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七年十二月的陕北,寒风凛冽,但瓦窑堡兵工厂的院子里却是一片热火朝天。今天是授奖大会的日子,全厂工人都换上了最干净的工作服,连机器都擦得锃亮。
老张!你那领子怎么还是歪的?牛大力扯着嗓子在人群里喊,今天可是大日子,师首长都要来,你能不能精神点?
老张忙不迭地整理衣领,嘴里嘟囔着:我这不紧张嘛!一辈子没受过这么大的表彰...
林烽站在队伍最前面,虽然表面平静,手心却也微微出汗。这时,赵小花急匆匆跑来:厂长!师部的车队到了,杨团长陪着来的!
只见三辆吉普车驶入厂区,中间那辆车上走下一名精神矍铄的老者,正是八路军第120师师长刘伯承。他身着洗得发白的军装,目光如电,不怒自威。
立正!林烽一声令下,全体工人挺直腰板。
刘师长稳步走到队伍前,仔细打量着每一个工人,脸上渐渐露出笑容:同志们,辛苦了!
为人民服务!工人们齐声回答,声音震天动地。
授奖仪式在最大的车间举行。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悬挂着红色横幅,上面写着授予瓦窑堡兵工厂军工先锋营荣誉称号大会。
刘师长站在台上,声音洪亮:同志们!在全面抗战即将爆发之际,我代表八路军总部、代表第120师师部,特授予瓦窑堡兵工厂军工先锋营荣誉称号!
掌声如雷般响起。牛大力激动得直抹眼泪,老张更是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在过去的一年里,刘师长继续说道,瓦窑堡兵工厂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生产步枪两千三百支、机枪二十一挺、各种火炮近百门、弹药数百万发!这些武器,将是我们在战场上消灭日寇的有力保障!
台下,工人们互相交换着自豪的眼神。小豆子悄悄对身边的同伴说:听见没?那些枪炮都是咱们亲手造出来的!
刘师长从参谋手中接过一面锦旗,鲜红的旗面上绣着军工先锋营五个金色大字。他郑重地将锦旗交到林烽手中:
林烽同志,希望你们再接再厉,为抗战造出更多、更好的武器!
林烽双手接过锦旗,声音有些颤抖:请师长放心!瓦窑堡兵工厂全体工人,誓死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接着,刘师长又亲自颁发奖金——整整二百块大洋,装在两个沉甸甸的木匣里。当银元倒在桌上时,叮叮当当的响声引得工人们引颈张望。
我的乖乖,牛大力小声对老张说,这么多大洋,够买多少猪肉啊!
老张瞪了他一眼:就知道吃!这是给全厂的奖金!
授奖仪式结束后,刘师长在林烽的陪同下参观兵工厂。当他看到改造后的生产线时,不禁连连点头:
不错,很不错!这个流水线作业很先进嘛!
林烽连忙介绍:这是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专人专岗,效率能提高三成。
来到机加工车间,刘师长被小豆子改进的铣床吸引住了。他仔细观看了自动进刀装置的工作过程,赞叹道:
这个小发明很实用!应该在全军推广!
小豆子红着脸站在一旁,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放。牛大力一把将他推到前面:师长,这就是我们的小发明家李豆!
刘师长亲切地拍拍小豆子的肩膀:小伙子有前途!咱们八路军就需要你这样肯动脑筋的年轻人!
参观到炮弹车间时,刘师长对防潮措施特别感兴趣。他亲自检查了地下弹药库,抓起一把生石灰在手里掂量:
这个办法好!简单实用,适合推广到各部队!
林烽借机汇报:我们已经编写了《防潮工作手册》,准备印发给兄弟部队。
很好!刘师长赞许地说,你们不仅自己进步,还带动兄弟部队一起进步,这才是先锋营应有的样子!
中午,兵工厂用奖金的一部分加了餐。食堂里猪肉炖粉条的香味飘出老远,工人们吃得满嘴流油。
牛大力一边啃着馒头一边说:要我说,这奖金就该这么用!让大家吃顿好的,干活更有劲!
老张笑道:你就知道吃!要我说,该买几台新机器。
小豆子怯生生地插话:那个...能不能买些技术书籍?我想多学学...
林烽听着大家的议论,心里已经有了主意。
饭后,刘师长要返回师部了。临行前,他把林烽叫到一边:
林烽同志,抗战马上就要全面爆发。总部要求我们,要准备打持久战。你们兵工厂的任务会很重,有没有困难?
林烽挺直腰板:报告师长,有困难我们自己克服!只要前线需要,我们就能造出来!
刘师长重重拍了拍林烽的肩膀,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送走刘师长,林烽立即召开全厂大会。他把锦旗挂在车间最显眼的位置,二百块大洋整齐地码放在桌上。
同志们,林烽环视众人,这面锦旗和这些奖金,是对我们过去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们未来工作的期望!现在,大家说说,这些奖金该怎么用?
工人们顿时议论开来。这个说要改善伙食,那个说要买新设备,还有人说该给夜校添些教材。
林烽等大家讨论得差不多了,才开口说:我有个建议:一百块大洋用来改善生活,五十块购买新设备,三十块充实夜校,剩下二十块作为创新奖励基金。大家觉得怎么样?
工人们齐声赞同。
牛大力咧嘴笑道:厂长英明!既能吃饱饭,又能干好活!
老张补充道:要我说,该给每个车间都配些新工具。我那钳工组,好些钳子都秃了嘴了!
小豆子小声说:能不能...买些机械原理方面的书?
当然可以!林烽爽快地答应,不仅要买书,还要请老师来讲课!
奖金的使用方案确定后,林烽话锋一转:同志们,荣誉只代表过去。从今天起,我们要以军工先锋营的标准要求自己!我宣布,从明天开始,全厂开展百日生产竞赛
工人们群情激昂。各车间主任当场就较上了劲:
我们步枪车间保证月产三百支!
我们机枪车间绝不落后!
炮弹车间要突破月产五千发!
看着工人们的干劲,林烽欣慰地笑了。他知道,有了这样的士气,再大的困难也不怕。
第二天,兵工厂里掀起了生产热潮。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们干劲十足。那面军工先锋营的锦旗,成了大家最珍视的宝贝,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把它擦拭干净。
一周后,新购置的工具和书籍到了。工人们像过年一样高兴,特别是小豆子,抱着那本《机械原理》不肯撒手。
牛大力打趣道:小豆子,你这是要当工程师啊?
小豆子红着脸说:我要像厂长说的,做个有技术的兵工人!
一个月后,百日生产竞赛初见成效。月产量统计显示,步枪增产两成,炮弹增产三成,全厂生产效率提高百分之二十五。
林烽在总结会上说:看,这就是军工先锋营的力量!
转眼到了年底,兵工厂迎来了最严峻的考验。前线战事吃紧,武器需求量大幅增加。工人们主动加班加点,没有人叫苦叫累。
一天深夜,林烽巡视车间,发现小豆子还在灯下苦读。他走过去问:这么晚了,怎么还不休息?
小豆子抬起头,眼中布满血丝:厂长,我在研究自动装弹机。要是能成功,装弹效率能提高一倍!
林烽感动地拍拍他的肩膀:好样的!不过也要注意身体。记住,抗战是持久战,我们要保存实力。
我明白!小豆子用力点头,我要像您说的,做个有智慧的兵工人!
走出车间,林烽望着满天星斗,心中充满希望。有了这样一群可爱的工人,有了这样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中国何愁不能战胜日寇?
而在车间里,那面军工先锋营的锦旗在灯光下熠熠生辉,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见证着一代军工人的光荣与梦想。