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行程的延伸,蓬莱仙岛内积累的各类灵植、矿物、灵材已然堆积如山,种类繁多,属性各异,几乎涵盖了林玄一路所见洪荒大地上的大部分中低阶天材地宝。这些资源,单一看或许价值有限,但如此庞大的基数汇聚在一起,便形成了一笔难以估量的财富。
林玄内视着混沌珠内那琳琅满目的“宝库”,心中渐渐萌生了一个清晰的想法。仅仅收集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将这些资源有效地转化为自身修为的提升、道法的完善乃至道场的建设,才是关键。这便涉及到修行路上不可或缺的辅助之道——丹道、器道与阵道。
“丹道,可化草木精华、妖兽内丹为灵丹妙药,助长修为、疗伤续命、突破瓶颈。我如今虽有大罗修为,但修行路上,难免需要快速恢复法力、治疗道伤、乃至辅助感悟的丹药。蓬莱仙岛灵药无数,若能善加利用,炼制成丹,效力将倍增。”
“器道,可炼金石灵材为法宝神兵,护道杀敌、飞行遁走、辅助修行。鸿蒙量天尺虽强,但乃功德至宝,轻易不可动用。寻常争斗、日常所用,仍需其他法宝。且炼制法宝的过程,本身也是对材料特性、能量掌控、法则铭刻的深刻感悟。”
“阵道,更是重中之重。小可护身匿迹,中可守护洞府,大可改天换地、汇聚灵机。我欲创那‘混沌转灵’之阵,逆转混沌为先天灵气,此乃逆天之举,非有无上阵道修为不可为。即便退而求其次,要更好地掌控蓬莱仙岛,乃至未来集齐三岛布下三才大阵,也需要极高的阵道造诣。”
这三道,并非小道,而是与自身大道修行相辅相成,甚至在某些关键时刻能起到决定性作用的通天之途。一味苦修法力、感悟法则,固然是根本,但若辅以精湛的丹、器、阵三艺,无异于如虎添翼,能让修行之路走得更加顺畅、更加安全。
“更何况,”林玄目光深远,“我之道乃混沌大道,旨在包容万物,演化万法。丹、器、阵三艺,恰恰是运用万物、演化法则的实践之道。深入研究此三艺,或许能反过来加深我对混沌演化、对阴阳五行、对能量转化的理解,对混沌大道的修行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心意既定,林玄便不再仅仅满足于收集材料。他在赶路之余,开始分出一部分心神,沉浸在对这三道基础理论的研究与推演之中。
他回忆前世零星的道家知识,结合洪荒天地间流转的粗浅炼丹、炼器法门(一些弱小种族的传承或天地自然显化的粗浅道理),以及从蓬莱仙岛、方丈岛先天大阵中领悟到的一些阵法皮毛,开始进行最基础的尝试。
他没有好高骛远,而是从最简单的辟谷丹、止血散开始,以神识为炉火,以低阶灵药为材料,模拟炼丹过程,体会药性融合、火候掌控的微妙。
他选取最普通的铁精、铜母,尝试以自身混沌真火熔炼,塑形成最简单的飞针、小盾,感受材料特性与法力灌注的契合点。
他以神识勾勒阵纹,从最基础的聚灵阵、隐匿阵开始,在沿途山石、虚空中布下,观察其效果,调整其结构,理解能量流转与天地法则的呼应关系。
这个过程,枯燥而繁琐,失败是家常便饭。一炉丹药炼成废渣,一件法器炼成顽铁,一个阵法布下即溃散……但林玄并不气馁。他深知这是必经之路,每一次失败,都是一次经验的积累,一次对细微之处的重新认识。
他的大罗神识赋予了他在微观层面无与伦比的掌控力与洞察力,而混沌之气的包容性与可塑性,也让他在尝试各种法门时更具优势。渐渐地,他开始摸到一些门道。
炼出的丹药虽品相不佳,但总算有了药效;打造的法器虽粗糙,但已初具灵光;布下的阵法虽简陋,但已能稳定运转。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他对各种材料的性质、对不同能量(如火力、灵力、煞气)的转化、对基础法则纹路的理解,都在飞速提升。这些看似“杂学”的知识,正一点点地反哺着他的混沌大道,让他对“混沌生万物”的过程有了更具体、更深刻的认知。
尤其是对“混沌转灵大阵”这个终极目标,虽然依旧遥不可及,但通过对基础阵法的研究,他已不再是毫无头绪。他开始思考,如何构建一个能承受混沌之气冲击的阵基?如何设计能将无序混沌导向有序灵气的法则回路?需要哪些关键的材料或能量节点?
这些问题,如同灯塔,指引着他在丹、器、阵三艺的海洋中,有目的地探索和学习。
游历,依旧在继续。收取资源,也变成了更有目的性的行为——他会开始留意哪些材料适合炼丹,哪些适合炼器,哪些蕴含特殊的能量或道韵可能对阵法有用。
他的目标,依旧是不周山。但他的修行,已不再局限于赶路和感悟天地,而是融入了对百艺的实践与探索。这条通往不周山的道路,也成了一条夯实基础、拓宽道途的修行之路。
混沌道途,不仅需要至高的境界,也需要最扎实的根基。林玄正在为自己未来的通天之路,一砖一瓦地打下最牢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