事儿就赶紧回东宫处理政事去。”
眼睛都没往下扫一次,手中那御笔在一封又一封奏折上龙飞凤舞,定下一件又一件朝廷大事。
皇帝一天天忙的飞起,基本上不是在批奏折就是在批奏折的路上。
他不是那种天赋卓绝的帝王,甚至不是打小培养起来的继任之君,所以就指着勤能补拙以量保质了。
“父皇,儿臣是来帮着求情的。”
想想那群姑姑叔叔们几次三番求上门来的惨况,太子的脸上有点为难,也有点忍俊不禁。
他攥起拳头咳嗽了一下,掩饰掉自己嘴角边的笑意,方才一脸正色的禀报。
“自从长乐偷跑出京城去已经快两个月了,儿臣收到消息或许再有半个月左右,她就能跟着使臣们平安归来。”
“朕也知道,不用你多言。”
“所以父皇,您想好等长乐回来以后,要怎么惩罚她了没有?”
“暂时没有。”
“…那,是罚还是不罚?”
小心的看了一眼亲爹的脸色,太子殿下对于越来越像个真正皇帝的父亲,已经有了一种打心底生出来的敬畏。
是臣对君的敬畏。
他现在是一位合格的储君,就不可能再像小时候那样,跟身为皇帝的父亲推心置腹。
伴君如伴虎,事事需谨慎。
皇帝批完了一摞奏折以后放下笔歇歇手,接过宫人奉上的茶水喝了一口。再看向太子的眼神里,就添加了一些凌利的审视。
“有什么话直接说,莫要拐弯抹角。难不成太子先替朕提前想好了,要怎么惩罚胆大妄为的长乐郡主?”
说这些话的时候,声音里带入了一丝不大明显的不高兴。立刻被太子殿下给捕捉到了帝王的心思,他这才敢重重的松了口气。
“儿臣岂敢那么大胆逾越?我又不是表妹,从小没吃过熊心豹子胆,可不敢搁父皇眼皮子底下淘气。”
一句淘气,轻飘飘的把事情给掀过去。
皇帝无可无不可的笑了一下。
太子再接再励。
“她满打满算也才十六岁,正是在学堂里坐不住的年纪,想跑出去玩一会儿很正常。求父皇看在儿臣这一点薄面上,莫要跟长乐一般见识。”
“这是有人去你东宫说三道四了?”
“也不全是,还有一些是来求儿臣救命的…”
这回真是不能忍了,笑的挺欢乐。
“父皇,听说长乐这一趟北元之行多少还算是戴罪立功了的。若是您连祸头子都不打算追究了的话,那能不能把她的那些帮手给赦免了?”
“这是有人求到你头上了?”
“对,一茬接一茬的。昨天傍晚,十三皇姑又坐在我东宫门口哭先皇的动静,不知道父皇您听说了没有?”
“略有耳闻。”
“那今日天没亮十五叔又来踹我宫门,说十三叔和十四叔快不行了这事儿,你知道吗?”
“现在知道了。”
“唉,虽然他们岁数不大但是辈分在那里。
一口一声的求我这当侄儿的救命,真是怪可怜的。
父皇,您说儿子该怎么办?”
“你别管。”
皇帝冷笑了一声。
“这些年就是朕太好说话了,怜惜他们年幼失怙所以好生待之,才把他们一个个给养的这么狗胆包天!”
说到生气的地方,直接把茶盏扔回了御岸上。
“朕罚他们冤了吗?
还好意思跑去找你过来当说客?
如果不是朕这个当皇帝的还要脸,朕直接把他们全扔到皇陵里去跪祖宗,我看下次他们谁还敢跟着一起为非作歹!”
“咳咳,父皇您这话说的未免也太严重了些。哪里就有为非作歹了?不过就是一些少年义气罢了。”
太子搅尽脑汁的想求情之词。
“他们和长乐是同窗亦是好友,年龄相当意气相投。一时犯糊涂做下的错事,如今早都已经知道错了。
您看这两个月,那一群孩子是打也打了罚也罚了,总不能为此要了他们性命去不是?
求父皇开恩便饶他们一饶吧,也省得长乐回来以后生气跟我们闹腾。你又不是不知,那小丫头可是护短的很呢!”
“哼,她护的哪家的短?”
“好几家呢!
且不说我的那几个姑姑叔叔们,就是闻家和伍家那几个孩子,跟长乐也是从小玩到大的铁交情。
她要知道您收拾了她的好朋友,回头不得生气的跟您闹腾啊?”
太子这万分实诚的回答,让皇帝不高兴的冷哼了数声。
“哼,朕能怕她生气?
这件事情上就是她做的不对,她应该害怕朕生气才是!
哼,为了区区一个宋易行,竟敢背着朕偷偷翻墙跑了?这哪里还像个郡主?这简直就像个小泼皮!你等她回来的,我不打她我就不是她亲舅舅。
朕一个当舅舅的,用不着迁就一个快淘上天去的熊孩子!”
一张嘴就是满满的怨念。
好在太子早已经听习惯了,而且还很知道怎么熟门熟路的劝说亲爹。
“父皇,儿臣刚才那话不是那个意思。您堂堂帝王之尊,怎么可能害怕一个小丫头?
还都是因为在意么?
您对长乐的一片疼爱之心,整个大肃上上下下无人不知。只不过孩子毕竟也长大了,女儿家的心思肯定也会有,”
再次谨慎地抬起眼睛看看亲爹,没在对方脸上看出有动怒的迹象,太子这才敢继续劝。
“其实儿臣并不知道宋易行他,到底是哪里做了让您看不过眼的事儿。
毕竟这么多年他从小优秀到大,在儿臣浅薄的眼界里,他似乎并没有犯下过什么错处。
您当时明明是打算把他当成长乐的童养夫,此事不仅心明眼亮的旁人能看的出来,他自己也不可能不明白。
要不然,他凭哪一点能够和一位皇家郡主那般亲密的陪伴着长大?”
“你现在没那么蠢了,甚好。”
皇帝难得对自己的蠢儿子看顺眼一次。
太子嘴角抽了一下。
“谢父皇夸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