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发漏了一张)
林玄一路游历,感悟新生洪荒的脉动,不知不觉间,已行至昆仑山地界。
但见昆仑山,作为万山之祖,洪荒龙脉之源,其气势愈发磅礴浩瀚。山脉连绵不知几万里,峰峦如聚,直插云霄,其上白雪皑皑,山下却是四季如春,灵泉飞瀑,仙草奇葩遍布。浓郁的先天灵气几乎凝成实质,化作氤氲仙雾缭绕山间,更有玄奥道韵自然流转,龙凤虚影时隐时现,端的是洪荒一等一的仙家圣地,远超其他洞天福地。
林玄收敛了周身气息,如同一个寻常访客,沿着山阶缓步而上。他并未直接飞临山顶,以示对昆仑之主、三清道尊的尊重。山间奇石灵兽,皆具灵性,见有客至,或好奇张望,或奔走相告,却无一丝戾气,显是受三清道法熏陶,一派祥和。
行至半山麒麟崖,早有道童等候。此次并非金角银角,而是两位新点化的仙童,灵秀非常,见到林玄,恭敬行礼:“仙长可是北冥林玄上仙?老爷们已知上仙驾临,特命我二人在此迎候。”
林玄含笑点头:“有劳二位仙童引路。”
随童子登上昆仑主峰,来到那座古朴恢弘的三清殿前。殿门敞开,道韵盎然。步入殿中,只见三清道尊已然端坐于蒲团之上。
太清老子居中,气息愈发深邃淡漠,恍若与天道合真,周身阴阳二气流转,演化太极玄妙,看似无为,却蕴含无穷造化。
玉清元始天尊居左,面容威严,阐述天机,周身瑞气千条,璎珞垂珠,彰显至高无上的秩序与威严,仿佛一切规则皆由其定。
上清通天教主居右,目光锐利,剑气凌霄,周身散发着截取一线生机的凌厉与洒脱,道袍之上似有万仙来朝之虚影,气象万千。
三清气息相较以往,皆有精进,显然稳固天地、功德加身,加之自身苦修,道行愈发深不可测,已臻准圣巅峰之极致,混元道果圆满,只差那临门一脚的契机。
“林玄道友,久违了。”太清老子缓缓开口,声音平和,直接响在心神深处,带着一种天道般的淡漠与了然。
林玄拱手一礼,微笑道:“贫道云游至此,特来拜访三位道友。昆仑仙境,道韵更胜往昔,令人心折。”
元始天尊微微颔首:“道友亦是风采更胜从前,混元道基圆融无暇,可喜可贺。”他一眼便看出林玄修为稳固,气息内敛,已达巅峰。
通天道人则是哈哈一笑,显得颇为热情:“林玄道友,你可是稀客!此番游历洪荒,观这新生气象,感觉如何?可比你那北冥海有趣多了吧?”
童子奉上仙茶,四人分宾主落座。茶香袅袅,道韵交融。
林玄品了一口昆仑仙茶,只觉道心清明,赞道:“好茶。”随即放下茶盏,正色道:“不瞒三位道友,贫道此番游历,感触良多。洪荒经前番举措,本源补益,天地稳固,确是焕然一新。万灵生机勃勃,尤其是人道兴起,势不可挡,地道亦隐有复苏之兆。三道并立之局,已初现端倪。”
太清老子眼眸开阖,似有阴阳生灭:“天地演变,自有其道。顺势而为,方是正理。”
元始天尊接口道:“然,新局亦带来新变数。巫妖退场乃大势所趋,然其过程,恐非一帆风顺。劫气虽减,却未尽消。”
通天道人剑眉一挑:“大劫亦是大道磨砺!若能在此变局中截取一线生机,未必不能更上一层楼!只是不知,那遁去的一,究竟何在?”他目光灼灼,似在询问天道,又似在考较林玄。
林玄知三清皆已明悟自身道途,距离圣境只差鸿蒙紫气与机缘,此番论道,亦是相互印证。他沉吟片刻,道:“通天道友所言极是。大道五十,天衍四九。那遁去的一,或许不在天,不在地,亦不在已然显现的人道,而在于变数本身,在于万物演变中那不可预知的灵性与抉择。贫道观那人族,虽得天命,然其未来走向,是昌盛还是衰败,是仁德还是暴虐,皆在其自身抉择,此便是变数。巫妖二族,是顺应退场还是逆天争命,亦是其抉择,此亦是变数。乃至吾辈修士,未来道途,何尝不是由无数抉择铺就?”
三清闻言,皆露思索之色。老子微微颔首,元始目光深邃,通天则眼中精光更盛。
四人随即就天地法则、三道关系、未来大势等玄妙问题展开论道。殿内道音缭绕,时而如清泉流淌,阐述至理;时而如雷霆炸响,辩论机锋;时而如春风化雨,交流心得。林玄的混沌本源之道与三清的清微天道各有千秋,相互印证,皆觉受益匪浅。
论道持续数日,方尽兴而止。
林玄见时机已到,便起身拱手道:“与三位道友一席谈,如饮醇醪,贫道受益良多,对前路亦更添几分明悟。此番游历尚需继续,便不多叨扰三位道友清修了。”
玉清原始连忙道:“道友不如再留下些日子,再论道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