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城第七十五日的清晨,新夏城城外灵田旁的土路上,传来木犁 “吱呀” 的闷响 —— 张老栓扶着木犁把,赵河在前面拉着绳,两人脸憋得通红,木犁尖才勉强插进硬土层,半天只翻出窄窄一道土沟。“这木犁太软,碰到硬土就卡壳!” 张老栓抹了把汗,望着眼前两亩待翻的灵田,眉头皱得紧,“咱们五个人轮流拉犁,一天才翻半亩,照这速度,新种的灵稻种都要误了节气!”
这话被路过的老铁匠听见,他刚从驿站取完新锻的门闩,手里还攥着块玄铁边角料:“木犁哪经得住硬土磨!俺给你们造个铁犁!用系统给的玄铁锭锻犁头,比木犁硬十倍,翻土准快!”
张老栓眼睛立马亮了:“真能行?要是有铁犁,俺们种灵田能省一半劲!” 老铁匠拍着胸脯:“俺年轻时在旧部落见过铁犁的样子,就是没玄铁锻过!现在有玄铁,再琢磨琢磨,保准比木犁好用!”
当天上午,老铁匠就扎进了匠作坊 —— 他先在树皮上画铁犁草图:犁头要做成尖弧形,方便扎进土里;犁杆用最直的青松木,握着趁手;犁头和犁杆衔接处,要用玄铁铆钉固定,防松动。“玄铁得先熔透,锻的时候火候要准,不然犁头会裂!” 他一边说,一边让学徒把系统奖励的玄铁锭搬进熔炉,炉膛里的火苗 “腾” 地窜起,把玄铁锭烧得泛出红光。
石肤族的石勇听说要造铁犁,也扛着玄铁石锤来帮忙:“锻犁头的活交给俺!俺力气大,能把玄铁敲得又平又韧!” 他光着膀子,接过老铁匠递来的烧红玄铁,大锤 “叮叮当当” 敲下去,玄铁在他手里渐渐变成尖弧形,边缘还敲出细齿,“这样翻土时能把土块切碎,不用再回头耙!”
人族的阿明则领着工匠,选了根碗口粗的青松木,削成笔直的犁杆,还在握把处缠上灵草绳:“这样扶犁时不硌手,拉犁也省力!” 云瑶路过匠作坊,见他们忙得热火朝天,也凑过来帮忙 —— 她指尖灵气丝绕着犁头和犁杆的衔接处转,淡青微光闪过,玄铁铆钉与木杆牢牢嵌合,“灵气能填实缝隙,就算拉硬土,衔接处也不会松!”
孩子们也围在匠作坊外,阿牛趴在窗口,看着老铁匠锻犁头,眼睛亮得像星星:“老铁爷爷,这铁犁造好后,能让俺试试拉吗?” 老铁匠笑着点头:“等试犁时让你拉,保证你觉得比拉木犁轻!”
傍晚时分,第一把玄铁犁终于造好了 —— 玄铁犁头泛着冷光,尖弧形的刃口锋利得能划破布料;青松木犁杆笔直光滑,握把处的灵草绳透着淡绿;犁头和犁杆衔接处,灵气护层在夕阳下泛着细闪,整把犁看着结实又趁手。“明天一早就去灵田试犁!” 老铁匠擦着汗,把铁犁靠在匠作坊门口,像宝贝似的。
第二天清晨,城外灵田旁挤满了人 —— 张老栓、赵河,还有不少想看看铁犁效果的居民。老铁匠把铁犁交给赵河:“你试试,扶着犁把,慢慢往前走,不用太使劲!” 赵河握着灵草绳握把,轻轻往前拉,玄铁犁头 “嗤” 地扎进土里,他只稍用力,犁就顺着土沟往前走,翻出的土块又松又碎,比木犁翻的深了半寸。
“真轻!比拉木犁省劲多了!” 赵河惊喜地喊,加快脚步往前走,身后的土沟笔直整齐,翻出的土散发着新鲜的泥土香。张老栓赶紧跟在后面,用手量了量翻土的宽度:“这铁犁翻的沟比木犁宽一倍!以前木犁一天翻半亩,这铁犁怕是能翻一亩多!”
石勇也忍不住上前试了试 —— 他扶着犁把,大步往前走,铁犁像长了眼睛似的,遇硬土也不卡壳,玄铁犁头的细齿把硬土块切碎,身后的土沟又深又匀。“俺拉木犁时,半天胳膊就酸了,这铁犁拉了两刻钟,胳膊还不疼!” 他笑着说,额头上的汗都透着轻松。
大伙轮流试完,张老栓算了笔账:“木犁五人一天翻半亩,这铁犁两人一天就能翻一亩半,比木犁快三倍!要是多造几把,咱们城外的十亩灵田,五天就能翻完,一点不耽误种灵稻!”
青羽族的青翎也凑过来看铁犁,眼里满是赞叹:“俺们旧部在西山时,种粮全靠手挖,要是早有这铁犁,也不会饿肚子!以后再归附的同胞来,有铁犁帮忙,种粮就容易多了!”
老铁匠看着试犁的热闹场景,心里满是欢喜:“这只是第一把!俺明天就再造两把,让张老栓他们种灵田更方便!以后俺还琢磨着造铁耙、铁锄,让大伙种地再也不用费劲!”
傍晚时分,老铁匠又钻进了匠作坊 —— 熔炉里的火苗再次亮起,他要赶造第二把玄铁犁;石勇和石肤族的汉子们,还在琢磨怎么给犁头加个小铁片,让翻土更均匀;阿明则在削新的犁杆,准备多做几根备用。城外灵田旁,张老栓和赵河正用玄铁犁翻剩下的硬土,铁犁 “嗤嗤” 的翻土声,混着他们的笑声,在夕阳里传得老远。
所有人都知道,这把玄铁犁不只是一把农具,更是新夏城农耕的 “新起点”—— 从木犁费力翻土,到铁犁高效耕作,工具的革新让粮食扩产有了底气,也让更多归附同胞能轻松种粮,不用再担心误了节气、累坏身子。而随着更多铁犁、铁耙的出现,新夏城的灵田会种得更多、收得更丰,为日后向人皇城进阶,筑牢最坚实的粮食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