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之上,风云际会,法则显化。乾坤鼎如同天地的心脏,悬于空中,缓缓旋转,每一次转动,都引动周天灵气潮汐。鼎身之上,日月星辰的虚影明灭不定,地水火风的符文流转生辉,散发出难以言喻的磅礴道韵。太清、玉清、女娲三位大能,端坐于祥云之上,宝相庄严,心神与法力尽数灌注于鼎中,这一场关乎洪荒未来的炼制,持续了数千年光阴。
鼎内,早已非简单的炉火景象,而是一片微缩的混沌海与开辟景。四条玄龟巨腿所化的胚胎,在太极图定序的框架内,经受着盘古幡开天气息的千锤百炼,又被女娲娘娘的造化功德与息壤精华如同母亲的手般温柔滋养。它们仿佛回到了天地未开之时,经历着一种另类的“孕育”与“成长”。
其形态被大道之力重新塑造成更加完美、匀称、挺拔的擎天玉柱模样,高耸巍峨,自带威严。质地发生了根本性的蜕变,从原本充满生机的血肉骨骼,转化为一种非金非玉、非石非木,却兼具诸物之长的先天神材,呈现出一种厚重的玄黄色泽,表面天然铭刻着无数细密而玄奥的道纹,既有玄龟本源的绝对防御之力,又融入了撑天功德的祥瑞金光,更隐含着一丝开天锋芒的无坚不摧之意。
这一日,当时机成熟,鼎内所有光华、所有奔流的能量骤然向内一收,仿佛宇宙坍缩!一股难以形容的浩瀚、厚重、稳固、仿佛能承载诸天万界重量的磅礴气息,自乾坤鼎中如同沉睡的巨龙苏醒般弥漫开来!整个北海为之寂静,仿佛在迎接某种神圣的诞生!
太清老子紧闭的双眸蓦然睁开,眼中太极流转,清喝一声:“功德圆满,神柱当出!开!”
随着他袖袍一挥,乾坤鼎那沉重的鼎盖,在一阵轰鸣道音中,缓缓开启!
“嗡——!”
刹那间,四道粗大无比、凝练如实质的玄黄光柱,自鼎内冲天而起!光柱直冲九霄,搅动风云,引动周天星辰为之共鸣!光柱之中,四根巍峨耸立、散发着无尽威严与神圣气息的撑天巨柱缓缓升起!每一根都高达万丈,粗壮无比,通体流光溢彩,玄黄功德之气缭绕,混沌道韵弥漫,其品质,已然达到了极品先天灵宝的巅峰层次!更因其蕴含的撑天使命与无量功德,使得它们与洪荒天地气运紧密相连,自带一种万法不侵、万劫不磨的不朽特性!
几乎在同一时间,九天之上,雷声轰鸣,却非劫雷,而是天道贺音!浩瀚无边、精纯至极的玄黄功德金光,如同天河决堤,自冥冥虚空轰然降临!其规模之巨,虽不及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却也远超立教、立族之功!
这功德金光在空中一分为三:
最大的一份,约占六成,如同四条金色的巨龙,欢快地融入那四根刚刚出世的天柱之中,使其光芒更盛,神圣气息愈发浓郁,仿佛被天道正式加冕,使命天成!
其次一份,约占三成,化作一场温暖的金色光雨,洒向下方的北海,被女娲娘娘早有准备地以神通引导,精准地汇入那失去四肢、仅以九天息壤护住本源与初生元神的玄龟所在。
最后一份,约占一成,则均匀地一分为三,分别落入太清、玉清、女娲三位炼制者的庆云之中,算是天道对其辛劳的嘉奖。
那玄龟的元神,在如此海量的功德金光滋养下,如同久旱逢甘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凝实、壮大!原本朦胧的形态变得清晰,化为一个憨厚敦实、面露慈悲之相的道人虚影,灵智彻底圆满,道行境界在功德的推动下连连突破!女娲娘娘看准时机,施展无上造化神通,以剩余的九天息壤为基,混合部分功德金光,为其重塑了一具先天道体。这道体虽不及原先肉身强横,却灵秀通透,道韵天成,与元神完美契合,再无半点滞碍。
新生的道人——此刻可称其为玄龟道人——感受着前所未有的轻松与自由,激动得热泪盈眶。他对着空中三位大能,推金山,倒玉柱,行五体投地大礼,声音哽咽却充满虔诚:“弟子玄龟,拜谢老师收录之恩!拜谢女娲娘娘再造之恩!拜谢太清师伯护持之恩!”声音清朗,再无半分懵懂浑噩。
元始天尊含笑点头,受了这一礼,温言道:“善。尔舍身成仁,功德无量,今得新生,道体无暇,当勤修玉清正法,谨守心神,未来辅佐四极,庇护苍生,方不负此番机缘。”自此,玄龟道人便算正式入了元始天尊门下,虽为记名,却也是莫大缘法。
四极天柱炼制成功,静静悬浮于北海之上,散发着镇压诸天、稳固乾坤的无上威严,等待着被送往洪荒四极,履行其撑天的使命。而玄龟道人的新生,也为此番悲壮而神圣的举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