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周山脚下临时开辟的洞府内,随着“固山阵旗”方案的明确,加固不周山本体的难题找到了一个巧妙而根本的解决途径,众人的注意力便自然而然地转向了此计划的另一核心,也是林玄最初构想的基石——如何将天外混沌之气,转化为滋养洪荒的先天灵气。
此事的核心,落在了周天星斗大阵之上。
帝俊与太一的神色变得格外凝重。周天星斗大阵乃是妖族镇族之宝,攻伐无双,如今要将其改造为一座“生产型”、“滋养型”的大阵,其难度不亚于重造一座新阵。这需要对大阵的根本运转逻辑进行深刻的调整,甚至重构。
“林玄道友,通天道友,”帝俊开口,河图洛书悬浮身前,演化出周天星辰轨迹,“周天星斗大阵,以星辰为节点,引动的是星辰本身磅礴而相对‘有序’的本源之力,其性偏于‘肃杀’与‘镇压’。而混沌之气,乃是天地未开之前的本源状态,混乱、狂暴、蕴含无限可能,其性与星辰之力迥异。欲将其转化,谈何容易?”
太一也沉声道:“混沌之气靠近洪荒,便会被天地胎膜阻挡、消磨部分,但仍有大量渗入,化为地水火风肆虐,或沉淀为煞气。若要主动接引、转化,无异于引狼入室,稍有不慎,转化未成,反先酿成大祸。”
林玄与通天教主对视一眼,皆知此事关键。林玄沉吟片刻,道:“帝俊道友所虑极是。混沌之气确实狂暴。然,物极必反,混沌亦为万法之源。其之所以有害,在于其‘无序’。若能以大法力、大阵势,将其导入一个‘有序’的框架内,引导其向‘生’的一面演化,便可化害为利。”
他指向河图洛书演化的星辰轨迹:“周天星斗大阵,其最玄妙之处,并非仅仅是星辰之力,而是其架构——一个覆盖整个洪荒天穹的、稳定运行的、蕴含天道至理的秩序网络!这网络本身,就是一个绝佳的‘转化熔炉’的框架!”
通天教主眼中精光暴涨,接口道:“妙啊!林玄道友此言,直指核心!好比冶炼,需有坚固的炉体。周天星斗大阵,便是这天地间最坚固、最庞大的‘炉体’!吾等无需改变星辰之力的根本属性,而是要在现有大阵的架构内,嵌入或叠加一套专司‘转化’的‘内阵’或‘符文体系’!”
他越说越兴奋,手指凌空划动,一道道玄奥的符文显现:“此‘转灵内阵’,核心在于疏导与催化。首先,需在洪荒胎膜之外,选定几处混沌相对薄弱、且与周天星辰呼应之点,布下接引阵眼,以星辰之力为引,如同设立‘港口’,将混沌之气‘接引’入大阵网络,而非任由其无序冲击。”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林玄接过话头,眸中混沌之色流转,演化生灭,“混沌之气入阵后,不能强行压制,而需引导其循着星辰轨迹运转。在运转过程中,以大阵之力,模拟开天辟地之初,清浊分离、阴阳化生的过程。可设定特定的星辰节点为 ‘净化之星’ (如太阴星,主宁静、净化),有的为 ‘造化之星’ (如岁星,主生机、生长),有的为 ‘秩序之星’ (如北斗,主纲常、定序)。让混沌之气在流转中,受不同星辰道韵的熏陶、催化,自然而然地沉淀杂质,分离清浊,其核心的混沌本源,则逐渐向温和的先天灵气转化!”
太一若有所思:“如同江河之水,流过不同的地貌,会自然沉淀泥沙,变得清澈?只是这过程,需以阵法加速、优化。”
“正是此理!”林玄肯定道,“最后,转化而成的先天灵气,便可借周天星斗大阵本身覆盖洪荒的特性,如同星光普照一般,均匀地洒向大地,滋养万物。同时,转化过程中沉淀下来的混沌残渣(如部分狂暴的煞气、杂质),可引导至特定区域封存或缓慢净化。”
帝俊闻言,闭目以河图洛书疯狂推演,良久后睁开眼,眼中难掩震撼与钦佩:“疏导而非堵截,引导而非压制,化天地伟力为自然之功……林玄道友,通天道友,此计……真乃巧夺天工!若真能实现,周天星斗大阵将不仅是征伐之器,更是滋养天地的命脉!其功德,无可估量!”
他看向太一,太一也缓缓点头。这个思路,不仅解决了技术难题,更将周天星斗大阵的价值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完全符合妖族“统御周天”的天命宣称!
通天教主哈哈大笑:“好好好!框架已定!接下来,便是细细设计那‘接引阵眼’、‘转灵符文’以及能量疏导路径!帝俊道友,太一道友,需借河图洛书与东皇钟之力,详细推演星辰轨迹与混沌接口的对应关系。林玄道友,你深谙混沌本质,转化过程中的法则演化,需你主导。贫道便来设计这‘转灵内阵’的具体符文结构与能量回路!”
分工明确,众人立刻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洞府内,星光与混沌之气模拟交织,符文生灭,道韵澎湃。一场将杀伐大阵变为生命源泉的伟大改造,在这几位洪荒顶尖大能的通力合作下,拉开了序幕。混沌转灵之路,虽然依旧布满荆棘,但前进的方向,已然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