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帝心莫测,王府暗潮
救治九皇子的功劳,如同一道突如其来的闪电,瞬间照亮了苏云昭在京城权力格局中的位置,却也让她置身于更刺眼、更危险的聚光灯下。皇帝亲赐的金牌和厚赏,不仅代表了无上的荣宠,更是一种无形的宣告——靖亲王侧妃苏氏,已简在帝心。
这份荣宠带来的影响是立竿见影的。靖王府门前,往日里或许只有各府例行往来的车马,如今却隐隐有了络绎不绝的趋势。拜帖、礼物如同雪花般飞来,多是打着探病(柳依依)、恭贺(苏云昭得赏)或是单纯联络感情的旗号。连带着夜玄宸在朝堂之上,也感受到了更多意味不明的目光和试探。
听雪苑内,苏云昭看着夏竹和青黛整理着堆积如山的礼单,神色却并无多少喜色,反而带着一丝凝重。
“娘娘,您看这支百年老参,是承恩公府送来的……”
“还有这匣子东珠,是吏部尚书夫人……”
夏竹念着礼单,声音里带着兴奋。
“都登记造册,收入库房,不必拿来给我看了。”苏云昭打断她,语气平淡,“除了几家实在推拒不得的,其余寻常往来,按旧例回礼便是,不必过分热络,也不必刻意疏远。”
“娘娘,这可是陛下和皇后娘娘的赏赐带来的体面,别人羡慕还来不及呢……”夏竹有些不解。
青黛却似乎明白了什么,轻声道:“夏竹姐姐,树大招风。娘娘如今风头太盛,若再与各府过从甚密,只怕会惹来更多是非。”
苏云昭赞许地看了青黛一眼。这丫头,心思越发通透了她。皇帝的金牌是护身符,也是催命符。不知多少双眼睛在暗中盯着,等着她行差踏错,或者……等着她结党营私的迹象。她必须更加谨言慎行,如履薄冰。
正思索间,院外传来通报,王爷来了。
夜玄宸迈步而入,他今日穿着一身墨蓝色常服,少了几分朝堂上的冷厉,却依旧气势迫人。他的目光先是在那堆礼单上扫过,随即落在苏云昭沉静的脸上。
“看来王妃近日,颇为繁忙。”他语气听不出喜怒,自顾自地在主位坐下。
苏云昭挥手让夏竹青黛退下,亲自斟了杯茶递过去:“不过是一些人情往来,妾身会妥善处理,不敢劳王爷费心。”
夜玄宸接过茶杯,指尖与她的微微一触,两人都迅速收回。他摩挲着温热的杯壁,深邃的眸子看着她:“父皇赏赐的金牌,可还习惯?”
来了。苏云昭心中明了,他今日前来,绝非只是为了闲话。
“陛下恩典,妾身受宠若惊,唯有时刻谨记身份,恪守本分,方能不负天恩。”她回答得滴水不漏。
夜玄宸凝视着她,仿佛想从她平静无波的面容下,看出那双施展出精妙针法、断言九皇子中毒的手,究竟还隐藏着多少秘密。他沉吟片刻,忽然道:“九皇子中毒之事,你怎么看?”
苏云昭心中微凛,知道这才是他真正的来意。她斟酌着词句:“殿下中毒蹊跷,幸得陛下洪福齐天,方得转危为安。幕后之事,自有陛下圣心独断,妾身不敢妄加揣测。”
“是不敢,还是不想?”夜玄宸的声音低沉了几分,带着一丝压迫感。
苏云昭抬眸,迎上他探究的目光,眼神清澈而坦然:“王爷,妾身入府时日尚短,于宫廷、于朝局,所知甚浅。唯一能做的,便是在其位,谋其政,安分守己。至于其他,非妾身所能及,亦非妾身所愿及。”
她这是在明确地划清界限。她可以为了自保而展现能力,可以为了王府颜面而出手,但她不会轻易卷入更深的政治漩涡,至少,不会在形势未明、自身实力不足时,被任何人当枪使。
夜玄宸看着她,久久没有说话。殿内只剩下烛火偶尔噼啪的轻响。他发现自己越来越看不透这个女人。她有时聪慧得令人心惊,有时又谨慎得如同最老练的政客。她救柳依依,救九皇子,看似被动卷入,却又每次都能从中攫取最大的利益,将危机化为转机。她到底想要什么?真的仅仅只是“安分守己”?
“你很好。”良久,夜玄宸才缓缓吐出三个字,语气复杂难辨。他站起身,“王府内务,你既已接手,便好好打理。需要什么,或遇到难处,可来找本王。”
这算是……一种初步的认可和有限的支援?
“谢王爷。”苏云昭起身相送。
走到门口,夜玄宸脚步微顿,并未回头,声音却清晰地传来:“林氏那边,不会善罢甘休。你……自己小心。”
说完,他便大步离开了听雪苑。
苏云昭站在原地,看着他消失在夜色中的背影,眸光闪动。夜玄宸最后那句提醒,是出于对王府利益的考量,还是……有一丝微乎其微的关切?
无论是什么,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她与林贵妃,已是不死不休之局。而夜玄宸的态度,依旧暧昧不明,他或许会在她有价值时提供有限的庇护,但绝不会为了她,去正面抗衡拥有林家和支持者的林贵妃。
归根结底,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她转身回到书案前,提笔写下几个名字,是近日暗中向她示好、且经过观察品性能力尚可的仆役。她需要加快培植自己势力的步伐了。不仅仅是在王府内,或许……也该将目光,投向府外。
帝心莫测,王府暗潮汹涌。她这块突然投入水中的“巨石”,激起的波澜,正在悄然改变着许多既定的格局。而她自己,也必须在这变幻的浪潮中,尽快找到属于自己的航向,积蓄足够的力量,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更猛烈的风暴。
第三十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