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底发工资的日子,本该是地铁站里最热闹的时候。休息室的布告栏前挤满了人,一个个伸着脖子,等着看这个月的考勤和奖金。
林晓梦站在人群外围,心里盘算着这笔钱该怎么安排。房租要交一千二,水电费大概两百,给妈妈寄五百,剩下的钱要撑到下个月。虽然紧巴巴的,但好歹是自己挣的。她摸了摸手肘,淤青已经消得差不多了,只留下一块浅黄色的印子。想到这个月受的委屈,她暗暗希望奖金能多一点,好歹算是个安慰。
“来了来了!”前面有人喊了一声。人事部的小陈抱着一沓打印纸走过来,用磁铁把工资条一张张贴在布告栏上。人群立刻骚动起来,大家争先恐后地往前挤。
林晓梦等人都散得差不多了才上前。她找到自己的工号,手指顺着表格一行行往下看。基本工资3300,全勤奖200,夜班补贴150......看到安全奖那一栏时,她愣住了。
那里是个醒目的“0”。她以为自己看错了,又仔细看了一遍。确实是零。她赶紧掏出手机计算器,把前面的数字加起来,最后的总数比上个月少了整整三百块。
“怎么回事?”她忍不住出声。旁边传来王姐的叹气声:“别算了,这月安全奖全扣了。”“为什么?”林晓梦转过头,发现王姐的脸色也很不好看。
“上周末李哥值班的时候,漏检了一瓶超过100毫升的洗发水。”王姐指了指布告栏最上方新贴的通知,“公司新规,一人漏检,全组连坐。”
林晓梦这才注意到那张盖着红章的通知。白纸黑字写得很清楚:“为强化团队责任意识,即日起实行安全责任连带制。组内任一成员出现漏检,全组扣发当月安全奖。”
她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上周末她轮休,根本不在班上。可现在,她却要为一个不在场时发生的错误受罚。
“这不公平......”她轻声说。“公平?”身后传来李哥的声音,“公司什么时候跟你讲过公平?”林晓梦转过头,看见李哥正悠闲地靠在墙上抽烟,脸上居然还带着笑。“李哥,你......”她想说什么,又不知道该怎么说。
“我怎么了?”李哥吐了个烟圈,“谁还没个失误的时候?要怪就怪公司定的规矩太死板。”
他说得轻描淡写,好像被扣钱的不是他自己一样。林晓梦突然想起来,李哥是本地人,家里有房,上班就是找个事做,不在乎这点钱。可这三百块对她来说,意味着接下来一个星期都要省吃俭用。
下午的班会上,班长的脸色也很凝重。“公司的规定,大家也都看到了。”他清了清嗓子,“以后都打起精神来,一个人的失误,影响的是整个团队。”
底下响起一片窃窃私语。“班长,这规定是不是太不合理了?”有个年轻同事忍不住说,“又不是我们自己犯错,凭什么扣我们的钱?”
班长无奈地摇摇头:“这是上面的决定,我也没有办法。要怪就怪我们是一个团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团队?”李哥在角落里冷笑一声,“有些人拼命表现的时候,怎么不想着团队?”这话明显是针对林晓梦的。她感觉到周围的目光都落在自己身上,如坐针毡。
散会后,她追上班长:“班长,上周那件事我真的不知情,而且那天我轮休......”班长停下脚步,看着她:“小林,我知道你委屈。但规定就是规定,我也改变不了什么。”“可是......”“别想那么多了。”班长拍拍她的肩膀,“以后大家都注意点就是了。”
看着班长离开的背影,林晓梦站在原地,心里堵得慌。三百块钱,对有些人来说可能不算什么,对她来说却是实实在在的血汗钱。她想起上个月为了省两块钱公交费,多走了三站路;想起在超市为了买打折的临期食品,等到晚上九点才去;想起看到喜欢的那件外套,看了三次都没舍得买。
而现在,这些钱就这么莫名其妙地没了。晚上回到宿舍,她拿出记账本,把原本规划好的开支一项项划掉。给妈妈的钱不能少,只能从自己的生活费里扣。这就意味着,接下来的一个月,她连外卖都点不起了,每天都要吃食堂最便宜的那个窗口。
她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上那道熟悉的裂缝。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张磊发来的消息:“发工资了,明天请你吃火锅?”
要是往常,她一定会开心地答应。可今天,她一点心情都没有。“这个月奖金被扣了,没钱消费。”她回道。张磊的电话立刻打了过来:“怎么回事?你不是一直很认真吗?”
听她说完事情的经过,张磊在电话那头骂了一句:“这什么破规定!太不讲理了!”“是啊......”她叹了口气。“要我说,你就别那么认真了。”张磊又开始老调重弹,“反正认不认真都要被扣钱,何必呢?”
这话听着耳熟,可她这次没有反驳。她突然觉得,张磊说的也许是对的。既然认真工作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反而要被别人连累,那认真还有什么意义?
第二天上班,她明显感觉到组里的气氛变了。以前大家虽然也抱怨,但工作起来还算认真。可现在,每个人脸上都写着“混日子”三个字。
“查那么仔细干嘛?”她听见一个老同事对新人说,“查得再仔细,别人一犯错,奖金照样没。”
林晓梦站在安检机前,手里的扫描仪突然变得沉重。她看着屏幕上一个个过去的包裹,第一次产生了“随便看看就算了”的念头。
可是当一个大号的双肩包出现在屏幕上时,她还是下意识地多看了两眼。包里有个形状奇怪的东西,看起来像......
“请开包检查。”她拦住那个背包的年轻人。年轻人不耐烦地打开包,里面只是个造型特别的保温杯。虚惊一场。“没事找事。”年轻人嘟囔着走了。
林晓梦站在原地,心里五味杂陈。她明明可以像其他人一样敷衍了事,可偏偏做不到。那种认真负责的习惯,已经刻在了骨子里,想改都改不掉。
中午在食堂,她听见邻桌的同事在议论:“听说昨天林晓梦去找班长理论了?”“可不是嘛,觉得自己可委屈了。”“要我说就是活该,平时那么爱表现,现在知道厉害了吧?”
她低头默默吃饭,饭菜在嘴里味同嚼蜡。她想起小时候,因为同桌考试作弊,全班都被罚站。她哭着对老师说:“我什么都没做,为什么也要受罚?”
老师当时说:“你们是一个集体,就要共同承担责任。”可是现在,她真的想不通。为什么别人的错误,要她来承担后果?为什么她认真工作,反而成了被嘲笑的对象?
下班的时候,她在更衣室遇见王姐。犹豫再三,她还是开口问道:“王姐,你说公司这样合理吗?”王姐正在换鞋,头也没抬:“合不合理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公司的规定。要么接受,要么走人。”
这话像一盆冷水,浇得她透心凉。走在回宿舍的路上,她第一次认真思考“走人”这个选项。可是想到人才市场上那些要求高、薪水低的工作,她又退缩了。
公交车上,她看着窗外闪过的霓虹灯。这个城市这么大,机会这么多,可为什么留给她的选择却这么少?手机银行发来短信,显示工资已经到账。她看着那个比预期少了一截的数字,突然觉得很累。
也许这就是社会吧。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不得不接受的现实。她把手机放回口袋,把头靠在车窗上。玻璃很凉,但她已经感觉不到了。
这一刻,她突然理解了李哥他们为什么总是混日子。不是因为不想好好干,是因为好好干也没用。可是,真的要变成那样吗?她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