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庄观内,人参果树道韵流转,枝叶婆娑,洒下点点清辉。林玄、镇元子、红云三人围坐在石桌旁,桌面上茶水早已凉透,却无人顾及。他们的目光,仿佛穿透了观顶,投向了那遥远东海方向,虽战斗已歇,但天地间仍残留着一丝令人心悸的法则波动与淡淡的劫煞之气。
良久,林玄缓缓收回目光,指尖无意识地在石桌上划过一道玄奥的轨迹,眸中混沌之色深处,似有周天星辰生灭的景象一闪而过。他开口,声音低沉而带着一丝奇异的韵律:“二位道友,观那周天星斗大阵,引动星辰本源,秩序井然,宛若天道脉络显化。其力之磅礴,固然毁天灭地,然其运转之机理,引而不发、聚而不散,实乃天地间一等一的‘疏导’与‘汇聚’之法。”
镇元子闻言,抚须的手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道友之意是……莫非想借这星辰运转之理,用于我等稳固天地之策?”他执掌地书,对地脉流转、能量平衡最为敏感,立刻捕捉到了林玄话中的关键。
红云老祖也收起了一贯的嬉笑,凝神细听。
林玄点头,目光愈发深邃:“正是。我那‘混沌转灵’之念,核心在于将天外混沌之狂暴,转化为滋养洪荒之有序灵气。此过程,需一庞大而稳定的‘容器’与‘通道’。周天星斗大阵,以星辰为节点,勾连宇宙,其框架本身,便是一个现成的、覆盖整个洪荒的‘能量网络’!若能将混沌转灵之能,嵌入此网络之中,或以星辰之力为引,构建类似的‘转灵节点’,遍布四极八荒。那么,转化而来的灵气,便可借星辰之力,均匀洒向洪荒,滋养万物,更能借此网络,疏导地脉淤积的煞气、平衡天地间失衡的能量。其效,或许远超我等先前闭门造车之想!”
他越说,思路越清晰,仿佛推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不周山为天柱,是为‘定海神针’;四极天柱立起,是为‘四维支撑’;而这星辰转灵网络,便是‘活血化瘀’、‘滋养周身’的脉络!三者合一,洪荒天地之基,方可称得上固若金汤!”
红云听得拍案叫绝,茶盏都震得跳了起来:“妙!太妙了!林玄道友,你这脑子真是……真是通了天道了!这不就是把妖族那杀人的刀,变成救人的药了吗?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不对,是化干戈为玉帛!哈哈哈!”
镇元子亦是动容,他闭上眼,以地书感应大地脉络,推演此计可行性,半晌后睁开眼,眼中难掩激动:“此计……大善!若成,功在千秋!然,道友啊,此计牵涉之广,远超先前。非但要巫族认可地脉改动,需妖族全力运转周天星辰,更需诸位有道真修出手,调和此举引发的巨大天道因果,理顺阴阳,否则稍有差池,引动的混沌未平,反而可能先酿成大祸!”
林玄神色肃然:“道兄所言极是。此乃逆天改命之举,步步凶险。然,正因为其难,其险,方显其价值。此事非一家一姓之私利,乃为洪荒万灵请命。我等当尽力说服各方,陈以利害。我欲亲往巫族一行,巫族秉盘古遗泽,执掌大地,其态度至关重要。镇元道兄与昆仑三清、女娲娘娘素有交情,可否劳烦前往陈情?红云道兄交友广阔,与西方二位或有缘法,可否一试?”
镇元子毫不犹豫:“固所愿也,不敢请耳。三清道友道行高深,女娲娘娘心怀慈悲,贫道必当尽力说服。”
红云也收起玩笑,正色道:“放心!接引准提那两个家伙,最重因果功德,此事若成,对他们西方复兴大有裨益,老道我去说道说道,保管他们心动!”
计议已定,三位准圣不再耽搁,各自起身。镇元子驾起土黄色祥云,直往昆仑山方向而去;红云化作一道红色遁光,笑嘻嘻地朝着西方掠去;林玄则身形一晃,化作一道若有若无的北冥玄煞之气,悄无声息地融于风中,朝着不周山巫族腹地潜行而去。一场关乎洪荒命运的游说,就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